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省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办公室消息,为提高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透明度,根据9月4日公告,省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办公室确定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和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职位,在浙江卫视和浙江在线同时进行面试实况电视和网络直播。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省环境保护局副局长职位直播时间:9月23日13:55至17:30(已进行)。

  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职位直播时间:9月24日13:55至17:30。

  主持人:亲爱的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浙江竞争性选拔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面试,今天我们竞争性选拔的职位是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职位。关注我们节目的朋友的可能会看到,昨天我们和浙江在线一起直播了面试的情况,同时中央电视台同步直播了电视的情况,今天我们在演播室里,大家可以登录浙江在线进行实时评论。

  今天我们现场还专门邀请到了一位嘉宾,省委党校研究员盛世豪老师

  主持人:下面我们到现场看一下,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这里是浙江竞争性选拔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面试现场,教育一直是大家关注的民生问题,我们也是在教育方面非常的关注,今天下午的直播,一定有非常多的人来关注它。我们期待着八位选手能有精彩的表现。今天有30位评委,第一排是由领导和专家组成的评委,除了我刚才介绍的10位专家和领导评委之外,还有20位是群众评委,是由省市教育系统的代表,还有政协委员,还有浙江中层干部组成的。一会儿八位选手会在这里回答评委的提问。到现场的还有两位监督员。

  观众朋友这里的面试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听一下主评委宣布注意事项。(略)

  主持人:刚才我们看到主评委浙商工商大学的胡祖光已经宣读的注意事项,马上就要开始进行面试了,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个短片和画面看到,在20分钟之前,各位应试人员已经进行了抽签,第一位是浙江大学房地产管理处处长马银亮。在今天上午,八位应试人员还进行了专题的调研,我想调研在面试过程中会有一个展示。

  我们到现场看一下,一号应试人员的答题。

  胡祖光:今天的面试有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专题调研发言,第二部分是竞职陈述,第三部分是回答问题时间共20分钟,希望你认真完成,语言简捷明了,注意把握时间,发言中不要泄漏个人信息,否则将影响个人的成绩。

  第一部分,请根据今天上午的调研情况,产学研情况,进行专题发言,时间为6分钟。

  马银亮: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上午我们到浙江林学院参观考察,体会非常深,林学院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是58年建校,我们陈书记的报告当中,感触非常深,就是林学院发展最快的两个就是80年代和上个世纪末的时候,这两个阶段是发展最快,他讲到林学院从专业设置,包括原来从五个教授支撑半个学校,到99年的时候,还只有几千多个学生,现在已经发展到一万多学生,很重要的一点,是与社会国家的政策经济相结合办学。这是非常明确的,非常好的经验。

  从这个上面来讲,我想有六个方面怎么样结合,怎么样提高高校对地方和社会经济服务的措施:

  第一,高校要制定一个比较明确的发展战略,结合国家现在的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结合浙江省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我们国家的新农村建设,这块制定比较完整的战略发展计划。应该提出一个要面向全国,比如说浙江走出校园,走出社会,走向企业。同时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形成比较全面的一套促进学校科研和地方合作的政策,包括奖励政策、引导政策。

  第二,要加强人才引进。人才强省,人才强校,我们要发展,要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人才。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我们要从人口大国变成人才资源大国,就是这样的观念提出来。我们要服务社会,提高能力,高校必须引进人才,从国内外引进,甚至从企业中引进,用人才来提高我们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用人才来带动高校的科研,促进高校的教学。通过教学可以用科研促进教学,用科研成果引领教学的内容。

  第三,要结合实际,高校要深入社会,要紧密结合国家省、市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结合自己学校的特色,通过跟地方政府或者区域的构建一个平台,通过到企业挂职,或者到地方挂职,通过与企业建成一些平台,这样来加强高校的科研人员和企业社会的沟通,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要搞好服务。高校有很重要的一点,光有制度还不行,我们要有队伍、机制,能够促进这些措施,很重要的高校要有科研措施,要加强服务,对于一些我们高校的教师的学科,加强他们对科研项目,地方需要的一些科研的引导,服务,包括项目的申报、包括其他的服务。

  第五,要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引导,包括专利的保护,包括成果,学校甚至跟企业怎么办联合起来办都是可以的。谢谢。

  胡祖光:我们现在进入第二部分,请你结合所报考的职位,就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进行陈述,时间是4分钟。

   马银亮:我不知道工商大学副校长岗位的具体的内容,我想从我目前来想的话,首先在党委、书记、校长的领导下,认真做好给我分管的工作,首先要保证分管工作的思想不乱,工作不断,在这个情况下,在三个方面工作。

  第一,做好学习调研。刚到一个新的单位,首先工商大学这几年发展非常快,从原来规模的发展,量的增长到现在提出增强内涵,提高教学质量。工商大学有非常好的经验,首先现任学习,向我所分管的部门的领导和同志学习,然后进行调研,拟定调研了内容核项目,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第二,团结依靠。要积极团结在书记校长领导下,做好团结,同时做好跟自己分管部门的中层干部做好团结,团结了,相互信任,才能调动我们的积极性,才能依靠他们,作为校长不能自己做一件事情,主要还是一些决策,做好参谋,工作的落实还是要靠政府和广大干部职工。首先要团结他们,依靠他们,我经常在处长岗位当中,我非常注意,我觉得我们不能通过行政命令教育大家怎么做,而是让他们的理念、观念跟你保持一致,统一起来,充分的考虑、学习,他们就可以主动的做,才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要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这个是我们高校这几十年,特别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这么快速一个重要的经验,像林学院讲的报告里面,非常的强调这一点,这个也是我们做工作的基础,虽然工商大学发展也很快,但是我们毕竟从规模上,我们从内涵上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能不能进一步提高,科研工作量能不能进一步增长,这个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要解决问题,主要靠开拓创新,管理上的创新、体制上的创新,机制上的创新,然后再适应国家和省、市发展的基础上,做好工作。

  胡祖光:下面是第三部分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有人得我国很多高校以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目标提出置疑,对此你怎么看?第二个问题,有说法称大学正在变成一个行政机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马银亮:第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高校的规模的发展非常快,特别在学生的招生数量上,林学院99年的时候只有一千多人,现在已经有一万人,所以规模的增长非常大。同时规模的增长必然带来学科的调整,原来我们工商大学主要是经济和财会方面的,现在理工大学学科已经有七大类了,除了农、还有医、军事几个学科没有,其他的都有的。从纯粹的量上面,从规模来看,好像看到我们的大学都变成了综合性的,同时现在每个学校都或多或少做一些科研,而且科研的量不像以前,一个人有几万元就可以了,现在科研项目,一个人可能拿上千万,上亿,从这个上面讲,大家容易造成假象,这是第一。

  第二,带来这样的东西,由于量上面的增长,规模上增长,是大家看到的情况。我想一个大学是否办研究型为目标,应该这样做:

  首先国家和省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学校的布局和结构作出宏观的规划,而不是任由学校发展。

  第二,从学校这个角度来讲,更重要的是自己的特色在哪里,是不是都要一样,特别对高校的领导班子提出,要对学校的发展有比较深刻、系统、全面的分析,然后特别可行的方案。在国外也有非常的学校就是非常的专业。

  第三,很重要的一个要跟区域的经济相吻合,像工商大学特别要跟区域,像长三角,区域的需要,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这是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

  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我是这么认为的,一个高校里面,应该有三支队伍第一个是教学队伍,一个是科研队伍,还有管理服务队伍。这个说法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表现高校里面有教授,很多以行政为主,教授要求什么条件提出来,升一个教授要填很多的表。这个给一些特别是从事科研工作的同志觉得,好像我整天不但要做科学研究,还要跟着行政的走,好像是高校的管理变成一种行政化,这是一个。但事实上,我觉得这个东西在某一方面也是对的,但是总体上也要有一些变化,目前的行政部门从整体上来讲,三支队伍,应该是这样的,学校里应该对这个问题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解决:

  首先学校的领导对三支队伍要有比较明确的看法,首先应该以教学科研为主,学校的功能主要是教学,教学当然是为主,科研也是提到议事日程上,科研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国防的发展也需要科研;同时对管理队伍不能忽视。今天林学院也提到,他们认为组织部就是生产力,跟第一生产力有一个相似之处的说法,这个我们要改变队伍,要有一流的管理队伍,更重要是教学,以教学为主。

  第二,对行政管理这块干部,要进行比较系统的,比较全面的培养。我们应该把行政干部队伍,特别是一把手培养成为学习、研究型的管理人员,不光是原来管理型的人员,或者是学者型团队,把我们的机关打造性服务型的集团,透明性的集团,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进行征求意见。

  第三,高校应该多发展一些民主的,一些群众参与的一些组织活动。要进一步发挥职称委员会,进一步发挥它,完善它。还有双代会,还有教授委员会,目前很多的高校更在探索,还有职工大会,这些应该是学校做一些有效的探讨。这样能够把高校建设成平安的大学,和谐校园。就是这些,谢谢。

  胡祖光:谢谢你的回答。

  主持人:各位网友,一号应试人员马银亮已经进行了面试答题,整个的情况我们有一个全面的掌握,也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面试。这次的应试人员年龄差距非常小,七位男性应试人员,只有一位女性应试人员,基本上都是来自各个高校的。我们看一下现场的主持人对刚刚完成面试的马银亮的专访。

  主持人:回答的怎么样?

