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首页 | 高层 | 原创 | 各地 | 社会 | 产经 | 科教文体卫 | 生活 | 图片 | 视频 | 人物 | 看浙江 | 舆论监督 | 平安浙江订阅本频道的头条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科教文体卫新闻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舟山:清朝彩旱船能否列入“非遗”保护名录

  浙江在线11月17日讯 同为定海区白泉镇的民间文艺,舟山锣鼓已经敲到了海外,彩旱船却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都还没有列入。近日,记者来到该镇平湖社区采访,社区负责人说,彩旱船表演队伍老年化现象严重,项目的传承保护已刻不容缓。

  据平湖社区老人讲,彩旱船的来历可追溯到清朝,取名“旱船”一方面是因为彩船在明清朝的庙会中多在陆地上表演,另一方面是因为乾隆年间当地妇女常会在近洋钓虾捉蟹,当遇到小水潭时她们就会将船搁在滩涂上,而这一搁多则可持续半个月,所以当时人们便称舢板(小船)为“旱船”。“彩”是指在船模道具、演员服饰、舞台设计上注重多种色彩的运用,以此来展现五彩缤纷的表演场面。

  据介绍,目前彩旱船的表演形式主要包括舞蹈、歌曲和乐队配乐。舞蹈分小舢板4条、渔船2条、木桨2支,海螺号手1名,共由9人表演。主要借助渔船撞、跳、穿、摇的各种动作表演,来呈现海上作业搏击风浪的惊险场面。在道具设置上,采用彩条围编船身代替原先简易的竹径编扎,用花絮对船顶进行扎编,这使得船具更显得美观大方,在外形上凸显了“彩”字。在服饰穿戴上,女演员改为清一色渔姑衣裤,虽简易但更显秀气、朴实;男演员改穿龙裤,体现了下海渔民独特的生活习俗。如此独特的造型,再现了先祖打鱼回家时欢庆丰收的动人场面。而白泉锣鼓的加入,则使舞蹈韵味更加浓郁,场面更热闹。乐队的旗锣助阵,唢呐配奏也大大增强了音乐效果。

  平湖社区和平村村支书舒国忠说,彩旱船正式搬上舞台是在1971年,当时就起名为“彩旱船舞”。同年10月,该舞荣获省级文艺调演奖。1996年、2001年《浙江日报》文艺版做过两次图片报道,赞扬彩旱船舞有较高的海洋生活气息和表演技艺。2006年,在我市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报演出中,此舞获特等奖,还多次在国庆巡游、重大节庆活动中展演。

  今年初,下派到平湖社区的新渔农村建设指导员沈华林发现,彩旱船至今尚未列入定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于是,作为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艺处副处长的沈华林,利用身份之便,邀请省文化厅“非遗”专家、市及区文化部门负责人前来指导,大家对彩旱船的表演形式十分感兴趣,认为有待进一步整理发掘。省文化厅“非遗”专家、省民间艺术研究会会长吴露生认为,彩旱船还有编排的余地,且表演形式有待更新,更需对彩旱船来历有个明确的结论。

  沈华林说,彩旱船上报后,目前已被列入定海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候选名单,但最终是否入选还是个未知数。如果入选,则可以进行传承人培养和表演基地的建设。考虑到表演彩旱船的村民基本为中老年人,如果不进行保护性抢救,这样一个发源于民间、兴起于庙会的群众性项目,恐怕最终会走向没落甚至消亡。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