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歌舞剧院久违了近20年的歌剧声中,2008西湖国际音乐节昨晚在红星剧院华丽谢幕。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振濂、副市长陈小平、市政协副主席郁嘉玲等市领导出席了闭幕式并观看演出。
为期26天,上演15场精彩演出,欣赏观众逾6万人次,这是本届音乐节捧出的艺术大餐。从奥地利“国宝级”的维也纳少年合唱团带来的“天使在歌唱”,到钱江新城国际音乐节,再到杭州歌舞剧院精心编排的一台中国经典歌剧音乐剧折子片段专场,国际知名艺术团体带来的异域文化精品,与本土文艺院团精心烹饪的音乐大餐,将“构筑音乐平台,共享品质生活”这一主题演绎得精彩纷呈。其间,世界级爵士天后罗拉费琪的爵士拉丁音乐会,摇滚教父崔健带来的激情摇滚音乐会,无不让杭城爱乐者为之沸腾。
作为杭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艺术文化盛事,西湖国际音乐节正通过实践摸索,不断提升音乐节艺术品质,整合演出资源,为杭城众多艺术机构、演出经纪公司、演出场馆搭建一个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平台。
音乐节不能没歌剧
本届音乐节最让人留有余味的是,承办闭幕式演出的杭州歌舞剧院借助音乐节这一平台,时隔20年重拾歌剧梦,上演了精心编排的《伤逝》《刘胡兰》《送别》《雪狼湖》《原野》等五部中国经典歌剧音乐剧折子片段。这意味着杭州人看自己歌剧的日子又快要来了。
“歌剧作为主流艺术样式,不能在音乐节上缺席”。杭州文广集团副总经理李小华表示,音乐节是一个平台,作为本土文艺院团抓住这一契机推出歌剧,完全在情理之中。
不过还是有点出乎意料,因为在上个世纪80年代,杭歌正是靠一部又一部歌剧才在全国确立了自己的江湖地位。当年杭歌排演的很多歌剧叫好又叫座,从全国都很红的《江姐》《杜鹃山》到原创的《不准出生的人》,都演得挺火,每次到上海巡演都是一票难求。尤其是主演过近十部大型歌剧,成功塑造了“江姐”、“柯湘”等不同艺术形象的女高音歌唱家陈红冰,当时红得不得了,走在大街上都能被人认出来。最后因为歌剧人才的青黄不接以及舞剧人才的不断涌现,杭歌便与歌剧渐行渐远。
对于杭歌时隔近20年重排歌剧,陈红冰感动既熟悉又陌生。她说,歌剧真的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舞台,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要求演员在唱、演、说等方面都有最佳的表现。为了能在闭幕式上给观众最美的享受,她还多次去现场指导排练。“毕竟院里快20年没排歌剧了,年轻演员以前从没接触过歌剧,虽然有许多值得提高的地方,但是一次次排练下来,他们的进步很大”。
重拾歌剧梦从零开始
昨晚几个片段的演出,无论是以唱为主的《伤逝》,还是表演难度上稍高一些的《原野》,都引来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这掌声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鼓舞。对于杭歌这批年轻演员而言,表现谈不上精彩绝伦,但也可圈可点,唱功和表演都继承了杭歌传统深厚的功底。
杭歌副院长林尚专表示,“我对演员的表现非常满意,更对观众的鼓舞满怀感激。”据介绍,杭歌歌队的15名演员之前从没有接触过歌剧,为了这次专场演出,他们集中培训了两个月,国家一级导演王复民从身段、说、演到唱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教起。
“这些剧目是特别挑选的,难易结合,年轻演员比较好把握。《原野》在难度上稍高一点,戏剧矛盾冲突比较多,情绪转换快,对于演员在唱功和演技上考验比较大。”林尚专说,演员们一听说要重排歌剧都很兴奋,积极性都很高,“如果不出意外,在明年的音乐节上,杭歌推出一部完整的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