  马银亮:还可以,有点激动。

  主持人:

  马银亮:总体来讲,参加这样的面试非常有意义,特别我喜欢在高校工作,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主持人:谢谢,下面是二号的陈建孟,他是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我们进入现场看一下二号人员面试答题的情况。

  胡祖光:我们现在开始,第一部分请你根据今天上午专题调研情况,加强产学研结合提高……时间6分钟。

  陈建孟:各位评委大家下午好,我就第一个问题做如下的发言。上午有幸到林学院进行了调研,调研过程中,林学院的领导给我们介绍了林学院的发展情况,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情况。我觉得林学院这十年当中,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突飞猛进的发展,林学院是浙江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一个缩影,特别是林学院领导给我们谈到他们科研工作特别是产学研工作取得的成绩他们取得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这所学校从98年的不到八十万元经费到今年七十一百万,将近100倍速度的发展,他们连续几年拿了一等奖,去年获得了国家技术方面的二等奖,比如说加工方面的培育。我有很多的启发,下面我就产学研合作提高高等学校提高社会服务的能力,谈一下自己的想法,我觉得高等学校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基本的任务,特别是地方高校,它的主战场,科研工作的主战场就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方面我觉得高度高校,应该有比较清晰的思路。在服务地方高校当中,我想同样地方也很需要有赖于高校为地方的服务,当今加快经济转型这样一个需求下面,高校应该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

  第二,高校如何加强产学研的合作为地方提供这样的服务。首先自己要根据本身学校的定位,明确自己的主攻的方面跟层次,发挥自己的优势学科,强势学科,体现自己的特色。比如说林学院竹林加工取得非常特色的成绩。在这个基础上,我想在这样的指导下,要划出具体的工作首先就是加强科研基础的建设,通过抓项目,抓大的项目,抓科研的评比,抓科研的队伍提高产学研的能力和水平,另外,这个成果出来以后,要加快成果的推广、转移、转化。这个非常重要,我想从转移、转化上面,可能从点、线、面角度进行工作,点就是高校与一些规模企业,或者中小企业进行一对一的合作,线就是高校与行业主管部门,或者是省厅有关的主管部门进行联系、交流,面的角度就是高校与地方的进行全面的课题合作。这个就是从点、线、面促进这项工作。具体我想可以通过具体工作,比如说高校派驻一些专业教师到地方,比如说科技的特派员、助理等等,包括企业也是这样的,这样信息比较畅通,有利于产学研的合作。

  最后一部分就是从体制机制的角度,从政府层面、高校层面,从体制机制的角度保证产学研的顺利的合作进行,提高高校服务社会的能力。

  胡祖光:下面是第二部分,请结合所报考职位,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进行陈述,时间4分钟。

  陈建孟:我对题目是这样考虑的,我想总的来说,因为新的工作岗位上,我想可能要从全局的较以科学发展观进行指导,开展今后的工作,具体来说:

  第一,到了新的单位以后,要摆正位置,现在高校是一个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自学,民主管理这样一个决策的机制,我想在这个框架下面,我作为一个高校的副职,可能在工作当中,第一可能是党委的委员,也可能市分管的副校长,首先在党委班子里面,通过同志的关系,发挥我的一些作用。另外在行政班子里面,我在工作上要服从校长的领导,同时非常积极主动地工作,摆正位置,这个非常重要。

  第二,要加强学习,调查研究。因为原来没有在这样的岗位上,所以可能自己有关的学习也不够,针对这样一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一些能力、知识、素质,我还要加强学习,也是非常紧迫的。第二就是调查研究,主要包括校内跟校外,以校内为主,包括学院、分管的整个学校的情况,可能要分管的工作要做更详细的调研。

  第三,在调研的基础上,要形成一定的思路。这个时候既要有创新型,又要把这个岗位前任做得比较好的做法,以及学校一些优良的东西,能够传承下来,这样的话富有创新性提出一些思路。

  第四,能够把这些思路通过一定的程序,抓的时候能够抓出成效来。忌讳的就是对前面的一些工作很快否定,或者对前面的领导评头论足,这样的思想要忌讳的。

  我想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面,通过自己的学习、调研、形成思路,最后能够通过校长办公会的形式,抓出成效,这是我自己的想法。

  胡祖光:第三部分,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有人对我国很多高校以研究型综合性大小为目标提出置疑,你怎么看?第二个问题,葛墨林院士提出,大学逐渐变成一种行政机关,你对这个言论怎么评价?

  陈建孟: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觉得这个看法有道理,首先我觉得研究性综合性大学从国际,国内也好,高等教育的结构里面,应该是比较小的一部分,我们国家要具有这样的研究性、综合性的大学,但是在2000多所学校里面,可能是小的一部分。很多学校现在我们在媒体上面有些学术交流圈里面会听到这样的情况,我觉得有一些可能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有些可能脱离了实际,有点好高骛远的倾向。一般来说像是研究型号的大学有这样的指标,比如说年增比在1:1左右,或以上。还有其他的指标,包括师资的指标等等。所以,这种置疑我觉得有一定道理的。

  在对学校作出定位的时候,可能要有一个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态度,现在我们社会上有很多的焦点、热点的问题,比如就业难,学生的培养质量高等等,可能跟有些大学的定位,跟自己的追求的大而全,大家都往高水平的目标迈进是有关系,实际上是不切实际的,对我们这样国家的经济实力,或者省内这样的情况也不符合。

  第二,要有一个科学发展的观点,现在我们每所学校有自己的特点,每所学校都可以在我们国家高等学校发展的序列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人的位置不一样,不是说都是研究型,都是综合型,这个显然不科学的。这个涉及到我们高校办学可能根据自己的从实际出发,明确自己的定位,从整个宏观高度来说,有一个分层次、分类型,特色化、多元化的要求。

  第三,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引导,做一些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经济社会的专业对人才的指示体系的要求,作出一些规划。从高校内部的角度,也不能急于求成,有的时候往往本来是很强的一个学校,上午林学院自己非常得清楚,自己以农林为特色,以生态环境为框架,这样的学校,就是特色办学,也没有提我是研究性、综合性的学校,这个非常的切合实际,学校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是非常重要的。

  要非常科学、合理的来进行规划,进行定位,进行各项工作,我想作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高等教育都是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这个言论应该有比较充分的道理,目前大学正在逐渐的变成一种行政机关的形式,确实是存在,但这种趋势应该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我要说第二个事情,这里有一个行政权跟学术权利的关系问题,也是高校经常探索的问题,因为高等学校毕竟不是政府行政机关,高等学校有三大职能,要求里面有一种学术的力量来指导教风、校风,这样能够出成果,能够提高创新的能力。

  还有就是要处理好行政权利跟学术权利的关系,简单地说,行政权利是基于主责的权利,学术权利是基于知识的权利。我认为这两种权利都是相辅相承的,这两种权利都需要,也都是对的。正因为大学里面有这两种权利来推动学校的快速发展。但是行政权利我觉得现在一般的学校,特别是像地方高校还是比较畅通,往往地方高校学术权利不活跃,我们通常讲的最好的境界是行政流畅通、学生流活跃,两股流动都能够起到作用,这样才能推动高校快速发展。我想从地方高校来说,主要就是怎么样强化、来推动学术流的活跃,我觉得应该根据前面讲的学校体系的要求,有16字,后两句话是教授自学,民主管理,我想要强化从这两句话里面,学校里面要提出更好的能够发挥这两句话作用的载体。很多学术的问题,要通过学术来解决,比如说现在学术的评价机制,职称的评定这些问题,都要发挥学生委员会这样的组织,不要一概通过学校一些行政的会议,一些机构来做这些事情。

  这样的话,能够达到行政流畅通、学术流活跃这样一个效果。这个是有积极作用的。

  谢谢。

  胡祖光:谢谢你的回答。

  主持人:我们看到面试的非常的公开、公平、也非常的公正,及时的提示面试的时间已经到了,20分钟,整个的面试是非常的公平,我们选手也是在20分钟之前才能拿到面试的题目,并且进行20分钟的准备之后,来到现场,再进行20分钟的答题,所以整个过程都是在全封闭的状态当中,他们一切跟外界联系的手段,都已经完全屏蔽掉了,我们也祝愿他们能够圆满的回答问题。

  网上有很多的评论,很多朋友都对题目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同时还对选手提出一些希望和评论,我们也欢迎网友参与评论,我们请现场的主持人为我们采访一下刚刚完成的应试的二号人员。

  主持人:面对现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学校能为现在大学生做一些什么工作?

  陈建孟:首先要从专业师资、从知识体系当中来适应社会的要求,使得他具有的一些能力、知识,能够适应经济社会的要求,第二要加强就业的引导,跟就业的指导相关的一些机构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主持人:现在这么做了吗?

