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几天,海宁市马桥街道先锋村村民马国龙家里总是宾客盈门。原来是他申请的专利获得了批准,所以村民们纷纷前来欣赏他的专利产品——爆竹安全燃放器。
昨天,记者在他家里看到了这个安全燃放器。这是个长1米左右的塑料制品,包括手柄、防护筒和基座三部分,其中基座就设在防护筒的底部,防护筒上设有点火窗。“燃放爆竹时,把爆竹放入防护筒,从点火窗点火,然后双手握住手柄就行了。”马国龙介绍。
曾被爆竹“追”着跑
近年来,因燃放爆竹不当造成伤害的事故层出不穷。就在先锋村,也有村民曾被爆竹炸伤手。从那时候开始,发明个爆竹安全燃放器的念头就出现在马国龙脑海中。但真正付诸实施,还是因为几年前的一次燃放意外。
“那天好像是祭祀吧,祭祀结束后要燃放爆竹。我把8个爆竹一字排开,结果第2个爆竹弹起时把第3个爆竹带倒了,更要命的是弹出的火星把它点着了。炸开的爆竹直接就往家里飞,我除了逃开啥都来不及做。”马国龙说。
此后,马国龙开始注意观察,发现除了爆竹相互间的影响,风的作用、手的抖动或爆竹自身缺陷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为此,他开始谋划把爆竹“禁锢”起来放。
两年用了100多个爆竹
画了1年多的图纸后,2005年马国龙买来材料开始动手制作。他最初选用较厚的硬纸板,因为取材及制作都比较方便。没过多久,他就制成了第一个安全燃放器,当时正赶上兄长家里上梁(农村建房的庆祝)。于是他独自拿了个爆竹跑到村口试验。结果点火后,只听“砰”的一声,爆竹把整个防护筒都炸飞了。握着仅剩的手柄,马国龙想防护筒一定要十分牢固,至少能承受爆竹的爆炸力。
后来,他把防护筒换成尼龙管、PVC管、钢管,但都不满意,前两者强度不够,后者难以开设点火窗,最终他换成了工程塑料,并找了厂家开模批量制造,这才实现了美观与功能的统一。在这个阶段,他坚持用爆竹测试,结果两年时间里,光是爆竹就用了100多个。
发明构思记了一本
“拿到专利授权,是国家对我的发明的肯定,这也激励我继续创作。”马国龙表示。
作为退伍军人,马国龙身上保留着坚韧不拔的精神,从事企业营销的经历让他学会了创新思维。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马国龙遇到困难时总会从发明创造的角度寻求解决办法。20多年来,他的发明构思已记了满满一本,爆竹安全燃放器只是其中之一。如今拿到专利证书,他又准备忙活下一个发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