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承豪花3年时间编写的孤儿资料。
浙江在线10月29日讯 东阳的一位老教师,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当地有一大批绍兴来的“抗战孤儿”。六七十年前,这批孤儿为避祸,被家人送到相对安全的东阳一带。如今,当时不满10岁的小孩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虽然早已定居下来,儿孙满堂,但是他们心里始终有一个愿望:能在有生之年找到自己在绍兴的亲人。
郭承豪被这些孤儿的心愿深深地感染着,接着,他在3年多的时间里,走访了东阳一带1600多个村子,骑坏了3辆电动车,终于为600多位老人找回了“身份”,其中20多人还顺利地找到了亲人。最近,他把自己手上的资料专程送到了绍兴市档案馆,希望能帮助他们找到亲人。
自编小册子
记录孤儿上千人
郭承豪是东阳巍山高中的高级教师,喜欢研究文史,他搜集了大量抗日战争时期的相关材料,其中包括被抱养到东阳的“孤儿”资料。3年前,作为乡土文史研究者,他参加了浙江省抗日战争的调研工作会议,觉得自己对这方面的调查还不够深入,于是他开始大面积地寻找来自浙江各地的“抗战孤儿”。
经过3年多的调查,郭承豪记录下来的孤儿已经有上千人,经过努力,他已经找到了其中684人的“身份”,包括名字和籍贯。他告诉记者,这些人中,有373人来自绍兴地区。“这300多位老人中,目前还健在的有100多人,他们几乎都很想念家乡。”
郭承豪说,当年被送到这里的孩子大多是10岁以下的,由于当时年纪太小,他们对于当年的记忆都比较模糊,很少有更详细的资料。郭承豪只能记下他们提供的一些东西,编成一本《战时难民在东阳》的册子,以便在寻找他们的亲人时有点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