  陈建孟:现在大家都认识到这个问题,现在高校分层次办学,分类型办学都是包括学科专业能够优化结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一些就业的配套措施已经在做了。

  主持人:下面我们关注三号应试人员答题的情况,三号应试选手姚炎庆,浙江理工大学成教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

  胡祖光:我们现在开始,第一部分,请你根据今天上午的专题调研情况,加强产学研情况,提高高校社会发展能力为主题,进行专题发言,时间是6分钟。

  姚炎庆:各位老师、各位评委,下午好,今天到了林学院看了以后,有很多的感触,我想从几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产学研高校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本身是高校三大服务功能之一,当然,从新阶段来看,这个功能的发挥,还不是非常的充分。要提高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我认为高校首先要从做好这么几点:

  第一要做好包括要瞄准经济社会对于高校的要求,也就是主动适应社会应该的发展。

  第二,要能够瞄准让我们的教师能够有这样的能力,捕捉到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提供什么样的项目。还要应该从制度方面,这个方面比较薄弱,在产学研上面,应该是要大力的提高或者扶植有这样苗头的科研人员和教师,通过产学研的工作。

  第三,要大力的培育特色专业, 一个特色的不是靠一两年形成的,特色的形成往往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演变而成的,所以我们要大力的扶持。

  第四,在学校内部要对教师的一些产学研工作进行一些过程的监控,特别是一些科研上的能够真正做到为社会所用,为经济进步所用。我想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些。

  胡祖光:第二部分,请结合所报考职位,就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进行陈述,时间4分钟。

  姚炎庆:现在还是竞选,具体的工作情况还不是很清楚,我只能结合自己的感受,从四个方面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第一,要自身素质的建设,岗位的变化,角色的转换,需要自身素质的提高,要加强对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尽快的适应工作岗位。

  第二,在工作过程当中,要坚决发扬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样的原则的话,作为高校的话,无非是两个,教学——学生是主体,要以学生为主,教育——教师为本,要落实以教师为本,一个学校就是靠学生和教师为支持。自身素质提高当中,一定要贯彻两个为本。

  第三,要落实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可能有很多的学校的发展当中有很多的成绩,肯定也有差距的,这样的话需要自身素质提高过程当中,改变一些情况。

  第二方面从工作作风建设上面,工作作风应该包括的内容很多,我简单的说一下,一大型调查研究中,情况不熟悉,要结合实际,要拿得起,要尽快的转变角色,工作的重心要迁移。第二要明确工作职责,最自己的工作要明确,对我们团体也要明确,要明确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第三,我们要发扬团队的精神,工作不是一个人做,要靠团队,上要对党委负责、校长负责,下要对员工负责。

  第三是制度建设,制度是一个学校的导向,也是作为一种教职员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最有效的方法,必须关注四个问题,一个是稳定的问题,第二是依法办学的问题,第三,创新意识、创新环境这样一种氛围的培养;第四,特色突出的问题,在制度建设当中要考虑这四个的因素。

  最后一个建设,就是要科研建设,应该说最近几年发现高校当中出了不少的问题,这一点对于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是应作为一种案例,做好自己的工作,要踏踏实实做事。

  胡祖光:下面是第三部分,第一个问题,有人对我国很多高校以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目的提出置疑,对此你怎么看?二、葛墨林院士提出要大力遏制大学行政化,现在从各方面看大学正在变成行政机关,你对这个言论是有什么评价?请回答问题。

  姚炎庆: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在回答第一个问题之前,我想举两个例子,一个就是举一个美国大学的情况,他有九个分校,很大,到现在为止,获得诺贝尔奖有很多,对于德州大学来说非常大。第二个例子就是现在号称世界上最小的名牌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他的层次还是专科,就是这样的学校为法国培养的一位总统,两位总理,还有一大批政界要员。结合第三部分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学办多大?这里面我感觉到现在有些大学的确在研究性、综合性大学发展,这里面有这样的情况,对我来说也是一分为二,有些学校学科结构、专业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校的要求差距很大,提出这样的发展目标可能过多,当然也有一些大学审时度势,特别从自己长期办学积累下来的规律,取得的成果,根据自己学校内部的师资队伍,学科、专业,以及在社会的知名度等等提出了这样的一种发展的目标,我想这样的一种目标,也可行,对于这样的说法,我想不应该一视同仁,要根据学校这样的发展,是不是有潜力,是不是有能力来评判一个学校。

  我下面回答第二个问题,我感觉到现在有这样的想法,可能就是在我们高校的行政机关当中,的确也存在管理人员过多,或者也存在着管理不善,给教职员工甚至给社会也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大家感觉好像在高校的机关当中比较多,占了教师的编制,这样的情况有,我想多数高校,特别是发展到一定规模以后的高校,本身就是在不断完善、改革、组合,这逐渐的精简机关管理人员。像我报考的工商大学,这两年下来,教职工增加222名,……这样的情况作为办学到一定规模,有一定水平的大学的话,可以通过不断的改革,不断的整合,把有一些机关的人员精简,这样机关的人员可以大大的降低。同时,现在社会也是竞争的社会,学校必然在竞争社会当中感觉到压力,感到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自觉不自觉的考虑,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过于庞大,人员数量多余的现状,通过这样的改革,这些问题也会得到解决。我的陈述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胡祖光:谢谢你的回答。

  主持人:各位网友我们看到姚炎庆回答自己的部分,下面是四号应试人员,也是今天直播面试过程,唯一一位女性的应试人员,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虞晓芬。刚才我看到网上的很多的评论,也都对今天出题的面试的题目,进行了一些讲解,进行了一些分析,同时也有一些网友和关注朋友提出了自己的对于题目的见解,我们也欢迎大家参与我们评论,我们在直播的过程请嘉宾共同解一下今天的题,到底这个题考是哪些方面的内容,我们应该怎么回答,怎么阐述。下面我们请现场的主持人为我们采访一下,刚刚结束自己面试的三号应试人员姚炎庆。

  主持人:你好像非常轻松?

  姚炎庆:对,本身就是带着参与的目的来的,没有过多的心理负担。

  主持人:对今天的表现,自己满意吗?

  姚炎庆:还过得去吧,作为一个老教师,只要能够把自己既定的任务完成了,就像上课一样。

  主持人:今天在这里跟评委讲有什么不同?

  姚炎庆:还是有区别的,看到熟悉的领导的话,毕竟还是不能把他们当作学生看,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

  主持人:谢谢。

  姚书记也是非常洒脱,从面试的现场都出来以后,整个人也放松不少,面对评委和面对学生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答题的时间是20分钟,刚才我们的姚院长答题的时间应该是没有完全占满20分钟,但是按照考试公平的原则,我们一定要到20分钟到了以后,才能把下一位面试人员请到现场答题。我们趁这个机会来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请您简单分析一下,第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样解决,考的是哪些方面的内容?

  盛世豪:我觉得第一个问题很好,怎么样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个很重要,第一个题目希望我们候选人思考一下,怎么样在促进发展方面做一些什么样的贡献。

  主持人:我觉得设计非常有意思,上午刚刚去林学院调研,下午就要结合上午的进行陈述,我想对考生自己积累的思考,同时也考察了调研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盛世豪:不光是考验了调研的能力,同时也是对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把握的怎么样,了解的怎么样。去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两创的决定,产学研合作是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很重要内容,尽管这次候选人基本上都是来自高校应该对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对浙江省的经济社会有一个大的把握。我觉得只要对这些问题平时有所积累、了解的话,这个题目能够回答到位的。从前面几位考生来看,大家基本上了解,但是面上不一定完全一样,说明他们对这个问题很关心,像这些考生所在的学校,他们本身也很重视产学研的合作,刚才已经面试过的几位考生,他们本身的工作过程当中,也在跟企业、地方政府加强合作。

  主持人:下面是四号应试人员虞晓芬,是管理学博士、教授,现任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党委书记。

  胡祖光:下面开始,第一部分,请你根据今天上午专题调研侵略,以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为主题进行专题发言,时间4分钟。

  虞晓芬: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浙江林学院,听取了陈书记关于产学研的报告,结合第一个题目,我想谈几点:

  第一,我们要提高对高校加强产学研的结合,提高为社会服务能力的认识。高校为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基本的职能,也是社会政府高校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我们国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浙江省在实施两创战略的时候,对高校提出了增加服务能力的要求。但是,同时我们更应该意识到,增强高校服务社会经济的能力,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林学院短短的时间里面,它利用为地方经济服务,善于抓住机会,办出学校的特色,包括学科特色,专业特色,所以我们从服务地方经济里面,实际上高校收获很大。所以我觉得,在高校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的方面,我们应该增强主动性、自觉性。

  第二个方面高校如何服务地方经济,我觉得应该发挥高校的特长,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林学院其实就是仅仅抓住林科学科的优势,以林为特色,然后拓展它的相应的服务范围,服务内容。

  它的专业从四个现在发展到48个,我觉得这个不是简单的量的增长,而是按照社会经济的需求,按照学科的成长规律,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所以它的科研成果,连续三年有三个省级一等奖,它获得了国家的发明奖。

  第三,我觉得体会是我们高校服务于地方经济,应该主动的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高校人才培养是有时间性,周期性,学科建设也有它自身的成长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机会总是落在先有准备的学校、先有准备的人的手里,我们应该主动的预测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未来将面临的问题,未雨绸缪,提前布局。

  第四,在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时候,应该加强机制创新。我们现在的职称评审制度,或者科研,都是为了科研而科研,而且职称评审而评审,大量的科研成果,没有为地方经济服务,所以,我们在高校的内部的机制设置上面,应该引导、鼓励老师,积极的服务于社会,在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的时候,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第一个问题回答完毕。

