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赵幼强的人都发现了,最近他的生活出现了落差。
51岁的赵幼强是浙江博物馆研究员,对书画、铜镜颇有研究。在众多艺术品投资者心中,他像明星一样被奉为“很好的把关人”,浙江不少企业家更是把他当作艺术品投资顾问,“每天都要接到很多从四面八方打来的电话”。
最近连续几个周末,赵幼强的生活平静如水,投资客不见了,电话也少了。周围的人发现,从赵幼强口中冒出的有关艺术品市场的传奇故事似乎断了线。
文博专家忙于应付各地求宝者
辉煌的记忆总是很难被忘记。2003年至2006年,杭州一位中青年画家的身价犹如火箭般腾空而起,从最初的2000元/平方尺,经历4000元/平方尺、20000元/平方尺、30000元/平方尺后,突至40000元/平方尺的顶峰。艺术市场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不但成就了一批画家,也造就了“赵幼强们”的声名远播。
在业界,赵幼强的“火眼金睛”俨然被众多投资者视若珍宝,其中不乏有钱的企业家,初涉足艺术品投资领域,为了少花冤枉钱,少交入门“学费”,请求赵幼强帮忙鉴宝。
“最忙的时候,办公室里一天要接几十个电话,有些人还通过各种渠道要到了我的手机号码。也有人不请自来,多是一些有钱的老板,带着助手到我办公室,希望聘请我做常年顾问。”
赵幼强说,在浙江这样的专家还有20多个,分别来自浙江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省图书馆古籍部,各个忙于应付各地求宝者。
书画拍卖江河日下
然而,变化突如其来。
几个月来,世界金融市场发生了惊心动魄的变化,整个金融市场深度调整,艺术品市场开始动荡不安。今年9月纽约苏富比、佳士得中国艺术品拍卖的结果,已经给中国艺术品市场蒙上了一层阴影。苏富比的成交率只有56.4%,而佳士得首次举办夜场的“中国古代宫廷艺术精品”专场,成交率仅45%。
“赵幼强们”同样感受到风暴来临下的落寞。
今年以来,投资者的电话和邀请迅速递减,经常和赵幼强聊天的人意识到,市场上“惊心动魄”的投资故事,似乎在慢慢沉寂。
“以前往往是这样的场景,某个企业家兴致勃勃地给我打来电话说,他在半年内横扫各大拍卖行,花了几千万买下几百幅海派作品,眼睛都不眨一下。现在,偶尔有老板给我打来电话,谈话内容也不再提及艺术品投资领域。金融危机下,资金短缺已经让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恐怕没有闲钱买艺术品。”
“金融海啸”席卷过后,对比色彩日渐浓重。
熟悉书画拍卖的行家都留有这样的印象:友好饭店拍卖会场,三四百人的位子座无虚席,许多来迟一步的竞拍者只能在走廊上席地而坐。然而,脑中紧绷的弦却一刻不敢放松。当场内拍卖师刚喊出齐白石的名号,几个西装革履的男人便举着牌子争相冲进会场,现场乱作一团,架势堪比百货店店庆的疯狂抢购。
但今年,类似场景不复存在。前不久,杭州四五家收藏协会联合组织到温州举行拍卖会,会前布置做足功课,因为担心哄抢场面发生,协会特意增派保安人数,甚至请来当地银行工作人员代为收银,但实际情况却让人大跌眼镜,整个拍卖会交易量几乎为零,直到最后,才有人拍走了一幅画。
画廊一条街有的卖起山核桃
坊间还有更夸张的传闻。杭州某中青年画家,因为前几年画价爆炒过度,金融风暴影响下身价惨跌。曾经几百平方尺收购其画作的投资者纷纷要求退款,甚至还雇人跪倒在画家门前造势,画家只能避而不见,连电话也不敢接。
而劳动路上的画廊一条街,萧瑟的秋风下也尽显冷落。其中几家店铺已悄然改头换面,有些做起了咖啡生意,还有一家卖起了山核桃。劳动路123-1号的大龙山衢源土特产商行的工作人员透露,以往还有买画者淘完字画后顺便到店里买些土特产,但最近一个月,鲜有这样的人出现,店铺只能靠工作人员外出找销路维持经营。
就像一出剧情跌宕起伏的轻喜剧,前段高涨,后势萎靡,对比强烈的场景转换耐人寻味。
梅摩指数创始人之一、现任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的梅建平指出,艺术品投资者应有一个长期持有的心理准备,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将在2008年下半年和整个2009年进入深度调整期。
然而,从纽约苏富比和佳士得中国艺术品拍卖中,也依稀能看到一丝亮色,著名藏家收藏的重要拍品依然非常抢手。
“金融风暴的影响并非一刀切,经过历史积淀、被刻上时代烙印的大师精品,需求下降有限。”赵幼强依旧对精品市场抱有乐观态度,前不久的一场拍卖会上,潘天寿的一幅精品依然拍出了几百万的高价,竞拍者趋之若鹜。
对于杭州的艺术品市场,经历过去几年的高位运作后,回落之势无法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