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体卫新闻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相互促进融合 东阳文化旅游发展相得益彰

  日前,在熙熙攘攘的东阳世贸城内木雕竹编摊位前,挤满了前来采购的外地游客。“我们早上刚到了卢宅,被东阳精美的木雕艺术深深折服。我太喜欢了,一定要带件回去!”一位姓郑的上海游客拿着一件“福禄寿”木雕,高兴地说。

  据东阳市旅游局局长马景斌介绍,自从将文化、旅游发展融合为一体考虑后,东阳的木雕、竹编等传统手工艺品,已成为最红火的旅游纪念品。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游客来采购,大大地促进了东阳传统手工艺业的发展。

  东阳文化底蕴丰厚,是著名的“教育之乡”、“建筑之乡”、“工艺美术之乡”。全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家,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家,还有10项国家和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东阳市积极探索,以文化增强旅游的竞争力,以旅游促进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如今,东阳已形成了以卢宅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横店影视城为代表的现代文化游;以及横店明清古民居博览城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游,打造出了具有东阳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大大地提高了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和竞争力。

  据统计,今年1至10月份,东阳已接待国内外游客471.3万人次,同比增长7.6%。旅游产业共吸纳直接从业人员6000多人,吸收影视群众演员、旅游纪念品加工生产等间接从业人员1万多人。去年,全市实现国内旅游收入25.9亿元,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842万美元。

  在文化促进旅游项目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的眼球效应也促进了文化的保护提升。古民居旅游是近年来较为时尚的旅游路线。为此,东阳把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进行保护,把原先分布各地的古民居进行整治、搬迁、保护。四年来,东阳已修缮古建筑100多处;另外通过横店明清民居博览城还集迁、保护了120余幢古民居精品,成为全国最大的古民居展示区。

  卢宅有着“民间故宫”之称。为保护好这一民间建筑瑰宝,东阳专门成立了卢宅保护利用管理委员会,财政投资4000万元,加大对卢宅的保护力度。如今,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卢宅,重新焕发生机。刚从卢宅观光出来的北京游客李先生兴奋地说:“踩着鹅卵石铺设的曲折小路,穿行在保护完好的建筑群落中,微风习习,让人有种误入数百年前时空的感觉。”

  许多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得到复活、继承和发扬。有了表演场地,有了购买人群,东阳的印染花布、侯阳高腔等一些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民间艺术重现生机,当地年轻人争相学习。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