  胡祖光:第二部分,请你结合所报考的职位,就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进行陈述,时间4分钟。

  虞晓芬:我觉得要做好这个工作,首先应该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国家的高校是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如果被选为副校长,我要在党委的集体领导之下,协助校长分管好某一方面的工作。从管理的层次来讲,副就对正负责,所以副校长就是对正校长负责。

  第二,作为班子的一个成员,应该积极参加集体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也特别是对自己分管的某一项工作要提思路、提方案,然后经过集体决策以后,积极组织实施。

  第三,我们应该以科学的理念、先进的理念来指导工作。理念决定行为,决定我们的政策。当前,高校发展过程中,我觉得尤其要注重以下理念,指导我们的日常工作,比如说教学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教师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比如说和谐兴校的理念,这些理念来指导我日常工作。

  第四,我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当前每个高校都面临各种问题,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所以我应该对自己的分管的工作积极的创新。

  第五,我觉得我应该深入调查研究,毕竟工商大学我还不熟悉,我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掌握学校的现状,明确我分管工作的一个工作思路突破口。

  第六要依靠工商大学的中层干部,特别是职能部门,二级学院的院长们、书记们,他们对工商大学情况最熟悉,他们最有发言权,也对工商大学最感情,他们对搞好工商大学有很多的期望,所以要依靠他们,集中他们的智慧,共同搞好工作。

  在工作过程中,要坚持执法治校,民主管理,特别是今天我们应该按照教学法立的法规,来依法管理日常的行政事务,教学事务,要依靠广大的教授、教师,应该推行一些决策咨询制度。对我个人来讲,要清政廉洁,要公平、公正。这个职位对我是很大的转型,原来从事是具体的,局部性的工作,如果到了这个岗位,我是面对的是一种全局性的,可能是一种战略性的工作,所以我应该加强学习,主动去学习一些高等教育的一些理论,了解国外的先进的办学理念,然后指导我的工作。

  胡祖光:第三部分,第一个问题,有人对我国很多高校以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目的提出置疑,对此你怎么看?第二个问题,院士葛墨林提出要大力遏制大学行政化,现在从各方面看,大学正在逐渐变成一种行政机关,你对这个言论有什么评价?

  虞晓芬:我是这样看第一个问题的,高校实际上肩负着培养人的任务,如果要培养高质量的人,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我们必须要走研究性以创新为一个主要的办学的着力点,创新人才的培养,背后肯定是一支有创新能力的队伍。所以,研究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是我们很多高校向高层次办学迈进的一个目标,现在大学对人的培养,而且还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这些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综合培养,需要多学科的一个综合,所以一个综合性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肯定有自身的优势的。但是我觉得是不是以研究性、综合性大学为目标,我觉得还要考虑到两个现实。

  第一,今天的高校已经进入大众化的大学时代,社会对大学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不单是需要高人才的人,还需要有一些技能型的人。大学本身的条件也不一样,有些因为师资水平的限制,因为历史的原因,主要是以教学为主的,所以我觉得大学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

  结合学生的生源特点、专业特点,合理提出自己发展的目标,而不是一味以研究性、综合性大学为自己的目标。如果他的现实能力发展,也许跟我们的愿望不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大学行政化的确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现实,影响大学行政化我觉得既有外部的因素,我们现有的一些高校体制,特别是现在资源的分配的方式,还有大学承担很多本不应该由大学承担的职责,所以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第二从大学的内部来讲,一个大学有三个流,一个是行政流、一个是学术流,还有民主流。行政流主要靠行政权利支配决策,所以具有一个实施快、执行力强这样的特点,很多大学近几年来都瞄准了赶超的目标,所以大量的动用行政流加速行政的发展,加速科学的发展,但是我觉得大学到底是一个学术的机构,应该追求自由、民主,追求真理,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要充分的让学术流在大学里面能畅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在行政流越强的时候,我们应该扶持两个流,一个就是我们的学术流,特别要发挥好教授、学术骨干在办学、自学过程的积极性。我们的学校的实际上从办学体制、领导体制来说,也是实行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自学、民族管理。所以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很好贯彻这个原则和方针。

  我觉得这个倾向我们应该通过大学特别是领导班子,怎么样正确认识这个问题,还有政府机关外部如何改善要创建一些有利的,使得几个流都能够畅通,使得高校成为和谐的高校。谢谢。

  胡祖光:谢谢你的回答。

  主持人:刚才四号的应试人员虞晓芬已经结束了自己的面试答题,接下来评委会宣布,因为已经有四位人员完成了自己的应试,整个面试已经进行了一半,各位评委和选手要进行短暂的休息,我们下面跟演播室的嘉宾谈一下相关的问题。同时网络上也有很多的提问,下面我们现场的主持人采访一下虞晓芬书记。

  主持人:你晚上昨天休息得好吗?

  虞晓芬:不好,很紧张。因为看到昨天下午的直播以后,我觉得哪些人都相当的好,所以自己很紧张。

  主持人:您觉得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虞晓芬:基本满意。

  主持人:你今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情想到是什么?

  虞晓芬:就是赶快烧饭,不要迟到。

  主持人:你的学生会会不上课,全部来收看今天的直播?

  虞晓芬:不会的,因为我的学生不知道我参加了这个活动。

  主持人:谢谢,刚才我们也看了虞晓芬回答的过程,包括我们很多的网友也都在网络上有一些评论,刚才在看直播的过程中,我们和演播室的研究员盛世豪老师有一个探讨。这里要跟各位网友说一下我们这里的评论不会到评委那里,不会影响任何的评分和打分的原则,可以做到完全的公平、公开、公正,大家不要有这方面的担心。

  盛世豪:她在浙江省研究房地产方面是比较有影响的专家。

  主持人:你觉得她今天的答题的整个部分怎么样?

  盛世豪:我觉得有点紧张,参加公开选拔的一个是他们响应组织部门的号召,积极的参与,让组织来挑选,体现自己的一种能力。另外一个,像我们前面看到的选手,他们都有很高学术造诣,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自己的研究方向,今天在这里可能角色不一样。

  主持人:就像刚才有一位应试人员采访一样,以往面对学生不紧张,今天面对的是评委,所以感觉今天的状态跟氛围不一样。

  盛世豪:还有内容不一样,从更高的层面,更加全面的探讨,对他们来讲也是很大的挑战,当然有他们的参与,对我们这次竞争性选拔的确是影响之广,也说明组织部门在选拔干部过程中,视野开放的很大。

  主持人:是的,就像今天的评委一样,今天有30位评委,还有20位群众评委,他们有省市教育系统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浙江工商大学中层级以上干部来组成的,所以涵盖的方面非常大,同时这次直播也是一个创新。从86年以来,浙江开展了九次公开选拔的工作,这次是第一次面向网络,面向整个受众进行现场直播,给大家造成很大的反响。今天第一道题目我们进行了分析和解题,今天上午八位应试人员在林学院进行了一个专门的调研,我们也通过一个短片看一下他们今天上午调研的情况。(短片播放)

  主持人:刚才我们通过短片也看一下了今天上午八位应试人员到临安调研的情况,刚才网上有一位网友就今天的面试的题目,他也自己做了一个回答,对于第二个问题,他是这样分析的,他说关于如何做好本职工作,答题的要点是这样的,一要转变角色,二要学习,三真抓实干,四要加强调研。他回答得怎么样?

  盛世豪:他从大的思路还是对的,第二个题目,怎么做好本职工作,主要是谈谈到了新的岗位以后,工作思路而不是一些具体的方法,因为方法随着不同的具体的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而思路是最重要的。像这些应试人员来讲,面临也是这样的问题,尽管他们都是一些中层干部,包括学院的院长,这个领导更多专业性的、学术岗位上的,而我们现在要选的是浙江工商大学的副校长,这是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相对来说比较专业,现在要站在全校的角度上,就是来考虑更加宏观,要有决策能力、组织能力、计划能力,而不是像搞学术一样怎么干。原来靠知识作为权威来组织学生,组织其他的老师组成团队,现在作为一个副校长要更加的利用组织人员,全国的各个部门合力为自己分管的这块工作怎么把它做的更好。岗位不一样,思路也要做调整,就必须站在更加宏观、全局的思路来考虑自己的部门的特点和分管工作的特点。

  主持人:所以这个网友评论非常的好,还是有自己错漏的环节。

  还有一位网友说,这次竞争性选拔,是浙江工商大学的副校长,这个副校长侧重是什么,分管是哪些方面?根据我们所拿的到资料要熟悉高校家学和科研工作,并且要具有理科和工学学科的背景,根据民的分析和判断,在这样的要求下,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这个职位,考验考虑的职位到底是怎么满足它的分工?

