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个女大学生义工与精神病人的不解之缘

2008年07月23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杭州7月23日讯(见习记者 童俊)她是一个生于上世纪八十年末的女孩,在这个暑假里,同龄人们出国旅游、网上冲浪、休闲泡吧,但是她不能,家里有身体的不好的爸爸、妈妈,辛苦的哥哥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她原本可以为家里减轻点负担,赚点零用钱,但是她没有,她选择了瞒着家里人做义工,照顾着一群特殊的人们。

   走进位于江干区彭埠镇的杭州市仁爱托管中心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枝繁叶茂的树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小纸片,在风中翩翩起舞,煞是好看。一张卡片上说道“棋如人生、人生如棋,棋是一步步下的,人生也是一步步走的,愿每一个人都能用自己最坚定的足迹谱写人生的辉煌”。

  一旁的叶钗钗笑着说:“这棵树是我们种下的爱心树,上面挂的是我们和托管员一起写下的许愿卡片。”

  这个笑得很腼腆的姑娘是托管中心的义工,是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二学生。这个生于1988年的小姑娘却咬咬牙坚持留了下来,在这里托管员们都亲切地叫她“叶老师”。

  人们眼中的“傻子”并不傻

  

  很多人对“托管员”的概念还很模糊,托管中心的邵在田老师说,托管中心是为智力、精神残疾人建立的民办公助的社会福利机构,智力残疾人是指先天性的,精神残疾人是后天的。目前托管中心有36名托管员,其中智力残疾15人,精神残疾21人。

  面对这帮与普通人不一样的学生,许多人还是“敬而远之”的,哪里会跑来主动“亲近”。可叶钗钗就是这样一个“愣头青”,大一的时候,班级组织志愿者活动来到托管中心,刚进大门的时候就被热情的托管员吓了一跳。当一群年龄与自己父母相仿的人喊着“叔叔、阿姨”扑过来要拥抱握手时,相信大多数人的嘴巴会成“O”型的。

  如此的见面礼让叶钗钗有了一点害怕,但是当她逐渐融入到这个群体的时候发现其实不然。 她和托管员们一起在工场劳动、聊天、帮她们梳头发、教他们下象棋,想着办法让他们开动脑筋。

  “叶老师”深有感触:“虽然他们在理解能力比普通人要迟缓一点,但是他们很多人并不傻,教他们叠五角星,他们半小时就学会了。他们也很单纯,每当他们很兴奋地拿作品给我看,不管做得好坏,我都会夸奖他们,他们能高兴上老半天。”

  这个出生于80年代末的女孩子很懂事地说:“我觉得肯定和赞扬一个人是对他最好的奖励,他们本来心灵就很脆弱,树立他们的自信是很重要的。”

 [1] [2] 下一页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见习记者 童俊 编辑: 侯玮

我来说两句:
 昵称: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