浙江在线02月27日讯
9款蜜饯类食品被检不合格。昨天,杭州余杭工商分局发布消息,包括杭州超皇、杭州丰盈果品在内的4家企业生产的蜜饯,因为二氧化硫超标,被判不合格。
然而,面对工商部门的检测结果,这些蜜饯企业却提出:二氧化硫不是他们添加进去的。杭州余杭蜜饯行业协会也认为,检测标准过于苛刻,他们正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求修改国标。
9款蜜饯:二氧化硫全体超标
这次被检出不合格的商品,有杭州超皇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得来”奶油杏脯和冬瓜糖;杭州丰盈果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丰果盈园”不厌橄榄、清香榄、珍珠杏脯、话梅肉、冬瓜条;广东星期八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星期8”冬瓜糖;福建省连城县日兴食品厂生产的“日兴”红心薯干。
工商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商品被判不合格的原因全部都是二氧化硫超标。按照国家颁布的《蜜饯卫生标准》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蜜饯等食品的二氧化硫含量应该“≤0.05g/kg”;但在这9款蜜饯中,二氧化硫最高的达到1.24g/kg,最少的也有0.247g/kg,远远高于国家标准。
工商执法人员还告诉记者,除去二氧化硫,蜜饯存在的问题还有糖精钠超标。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其含量应该为“≤ 0.15g/kg”,但是很多蜜饯达不到这一标准。2006年,省工商局曾对蜜饯商品质量进行监测,当时共抽查了13家商业单位销售的蜜饯商品30批次,但其中只有12个批次合格,合格率仅40%。在这些不合格的蜜饯中,糖精钠都严重超标。其中,雅仕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yake”惠汇一品梅(规格:70g/袋,生产日期:20050801)的含量,糖精钠含量超标19倍。
生产企业:并未添加二氧化硫
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杭州超皇食品有限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沈先生。“虽然我们的产品二氧化硫超标,但我可以保证,我们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没有使用过二氧化硫;相反,我们的漂洗工艺还在为食品‘脱硫’。”沈对记者说,真正添加二氧化硫的是北方的原料产地,当地在果子采摘之后要进行初加工,为延长果子保存时间,许多加工厂会使用硫磺对果子进行熏蒸,防止变色、变质。“这样一来,运到杭州的原料果子就会存在二氧化硫残留的问题。”沈对记者说,“但在加工过程中,我们却无法彻底去除二氧化硫。”
另一家果品企业的负责人也告诉记者:“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了脱硫、清洗等多道工序,但要达到0.05克的残留标准,需要漂洗10次甚至更多。一些果子很可能还没达到标准,其果肉已被漂洗掉,这会影响产品质量。所以,我们普遍认为现行的二氧化硫残留标准对加工企业来说有些苛刻。”
“至于糖精钠的含量,相关标准就更加不合理了。”该负责人表示,《蜜饯卫生标准》中,对糖精纳的含量有两种规定:话梅、话李是≤5g/kg,但其他蜜饯却是≤0.15g/kg,同一类食品的标准却相差33倍,所以,很多桃、杏类、葡萄类的食品都会严重超标。
行业协会:建议放宽检测标准
杭州余杭蜜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蔡女士告诉记者:“在约束蜜饯企业的同时,我们也正向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根据实际情况,放宽蜜饯行业的国家标准。”
她告诉记者,余杭是我国蜜饯生产基地之一,余杭区有各种蜜饯生产企业100多家,蜜饯行业已成为当地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是,当初制定《蜜饯卫生标准》时,余杭企业却参与的不多;所以,现行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只是适应北京果脯生产工艺的。北方气候干燥,南方湿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食品的保存,也影响到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另外,针对话梅、话李和其他蜜饯的糖精钠标准问题,行业协会认为,“同样的加工工艺、同样是水果加工而成、同样的口味,不应该在标准上有太大的差距。”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龚曦 杭余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