  盛世豪:现在大学里面领导岗位有几类,一类是党的领导,书记,另外一而是校长,分管业务的。

  主持人:我们继续来看一下面试现场的情况,下面是五号人员徐定华,现任浙江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

  胡祖光:下面开始,第一部分,请你根据今天上午专题调研侵略,以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为主题进行专题发言,时间4分钟。

  徐定华:尊敬的各位评委,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么一个机会参加竞选,今天上午我们去了浙江林学院。浙江林学院文化育人的氛围,生态校园的理念,通过产学研结合,推进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举措,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平时我们也在思考高校如何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的问题,今天听到他们的报告以后,又进一步加深了印象,我想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来体现。

  第一,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对社会的贡献。

  第二,科技的实力以及科技对社会的贡献。

  第三,文化引领对社会的贡献。为了提高高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特别是我们不少学校都是地方性的院校,还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我想一人才培养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我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的确立,都必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建设在这方面我们就要瞄准这个方向。二是科研,科技开发要服务于这样大目标,在选题合作的途径,以及成果的推广方面,都要直接瞄准这个方面。三要在文化引领方面,我们要发挥学校的特长,在文化引领方面作出更大的贡献。

  胡祖光:第二部分,请你结合所报考的职位,就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进行陈述,时间4分钟。

  徐定华:假设能够竞聘这个岗位成功,我想首先要尽可能的熟悉有关的情况,第一,先要进行调查研究,熟悉学校的发展目标,熟悉学校的相关的情况,发现分管工作的存在的问题和成绩,确立下一步工作的目标。

  第二,必须尽快熟悉工作,根据学校大的规划,制定分管领域的近期的规划和年度的规划。

  第三,在夯实基础方面,我们要采取稳妥的措施,大胆的措施。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着眼于人才培养和质量提高,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抓好专业研究,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其他学科的优势,整合好多学科发展的基础,实现多学科平衡的发展。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要求非常清楚,要加强专业建设、课程、与教学改革。

  第三,在重点工作方面,我要根据自己的分管的领域,确定自己重点的工作目标和工作的范围。

  第四,要在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协调好班子里面的合作关系,同舟共济,一起办办法,把分管的工作做好。

  第五,我个人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干什么事,用心干、用力干。倾注自己的真心和热情,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一定会可以把事情做好,实际上19年的工作经历,以后教学科研,还是管理,做一行爱一行,一定把这行干好。

  胡祖光:第三部分,请你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时间10分钟。第一有人对我国很多高校目前以研究性、综合性达标为目标提出置疑,对此你怎么看?第二个问题院葛墨林提出要大力遏制大学行政化,现在从目前看大学正在逐渐变成一种行政机关,你对这一言论有什么评价?请开始。

  徐定华: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关于高校的定位,我们确实看到了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国的高等学校存在着一种攀高求大的现象,不少的高校脱离的实际,追求综合化、追求研究性,实际上地方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本身的实际决定了他的目标可能不会这么高,但是确实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么这种攀高、求大的现象,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我想大概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整个高等学校中国高等教育的体制,包括一些评估的导向,应该说助长了不少的高校求大、求全、求高的这样一些现象的出现。同时,高校自身可能也存在一些问题,今天我们却林学院,我们感觉他的定位就相对来讲比较准确,通过产学研合作,通过育人的素质,等等方式,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比较准确,所以我想高校内部也存在这方面的原因。从我个人来讲,我是反对高校大部分高校不符合实际追求高目标,求大求全。我觉得高校应该先对自己的发展,中长期的发展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清晰的定位,对自己的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人才类型定位,都要非常的清晰。

  我对此是也是反对这样一种现象的。为了避免这种现象,从国家的体制,从高校内部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回答完毕。

  第二个问题,关于高校管理行政化的问题,我们平时也在议论,高校行政化的这样一种衙门化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当然,高校的管理有行政的特征,但是高校的管理有非常强的学术性,不能简单的将行政化的东西搬到高校。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高校衙门化、行政化的这样一个现象是存在的,比如说会议很多,我们也是身受其害,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够减少会议,如何减少文件,如何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一个学校要靠依法治校,加速发展,靠的是机制和体制,靠会议来布置工作,要看什么样的工作,如果是一些操作性的工作,靠会议是不合适的,研究性的工作,靠会议、靠研讨会这是合适的。会议要精简,文件要精简,管理要规范,要现代化,而且要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我想现象是存在的,存在这个现象的原因,我认为有几个方面:

  第一,跟国家机关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关,因为历史的原因,历史的因素。

  第二,因为管理体制的关系,大家相互在一起研究工作,交流工作,也会相互的影响。

  第三,我们自己也有传统,自己内部有一个传统。要克服行政化的趋势,我想要采取一些措施。

  第一,学校要把自己的发展纳入到一种法制化的轨道。

  第二,在管理上确实要加强研究,高等教育管理中各个板块,在管理理念、管理程序、工作流程等细节,要研究的非常清楚。

  第三,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要实现管理的现代化。这样充分体会我们高等学校学术性这样一个特点,把管理的水平提高。

  第二题回答完毕。

  胡祖光:谢谢你的回答。

  主持人:好的,刚才五号应试人员徐定华已经圆满完成自己的面试,我们也看到他的整个回答过程当中,可以说边思考,边回答,而且语音干净利落,整个的声音也比较豪放,可以说整个的感觉言简意赅,至于到底有没有回答道点子上,我们待会听一下盛世豪老师,我们也来听听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我们来听一下现场的专访。

  主持人:今天八位面试你是年纪最小的、最年轻的,但我看你白发是最多的。

  徐定华:我的外面看上需比较沉稳,我内心还非常具有热情。

  主持人:刚才你回答问题的时候非常有激情,你刚才评价自己用心、用力去做事,用心怎么说?

  徐定华:我觉得人首先眼睛要看远,干活要沉下去,仅仅有理想、有理念,没有措施干不成的。

  主持人:您对自己今天回答的问题感觉怎么样?

  徐定华:一般。关于人才培养方面,我刚才讲的产学研合作,我觉得可以举很多很多的例子,我们可以采取多种的方式,推进产学研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说实习基地、实践基地,等等一系列的举措,我应该多加这一句话,可能更实一点。

  主持人:谢谢,大家可能有这样的概括,非常有个性的一位同志,下面是今天的第六位应试人员沈钢,他是浙江教育学院的教务处处长。刚才我们也借今天直播的机会,分析了前面两个题大概要回答的要点,下面我们谈一下第三个题,第一个就是关于对高校的一些自己的看法,我们请到演播室现场是盛世豪老师,我们先讲第二部分,高校行政化的问题,大家对这个高校行政化到底是什么东西,我们应该怎么样首先解决这个概念,请给我们分析一下。

  盛世豪:这个问题现在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焦点的问题。高校行政化这样一个体制的形成,跟历史是有原因的,我们国家没有高校之前,就是历史上很多都是官学,基本上同行政结合在一起,解放以后,我们借用了前苏联的体制,在这个构成当中,高度集权的体制下,高校不可避免的受到的影响,这是历史和文化的原因造成的,并不是现在才出现这样的现象,对这个问题应该从客观的、历史的角度分析。

  主持人:高校行政化就向葛墨林院士所讲的一样,高校逐渐好像向行政机关转变一样,它的学术和相关的一些功能逐渐的被弱化,逐渐形成了职称、级别等等情况,可能对学术和研究产生影响,是这样吗?

  盛世豪:有两个因素造成,一个跟教育体制有关,现在的教育体制,就是从教学行政管理部门来讲是一个行政机关,高校是一个研究机构,教学行政管理组织,来管理高校的时候,有时候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特别是一些管理理念、方法上来带上了一些行政化的手段。

  主持人:在面试的现场,也传来最新的消息,今天参加了六号人员沈钢已经到了现场,我们到面试的现场看一下。

  胡祖光:第一部分,请根据今天上午的调研情况,产学研情况,提高高校社会发展能力为主题,进行专题发言,时间6分钟,请进行发言。

  沈钢:各位下午好,今天上午我们到浙江林学院进行调研,给我感触很深,浙江林学院这些年发展非常快,有这样一些经验。

  第一,有一个强有力的班子,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立足于临安搞农林学科的旗帜,发展浙江林学院。

  第二,科学定位,浙江林学院,学校的名字是姓林,原来98年有四个专业都是姓林,到了十年以后,有49个专业,49个专业并没有改变它的整个农林学科为主这么一个定位,主要还是考虑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因为浙江省临安就在一个绿水青山森林植被很丰富的地方,在这样的情况发现农林很有生命力。49个专业还是考虑特色发展,49个专业没有跑出姓林的,还是围绕生态环境进行发展。这样有非常强的生命力,跟经济社会整个当地的生态环境密切的结合起来。

  第三,抢抓机遇,98年有个洪水泛滥,既有天灾,也有人祸,当时是生态破坏,水土流失造成了整个泛滥,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视,今后对整个生态森林的建设,得到了高度重视,正是这个时候,99年是高校发展的机遇,浙江林学院考虑自己制定10计划,抓住了这个机遇,取得了发展。在这样一个发展下面,由于是基于整个面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浙江省的产业,机遇抓的很好,就是浙江省提出了生态浙江,适量的政策给予支持。然后又抓住这个机遇,更加丰富了每个专业关于生态环境的一些建设,使得它培养的人才能够很好的适应到当地经济当中去。最后跟当地的地方像跟丽水、安吉、宁波、绍兴都开展相当好的合作,而且取得非常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

