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网讯 尽管已经过了瓜果的集中成熟期,客流有所减少。但这几天文成县龙川乡村头村村民王永梅还是忙不迭地拾掇着她的果园和农家餐馆。自从两年前村里完成了整治,从荒山溪流转变而来的青山秀水就成了王永梅的“摇钱树”,让她从农家休闲游中淘金。
推荐阅读
麻生太郎向中国人民道歉
中央美院81岁教授与网友闪婚
房贷新政今起执行
“白卵”提示单是真是假
1200万颗马赛克镶出“兰立方”
“过劳死”袭击中青年
作为山区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旅游业是文成的重要产业之一。放在五年前,游客们前往文成更多是去景区欣赏铜铃山的壶穴奇观、石垟林场的松涛竹影、珊溪水库的水波浩渺,或是体味刘基故里的帝师风尚、刘英纪念馆的血火传奇,对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并没有多少实惠。
但是,随着5年来文成县推行“百村整治,十村示范”工程,一批经过整治的村庄脱颖而出,贩卖乡土风情的“农家休闲游”由此红火起来。据文成县扶贫办主任陈永格介绍,文成现有农家餐馆46家,全部集中于117个省市级“村庄整治合格村”内。这些打着生态牌的农家餐馆,搭配着村庄治理得来的整洁环境,成了文成旅游的新亮点。
以王永梅为例。一开始她经营的“山水果园”只是一家特色水果种植园,出产的水果也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给前来收购的客商,利润甚微,仅够维持生计。
2006年,村头村进行了村庄整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山水果园”也由此迎来转机。王永梅说,当时“山水果园”里的各种水果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她便顺势开展“采摘游”,跳过中间商,把水果直接卖给游客,收入颇丰。她趁热打铁,利用路边的泗溪布景开办农家餐馆,再次取得成功。
两项尝试让王永梅的果园成了年接待游客1.6万人次、营业收入超200万元的省级农家乐特色点。也让25名村头村村民得到就业,100多人获得季节性工作机会。饮水思源的王永梅为了更好地开发旅游效益,也主动投资完善农业观光道路,改建溪边停车场,建起用于垂钓休憩的小型防洪堤,为村庄再添景致。
这样的变化并不局限于“山水果园”一处。临江而设的巨屿镇方前村,能够俯瞰县城风貌的大峃镇坪头村,取静山中的平和乡大垟口村等一批整治村都在近年兴起了休闲游,依靠整治出的好环境,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顾客。
在西坑镇梧溪村开设“畲家土菜馆”的富文斌坦言,是村庄整治硬化了路面,清理了河道,将垃圾集中回收,用生态公厕取代了露天粪坑,才让僻远的村庄迎来了游客。
据统计,在过去的5年中,文成县累计投入8500万元用于村庄整治,完成村庄道路硬化30万平方米,对23万平方米赤膊房进行了整修,4000余盏路灯照亮乡村夜晚,2000多处主街道、房前屋后的垃圾杂物换成了1000多只垃圾桶,567个简陋露天厕所、露天粪坑转为52个生态公厕,并有4.7万米的河道、水沟得到了清理。
这些努力擦去了村庄脸上的“蒙尘”,使之展露出生态乡土风情,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品质,也创造出可以掘金的好风景。
记者 王晟 张沙默 陈诗航 赵雪微进入论坛讨论(温州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