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砌的花坛挡了收割机进场的路,让稻农只能进行手工收割。 (记者 杨绪忠 摄)
本报讯(记者杨绪忠)“好几年了,一到收获季节,这条狭窄的小路就成了我们的心病!”本月初,在慈溪市桥头镇潭河沿村的一条小路上,63岁的农民惠正根扛着一捆稻谷从田里走出来,向记者诉说着自己的烦心事。原来,由于道路被阻,收割机开不进农田,他和另外七户农民的水稻收割成了问题。
据了解,惠正根、徐仁国等8户农民在潭河沿村的村北共有8亩左右的稻田。从2000年开始,他们就一直面临“收割难”的问题。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位于该村周塘路北侧有一条通向稻田的小路,路边有一家住户修好新房后,出于种种原因一直阻碍通行,致使收割机无法进场作业。最初,这户人家将里面的路口用一只大水缸堵了起来,上个月,又突然在路边沿墙根修建了一个宽度为90厘米的花坛,使原本2.1米宽的路一下子缩成了1.2米。由于收割机进不了场,8户农民只能用人工收割运输,费时费力。惠正根告诉记者,他家有一亩三分田,如果用收割机抢收的话,只需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收割,而且稻穗和稻秆会自动分离;但是如果用手工收割,耗时将近40个钟头。为此,抢收季节时,他总是累得连腰都直不起。
记者为此走访了这户位于周塘路320号的房主。房子的主人吕女士是名朴实的农村妇女。她对记者解释说,按村里约定,这条路上花坛所占的面积本来就是属于他们家承包田的,因此不能轻易让出。如果村里明确道路的产权,他们可以考虑将花坛所占的路让出来,供老惠等农户借道通行。但是,村干部在调解中对此还没有作出明确的结论。另外,让村民们开着收割机来回通行,会带来卫生等问题。“都是乡里乡亲的,平时也没有什么大矛盾,只要村里能做好工作,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她对记者说。
潭河沿村的村主任老余告诉记者,早在2001年,村干部就召集这户房子的主人和稻农达成了一纸协议,明确这条路的宽度为2.1米。如果该户人家要造房,就要把道路留出足够的宽度。这户人家在新修房屋时,虽然按协议把路留了出来,却一直拒绝让稻农们通行。他们主要是担心这条路让出来会成为公用面积,日后就收不回来了。老余表示,村里将于近日再召开一次调解会,早点化解这个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