  反过来这个效益又回补到整个学科建设当中,所以它在整个产学研结合中,提高学校办学实力,表现的非常好。从整个高校,如果我作为报考工商大学,工商大学在这方面,它的整个学科特点应该是姓商,我有这样的体会,应该可以考虑,应该是抢抓机遇,这几年全球的经济不景气,包括浙江的经济民营企业原来非常有生命力,最近像温州、绍兴至少有20%的企业关闭了。在浙江省工商大学是不是可以抓住这个机遇,原来为浙商做一些什么事情,在产业、在结构调整、在升级换代的时候要抓住机遇,在政府引导下做一些课题,提升我们在经济工商管理的学科水平,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强,同时在服务于整个社会,提升整个工商大学的实力。我想根据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这三个功能,我想如果抓住了学科建设,然后引导到整个在专业平台上面,设计很好的专业设计,然后进行课程设置,形成为当地经济或者有市场导向的一些专业,同时,在这个平台上,聚居一些人才,进一步研究,然后产生很好学术成果科研成果,再服务社会,这样良性互动,我想一定会把高校办的很好。

  谢谢。

  胡祖光:请你结合所报考的职位,就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进行陈述,时间4分钟。

  沈钢:我想如果能够进入到工商大学副校长这个职位,首先应该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务实的工作,首先走访调研,各个部门,不管分管还是不分管因为在我分管的工作里面,一定是放在整个学校全局工作的一个部分,只有对整个学校方方面面工作的有所了解,才能够很好的协调、指挥、管理做好服务工作。所以我想在整个工作当中,踏踏实实工作,在工作当中学习,在工作当中锻炼,使得能够提高自己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二,努力在开拓创新方面下功夫。因为现在高等教育的竞争非常激烈,既有关更层次人才的竞争,应该是一个买方市场,工商大学在这个竞争当中处于优势的话,因循守旧按照常规的发展不行的,一定要具有开拓的精神,有一个特色发展,差异发展,从而在整个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当中,处于优势不败的地位。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建立新的机制,或者说要修订完善原有的一些制度,来调动教师开展教师改革,科研活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科技创新一系列活动中,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

  第四,在工作当中,还要依靠集体团队的精神,因为做任何一个事情,事关学校发展的事情,都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我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团队的力量,才能共同协调,加以完成。所以在这方面我想我会首先虚心听取班子成员的意见,多跟他们沟通,以便得到他们的支持,同时也要团结自己周围的人,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和积极性,齐心协力把工作做好。

  胡祖光:下面是第三部分,有人对我国很多高校以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目的提出置疑,对此你怎么看?第二个问题,院士葛墨林提出要大力遏制大学行政化,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请回答。

  沈钢: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高等学校的发展,我们国家经历了一个快速的、规模化的扩张的过程。我们现在如果要实施人才战略,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还要要求高等教育成为一个国家的强国,高等教育强国并不是研究性越多越好,现在在整个规模扩张还有一个现象,就是学科趋同、专业趋同,整个市场人才资源浪费。我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尽管我们要作为高等教育,往高等教育的强国发展,但也应该是多层次,首先我们不排除我们要培养一批高层次的拔尖的人才,为国家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高科技人才的储备,我们应该发展一批研究性大学。同时我们也要发展一批综合性大学,因为综合性大学有自己优势的一面,因为我们单科性学校的发展,有自己的局限性,就是不能跨学科,当代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讲解跨学科的发展,所以我们也不排除综合性的大学的发展。但是我们还是要发展一些单科性的一些专业学院,以便能够针对专业性的人才加强培养,有针对性。另外,在整个职业化培养当中,我们也希望更层次高职专业,所以我们反对比如高职专业要升本科专业,本要升这个现象不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分配,也是对整个人才资源的浪费。

  再一个,在整个研究性和综合性发展当中,我们一定也要强调学科定位,这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现在经济管理类学科非常热门,所有的少都有这个学科,所以一定要科学定位。然后在即使在专业相同的方面,还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这是我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关于大学行政化,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作为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我们说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首先要强调人的德育,首先要加强高校当中的党的领导。但是对整个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一个是做人的教育,但是我们党的整个本子不能对行政的工作进行更多的干预。这是一个方面,我觉得在行政上面,如果体现在一个政府对高校的指导,还是要的。同时整个高校为什么会产生一种行政化的现象,因为现在高校的领导不是一个像国外有些大学的整个机构的一种学术团体、学术委员会聘任的,我们是政府指派的,并且整个高校当中,没有很完备的各种各样的委员会,按照道理,一个高校如果是能够很好进行教学、学术研究,有一些起关键作用是一些学术委员会,对于校长的聘任、所长的聘任,现在主要还是政府指派,然后整个政府指派,所有的之行政领导,或多或少都会进入到学术委员会,或者是教学委员会当中,与行政长官的意志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这样不利于整个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使得我们好多老师也有觉得我学问做的再高,不能被社会认可,也不如当个官,然后我可能就是在整个大学里面进入到什么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什么委员会,可能会争取到更多的课题,学术做的再好,如果没有一官半职也不行。这样就造成大学有行政化的现象,要改变这个状况,我们还是要在党的领导下,把握整个办学的方向,同时在健全大学当中的各种专家委员会,来决定学校整个教学情况、科研情况重大发展情况,这样会使得教师从事他应有教学科研工作,行政官员会尽心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

  胡祖光:谢谢你的回答。

  主持人:刚才我们也看到六号应试人员沈钢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答题,刚才在网络上有朋友问结果什么时候公布,现在我可以告诉您在整个面试结果之后,现场的评委将根据笔试和面试的成绩来进行综合评分,笔试占30%,面试占70%,然后我们进行公布一下今天入围的三位人员的名单。现在我们请现场的主持人来给我们采访完成面试的沈钢。

  主持人:假如你当选了,你怎么让学生和老师认可你?

  沈钢:我想我还是能够用自己的言行,踏踏实实为他们服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慢慢的取得他们的信任。

  主持人:你最想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沈钢:我还是希望跟老师、学生交朋友。

  主持人:谢谢,接下来是七号选手,是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励建荣。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下现场的情况。

  胡祖光:第一部分,请根据今天上午的专题调研情况,以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高校社会发展能力为主题,进行专题发言,时间为6分钟,请开始。

  励建荣:今天上午我们到浙江林学院进行调研,陈书记介绍了整个浙江林学院的最近十年来跨越式发展的同时,特别强调了他们重视学科建设,特别是办出特色,像木材加工、毛竹加工,生态建设等等。林学院硕士点取得什么不长,但是取得了产业化的成果,我们高校有三大功能,所以我们现在大学,中国大学的基本上都是学习美国的模式,就是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我们高校如何服务于社会呢?我想除了人才培养,国家现在从人力资本大国向强国转变,在这个历史的关口,我们又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要选择的发展,尤其我们经济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经济。所以高校以什么角色参与实践科学发展观,来为国家的改革开放进一步的前面服务呢?主要就是除了人才培养以外,就是经济的贡献就是产学研,我们一定加强自身科研水平的提高,所以我们的老师一定要积极的瞄准我们的社会的需要,特别是浙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寻找题目,最后产生很好的成果。

  陈书记谈到自己学校困难的时候,他说他们学校的老师服务于社会是一种责任,好像我们是农民院校,单为农民服务没有什么补偿。美国的每一个州,至少有一两个学校就是以农业农业有关的学校,农业部每年为农业的补助,对支农高校的补助,我们国家农业部推出支农高校的补助呢,那样我们有一部分的教师,推广型的教授,可以直接纬农民服务,不向农民收钱,现在我们还是要收钱的,这样非常的不利。所以我想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为产学研结合,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谢谢。

  胡祖光:下面是第二个部分,请你结合所报考的职位,就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进行陈述,时间4分钟。

  励建荣:假如到一个新的单位任职的话,首先必须要了解它的大环境,首先工商大学是高校,我们国家有两千五百万的左右大学生,毛入学率大概是20%以上。工商大学是什么地位?是全国的排名现在是139位,在省内的排位是3-7位,这样一个排位的话,工商大学历史非常悠久,是1911年成立的,

  在80年代改成商业部杭州商学院,开始招本科,像这样一个高校,接近100位,但是又没有进100位。这样一个高校,我们怎么办?我想我作为一个副校长,首先必须要配合整个党委和行政的决策层,同时作为助手为他们提供建议,但是高校应该相通的。我下面谈一下,假如我当选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应该怎么做?

  第一要调研,现在排为139位,我们现在讲科学发展观,我们省里讲两创,就是创业富民,创业强生,我们学校必须前有标兵,肯定要赶超,跟他们有什么差距,高校的差距,无非就是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或者说是学科建设的差距,在这个调研的基础上,调研包括省内、省外调研,甚至国外的调研,找出自己的差距,提出自己的措施。浙江工商大学是以本科教学组成的,应该说我们对学生是非常关爱的,而且教学质量是大家公认,教学必须要完成我们的本科教学称号,同时要改革创新,要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思路,适应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一个学校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所以我们要把科研作为我们重中之重。我们搞好学科建设,讲到底是一群人在专门的知识领域,从事教学和研究,是学校对外的一个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基本的窗口和基本细胞,所以我们一定要搞学科建设,学科建设讲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一定要提炼出的自己特色。工商大学的特色是什么?目前有三个博士点工商管理、统计和食品,工商管理排位进入了全国第17位,食品科学进入了全国8强,统计进入了前4强。我们还有跟浙江省紧密相关的学科,比如我们经济学科排很前面,像金融、会计、旅游都是跟浙江省紧密相关的,我们会尽快的申报博士点。

  可能还有新的比较合适的学科建立,这就叫做全面协调学科建设,学科建设一定要引进高档次人才,一定要引进高层次人才,除了这个以外,我们还要把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另外学生工作一定要做好,包括学生的就业工作,帮助党建工作,工会工作等等要全面的统筹协调,统筹发展。

  我作为副校长,我一定协助好书记和校长的助手,协调好其他各方面的工作,尽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职责。

  胡祖光:下面第三部分,请你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时间10分钟,第一个问题,有人对我国很多高校以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目标提出置疑,对此你怎么看?

