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浙江最后一棒火炬手吕林:"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

2008年05月2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05月23日讯 昨天早上7点,北京奥运圣火从宁波重新启程。下午,奥运圣火来到嘉兴。16点,随着浙江最后一棒火炬手吕林点燃嘉兴站的圣火盆,奥运圣火在浙江境内的传递圆满结束,共有624名火炬手参与了圣火在浙江的传递。奥运圣火的浙江之旅结束了,但伴随圣火一路传递的爱心却继续在这片热土上升腾。

  北京奥运圣火宁波站和嘉兴站的传递本应在19日举行,但为表达对在四川汶川地震中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北京奥组委决定,19日-21日的全国哀悼日内奥运圣火暂停传递。这样,这两站的传递就顺延到昨天进行。

  上午·宁波

  跨海大桥设计者严宏军

  “天天看新闻,感觉总理瘦了不少”

  宁波的火炬传递活动是在暂停三天后重新开始传递的第一站,整个火炬传递氛围既热烈又庄重。火炬传递就像一条纽带,将宁波人和四川灾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在北仑港举行的火炬传递起跑仪式上,参加起跑仪式的全体人员先默哀一分钟,之后,第一棒火炬手竺士杰代表118名宁波火炬手向全社会发出抗震救灾的倡议。与此同时,在宁波市区阳光广场设立的两个赈灾捐款箱开始接受市民捐款。短短三四个小时,宁波市民现场捐款15.8332万元。

  “同一片家园、同一份牵挂”、“传递祝福、传递希望”、“点燃激情、传递祝福” 、“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宁波沿街路上,市民自发拉出的横幅让人感受到在汶川地震后火炬传递的新内涵——“圣火传递爱心,火炬点燃温暖”。

  中午12时,随着最后一棒火炬手、杭州湾跨海大桥设计者代表严宏军抵达杭州湾跨海大桥南航道桥,北京奥运圣火在宁波站的传递圆满结束。

  “我曾在大桥落成后得到温家宝总理的接见。”火炬传递任务结束后,严宏军望着大桥上“汶川加油”的横幅感慨万千,“这几天,我天天看新闻,看到温总理去了汶川,感觉总理瘦了不少。”说到这里,严宏军的声音有些哽咽,“杭州湾大桥是中国人创造的奇迹,我相信,中国人还能创造更多更多的奇迹,四川同胞加油!”

  一名四川女孩冲出人群拥抱火炬手

  “我们一定会战胜天灾,重建家园”

  “只要灾区需要,我愿意竭尽全力帮助四川同胞。”在“七一”广场举行的起跑仪式开始前,嘉兴第一棒火炬手、前女排国手施美莲说。这时,人群中的一个女孩突然冲出来,一把抱住施美莲,并在她的手上系上了一根黄丝带。

  众多记者赶紧围住这个叫诸丹的女孩,得知目前在上海理工大学读书的她来自四川成都。地震发生后,看到身边有这么多人关心自己的家乡,诸丹动情地说:“黄丝带本来是给自己的,但听到施老师的话,我很感动。我就想谢谢大家,谢谢所有关心四川的人,我们一定会战胜天灾,重建家园!”说完,诸丹含着眼泪拉起了一面“中国加油”的横幅。

  “汶川地震发生后,奥运火炬的传递活动变成了爱心传递。大家都在为中国加油,为四川加油,在点燃火炬盆的那一刻,我也祝愿灾区群众能够扛过这一关,祝愿他们平安健康。”吕林说,“90名参加嘉兴圣火传递的火炬手前后一共捐了近80万元,但目前救灾正处于最紧要的关头,还需要我们一起努力,奉献自己的力量。”

  已经多次捐款的吕林还表示,继续为灾区捐款捐物的同时,大家还要做好本职工作:“地震对灾区的伤害是长远的,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帮助灾区群众。”

来源: 杭州网-都市快报 作者: 特派记者 陈希 摄 影 时 鹏 编辑: 侯玮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