  励建荣:一个就是研究性大学,第二是教学研究性大学,这里面还可以分为研究教学型和教学研究型。研究性高校是以培养博士生为主要目标的,就是培养精英人才的,也是培养硕士和本科,最终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博士。基本上世界名校都是这些,我们国家清华、北大、浙大等等都是这样的。第一类就是教学研究性大学,基本的标志有没有博士点,假如没有博士点,不叫研究性大学。第三类就是教学性因此性大学,主要是剥削本科生和高职,现在很多的高校都提出这样口号,要办成一流的大学,这是一个金字塔,这是有比例,有层次的,不是谁都可以进入一流大学,我们北大、清学在全国排为还没有进入100位,其他的学校有什么底气说办世界一流大学,所以大学应该科学定位,我认为所有的大学都可以办成世界一流的学校,比如说宋史三姐妹读的学校,我去看过,它只有本科,没有研究性,更没有博士生,它照样可以称为是世界名校。也就是办出了特色,我们的中国科大有点像他的特色。科大不扩招,就是要培养精英地我们的高职能不能办成名校呢?我认为完全可以,尤其在浙江省这么一个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么一个大省,产业比较发达的大省,我们缺是大量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法跟本科性、研究生不一样,他们要动手能力强,要有大量的科目交给他们,所以我认为大家不一定要都追求研究性大学,在自己这个层次里面办好自己大学。

  经常听到社会的上评论,大学是我们吃大锅饭的最后一批人。什么叫大学?原始意义上的大学可以介绍,大学是一个自由的天地,人生自由、学术自由、言论自由。我们现在的大学有很多的无奈,有很多行政上的干预,这些干预有些是对的,也有错,我们讲任何的实行都要放在客观的地方,客观的情况下评比,在这样的情况下热,假如离开了政府的指导,我们办不好大学,假如政府过度的干预大学,我们也办不好的。这个情况我认为正在逐渐的好转,比如说我们引入了教学评估,由第三方来评估教学怎么样,根据评估的好坏,政府再奖惩,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体制。另外,比如说我们有很多学校正在改革,我知道工商大学也在改革,比如说权力下放,老师也是一样的,学生评老师,课讲不好,学生打的分低,教授就有可能变成副教授的,所以整个的评估体系都在变。

  我觉得我们大学承受的担子太重、太多,社会对我们的给予的希望太大、太多,好像大学无所不能。陈书记给我们介绍,他们自己一个学生跑出去淹死了,大学赔了几十万,家长还要把花圈放到大学的门口,所以很无奈。所以任何有风吹草动都是校长、书记寝食不安,所以我们承受了很多本来不应该我们承受的东西。事情都在向好的情况发展,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进步,我相信我们的家长也会越来越宽容,我们的社会也会越来越和谐,虽然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我的回答完毕,谢谢。

  胡祖光:谢谢你的回答。

  主持人:各位,刚才我们已经看到7号参赛的面试的人员,励建荣已经完成自己应试,刚才有网友说,为了增加面试直播的可看性,可以把考生隔离,我们现在正是这样做的。接下来我们现场的主持人采访一下刚刚完成的励建荣。

  主持人:你衬衣好像是新的衬衣?

  励建荣:是的。

  主持人:你今天好像特别的修饰了一下?

  励建荣:没有的,我平时也是这样的。

  主持人:我觉得八位选手当中你最有有优势的,对此你怎么看?

  励建荣:我想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主持人:你是浙江工商大学的助理你觉得这个助理对你有帮助吗?

  励建荣:我想有一定的帮助,带领我们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想我有一定的经验。

  主持人:如果你当选的话,你想做什么?

  励建荣:我想把我们的学校的学科建设尽快的搞上去,就是搞得更好。

  主持人:有信心吗?

  励建荣:应该说这方面是我的强项和优势。曾经在我的手上申报成功博士点,省重点实验室,这一点我应该有优势和经验的。

  主持人:谢谢,下面我们看一下最后一位参加选手华尔天,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我们进入面试的现场。

  胡祖光:第一部分,请你根据今天上午的专题调研情况,以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主题,进行专题发言,时间6分钟。请开始。

  华尔天:浙江林学院最近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办学层次、规模、社会服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屡上台阶。在发展的实践当中,他们围绕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办学特色,坚持产学研结合,打造学科产业链,建生态校园,建生态人才,走出了一段辉煌的历程。我想他们取得这样的一些成绩,主要是加强了产学研合作,提高了浙江林学院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他们的做法,我主要有是这几个方面的看法:

  第一,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林学一个小学科能不能办成大学科,从临海这样的一个县级市能不能办成一所大学校,在这样争论当中超越出来。

  第二,科学定位,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提出了分三步骤的战略,力争到2020年办出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明显的大学。

  第三,我觉得他是强化特色,以学科近来为主线,突出了林学、竹木加工的特色。

  第四,他们是坚持了统筹协调、统筹规划。在发展特色专业的同时,强调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人才引进共同发展。

  最后一个做法,他们狠抓落实在目标明确以后,一层抓一次,层层抓。我觉得浙江林学院的发展,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第一个启示,就是大学的发展一定要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下,要跳出高校,看高校,跳出高校来发展高校,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谋划高校的发展思路。二、要苦练内功,抓住机遇。浙江林学院这两年的发展,我想首先要归功于他们的长期的积累,通过长期积累,他们抓住了绿色浙江建设,生态省建设这样一个机遇,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第三个我觉得是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要引进大师、名师,要引得进,留得住,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第四,我觉得在具体的工作方式上面,要强调虚实结合。通过研讨会、务虚会讨论会的方式,凝聚共识,统一思想,使集体智慧变成集体行动。最后一点,我觉得一个高校的发展,

  要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我觉得浙江林学院它的发展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当前,我们全省的高校正在面临着一次大的发展机遇,我想在这样一个发展机遇面前,高校特别是地方性高校,要更加重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创新型省份建设,和我们科技强生建设作出高校应有的贡献。

  回答完毕。

  胡祖光:请你结合所报考的职位,就如何做好本职工作进行陈述,时间4分钟。

  华尔天:作为高校副校长,我觉得首先是要加强学习,加强调查研究,尽快进入角色。

  第二,要积极的协助校长,在提高培养人才的水平上下功夫,通过调研来优化专业设置、优化教学方案。

  第三,要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不断提高为创新型国家的贡献度上下功夫,要积极组织申报国家和省的各类科技项目,要提前进入积极参与,要积极组织基地建设,研究基地研究,重点实验室研究,以及重中之重科学研究。

  第四,要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当中下功夫,要鼓励教职工到社会上找课题,到社会解决课题,到社会上转让科研成果,分享科研成果。

  第五,要在机制体制上下功夫。既要使得教师有压力、动力,同时也要避免急功近利的考核机制。

  第六,要针对学校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提出建议,当好助手和参谋。

  第七,我觉得是要抓好落实,根据学校的分工,抓好自己分管的工作,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最后一个要干净干事,两个方面,第一是自己要干净干事,第二是自己分管的部门,分管的学院要干净干事。

  谢谢。

  胡祖光:下面是第三部分,请你回答以下两个问题,时间10分钟。第一,有人对我国很多高校以研究性、综合性大学为目标提出置疑,对此你怎么看?第二个问题,院士葛墨林提出要大力遏制大学行政化,现在从各方面看,大学现在逐渐变成一种行政机关,你对这个言论有什么评价?

  华尔天:我研究性大学,是指大学办学层次的问题,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已经从高等教学的弱国发展到大国,下一步发展我们要力争进入到高等教育的强国,党的十七大指出我们要把我们的人力资优势变成人力资源强国,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国家需要一些世界一流的大学,因此我们集中财力、物力办一些高水平、高层次的研究型大学,来提高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是非常必要的。

  综合性大学,我觉得这是指的一个大学办学的类型问题,我们有单科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我们特别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我们更加强调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因此,在这样背景下面,我们提出要办一些综合性的大学,我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我们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我们国家经过30年的发展,我们的大学教学已经从精英教学发展成为了大众化教学,浙江省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到2%,去年毛入学率达到34%。这就是说我们大学的发展也要分层次,既要有研究性的大学,也要有重点大学,也要有一般性的地方性高校,也要有多科性的大学,也要有职业技术学院。所以,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发展一些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我觉得是必要的。

  社会上有人对我们办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有一些看法,我觉得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一个事物发展有两方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同样我们今天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很多高校一窝蜂强调自己要办成研究型大学,甚至丢掉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只强调办成综合性大学,这样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对我们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提出置疑的同志,很大一部分是对不切实际的提研究型、综合性大学提出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个完全可以理解。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宣传,加强分类指导来消除这样的影响,来实现我们国家大学的分层次大学。

  随着我们国家的大学规模的不断的扩大,大学的社会职能也不断增强,过去大学主要是知识传授,理论的熏陶,文化的熏陶,但是今天大学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包括人才培养、自主创新、社会服务、继续教育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的队伍越来越庞大,我们学校的科技处以前就是一个科技处,现在是人文科技处,自然科技处,我们还有地方服务处等等。

  我觉得一方面这是一种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我觉得我们也要特别的避免大学赢政机构越来越大,甚至官本位倾向越来越严重这样的情况。葛院士对当前大学行政化提出一些疑义,我觉得是完全可以理解,我想大学一方面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及时调整组织架构,形成科学、公正、透明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避免大学的官本位倾向,避免大学行政化,要在高校积极的倡导一种宁静之远的大学精神。

  我想葛院士的这种言论和担忧,一定会随着我们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加快在大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这样一种情况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改善。

  我的答题完毕,谢谢大家。

  胡祖光:谢谢你的回答。

  主持人:随着的华尔天的面试答题完毕,所有的今天参加面试的八位应试人员已经全部结束了自己的面试。现在我们的评委正在给八号应试者进行最后分数的评委和打分,打分主要是侧重于这些方面,领导的素质,个性特征等全方面进行考察和测评。下面我们对华尔天进行一个采访,啊从目前我们手头所掌握情况来看,华尔天是唯一位不是来自高校选手。

  主持人:您对今天自己表现满意吗?

  华尔天:基本满意。

  主持人:前面七位进考场的时候,外面就剩下你一个人了,这个时候想什么?

  华尔天:我觉得我很幸运,因为我是最后一位,所以我的准备时间可能就更加充分,我也期望我自己有更好的表现。

  主持人:但是很多人在外面候播的时候会越来越紧张,这样对你来说是不是一个煎熬呢?

  华尔天:这个也很正常,不是一种煎熬,但是我觉得也是一种等待,希望自己有更大的耐心,更好的心理素质,来等待这样一个时刻。

  主持人:你以前有经历过对着摄像机演讲吗?

  华尔天:没有过,这是第一次,感觉还好,总体还是不错,当然也有一些紧张,特别我刚刚答题的时候,还是蛮紧张的。后来随着答题的进入,随着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我倒是感觉越来越轻松了。

  主持人:谢谢。他走出面试的现场之后,自己的整个状况非常的放松,而且自己也再说在面试的过程中逐渐的变成不紧张了,我想大家也会对今天各位选手的表现有自己的看法,网上上也对选手进行了评价,现在评委正在综合评分,稍候我们会进行公布。

  在这样一个等待时间中,我们来采访今天请到演播室的嘉宾盛世豪,盛老师今天八位我们也是一一看过来的,您怎么样评价八位选手综合的表现?

  盛世豪:我感觉八位同志,总体来讲还是很好的,他们不仅有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有比较好的造诣,也担任过中层领导工作,有一定的经验。所以他们对问题总体把握总体细节还是不错的,这八位同志里面,因为专业的差异,以及经历的差异也会各有所长,再加上我们要在这个岗位上要从更高的要求上来要求他们,肯定跟组织部门,包括高校副校长角度来说,每个人答题有一定的差异。

  主持人:包括每个人的个性特征都不一样,有的人偏重于比较大气,有的人比较温柔。

  盛世豪:20分钟的时间,都用不完,很精炼。

  主持人:对今天应试的题目,我不知道你做怎么样的评价,我们也看到,包括大家也有这样的想法,这个题目如果没有思考过,没有相关的一些工作经验,可能就没有办法很好的完成,如果没有复习的范围,您怎么评价今天的题目?

  盛世豪:很有针对性,一个很全面,尽管题目只有三个,但这三个题目,既考了我们应试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考了他们综合分析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还考了他们对现在社会上对这个岗位所需要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认识,从这个角度上,不光是专业技术领域,已经超越了这个领域了。还有就是很有现实意义,围绕省委台湾了两创决定,对省委的中心工作,对浙江经济社会的发展怎么把握、了解,不光对我们地方的党政领导,对高校的领导也是需要掌握、了解的。第三个就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特别是第二、第三个题目,现在对高校大家都很关注,包括不光是对高校里面的老师、领导关注,整个社会上包括考生、高中生、以及社会很多人都对高校发展趋势,高校怎么样跟国际上比较,我们的大学是不是能够进入国际高校先进的行业,这些问题都必须重视、强调,那这些问题怎么把握,这是对一个高校的领导就必须要认识它、理解它,必须要准确的把握这样才能把高校引向正确方向。

  主持人:接下来我来一下面试现场的情况,这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是坚持全程公开工作信息,扩大群众参与,实施全过程的监督,充分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我们还有监督人员进行监督。下面由现场的主持人为我们采访一下监督人员。

  主持人:您好,这次你参加了整个公开竞选监督工作,请您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朱雅仙:我非常荣幸,也要感谢组织部为我提供这么好的机会,作为监督员,整个过程下来,按照组织部的要求,对一些过程,特别是每一个环节、细节都做到了严格的监督,整个监督现在,我们确实有很多体会,第一个组织部这次考试非常的重视,一些部长都是全程的参与、指导。第二个组织对考生程序方面要求是很高的。

  第三,考试是参与了一些新的手段,科学的手段。充分运用科学的手段,更好的体现了公平、公正,我自己是基层的,我也看到了希望,希望浙江省这样的做法,能够全国推广,也衷心的祝愿这次考试取得圆满的成功。

  主持人:谢谢。下面我们看一下很多网友给出的评价,他们给出每位选手都有非常多赞美,这个网友说,从昨天到今天,每位面试人员都非常的优秀,他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不仅是浙江的也是国家的。我们制作了一个小小的短片,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今天八位应试人员的精彩表现。(短片播放)

  主持人:好,刚才通过一个短片,共同回顾了一下八位面试人员的精彩表现,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称,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评价,和判断。对于这次面试的直播,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刚才有个网友说30位评委有20位是群众评委,他说这个方法很好,可以落实群众在选拔干部当中的一些参与权、选拔权。这在这次竞争性选拔干部,包括直播当中,包括整个工作当中,怎么样体现用人和选拔上的公信度,我们也要问一下盛世豪老师,在十七大当中也提出选人和用人公信度,我们要怎么样体现?

  盛世豪:十七大把坚持用人导向,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向,我们很多网友,包括平时很多社会上很多感觉一样,领导干部在提拔过程当中,我们觉得有一种神秘感,谁提拔的,最后怎么决策?都有这样的问题。所以正是因为这个因素,我们从昨天到今天这样一个直播现场,有很多网友都很关心,除了网友以外,社会有很多人在电视机前观看。

  主持人:全国的媒体都在转载。

  盛世豪:这是好事,浙江在选拔干部上提高了公开性和透明度,我们在开始的时候已经有这样竞争性选拔的计划,通过各个媒体,向社会上广泛的公布,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的了解,程序也公开,信息也公开,哪些职位需要哪些资格、条件,大家一目了然,这些公开性和透明度都非常好。包括昨天和今天的面试,像全社会公开播放的过程,这可能是在全国不敢说第一次,但肯定是很少有的。

  主持人:大规模的直播,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真的是第一次。

  盛世豪:不光是面向全国,国外还有很多的,这就充分体现了我们公开性和透明度。这次为了提高公信度我们扩大了群众参与。评委当中,我们有20位群众评委,并不是一开始就指定,有各个目标单位,先提出一些名单,既有目标单位的人,也有人大代表、政协代表,也有社会方方面面的人。他们参与到我们的面试过程当中,他们不光听听就完了,他们在听的过程,他们还有打分的权利,最后还要计入到面试的成绩中,这是很了不起的一个做法。

  第三,实行了全过程的监督,从考试资格考核,包括笔试、面试,不光有纪委的同志参与,还有社会其他的同志,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他们来参与监督。我们面试过程,包括这些人参与,也是在监督他们。

  主持人:这次整个的面试包括笔试、包括整个选拔工作,都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这样的尝试,这样的创新,也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当中一个有效的积极的探索。从现在现场传来消息,三位最后进入人选基本上已经确定了,我们来看一下现场的情况,请相关负责人来宣布名单。

  胡祖光:请下面请省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副主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姚致文同志宣布考察对象入围人员名单。

  姚致文:根据省委关于开展竞争性干部工作通过的精神,按笔试成绩占30%,面试成绩占70%地和成考试综合成绩,从高分道低分去前三位,为考察对象入围人选,下面我代表省竞争性选拔干部宣布,浙江工商大学副校长职位三位考核对象入围人选是华尔天,励建荣、虞晓芬。

  主持人:我们已经听到了宣布了最后的结果,今天浙江竞争性浙江工商大学面试、包括以前笔试的成绩综合,有三位入围,他们分为是华尔天、励建荣、虞晓芬进入最后了考核入围的人选。刚才所公布的三个入选的人选是以姓氏笔划排名了,省委还要组织考察组进行全面考察,人员的任用人员将有一年的考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