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畜牧业究竟该何去何从?关键还是要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找出一条符合浙江实际的发展之路。
2004年,省农业厅在江山市召开全省现代畜牧业暨农村能源生态建设现场会,明确提出要转变养殖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资源节约、生态循环的清洁化生产技术,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
生态畜牧业概念的提出,是我省畜牧业发展思路的一次重大调整,从传统养殖方式转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循环的现代养殖方式,实际上也是党的十七大精神中建设生态文明的体现。
生态畜牧业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就是农牧结合、生态循环,按照畜禽排泄量和环境容量相配套的原则,科学规划种养业布局和规模,实现畜牧业和种植业、渔业、农村能源等产业的协调发展。
发展生态畜牧业,首先从规划入手,优化畜牧业产业布局。我省长期以来形成的畜牧业区域布局并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嘉兴等平原地区养殖密度很高,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而丽水、温州、台州等地养殖量少,丰富的丘陵山地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利用。畜牧业“西进东扩”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正是立足全省资源情况,从环境容量的角度,在规划上对我省畜牧业发展在空间上的一次战略大调整和布局。根据这一发展战略,杭嘉湖平原地区重点在提高科技水平上下功夫,适度控制规模;温州、台州、宁波、丽水等畜产品调入地区要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大力发展生猪等产业,确保畜产品供应;衢州、金华和绍兴等地充分利用山区丘陵优势,大力发展种草养畜、拓展畜牧业发展空间。
其次,加强政策扶持力度,结合标准化生态规模养猪场的建设,引导畜禽养殖场(户)开展生态治理,实现畜禽排泄物污染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据统计,自2005年省政府将畜禽排泄物列入“811”环境治理工程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累计投入资金4.28亿元,对1960家规模养殖场排泄物进行了有效治理,带动各地自行治理2285家。目前,全省生猪存栏300头以上、奶牛存栏3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畜禽排泄物均得到综合治理利用。今年,省财政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在温台丽等地再扶持50家农牧结合的生态型养殖场建设,加快生态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农牧结合生态养殖畜牧业在浙东南地区的推广。
三是抓典型示范,大力推进农牧结合生态养殖。各级畜牧兽医系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逐步形成“猪-沼-果”、“猪-肥-菜”、 “稻-鸭”、“牛-草-牛”等多种生态养殖模式,并涌现出了一批成功典范。通过对这些成功典型的总结和推广,进一步推动了全省生态畜牧业的发展。
南湖竹林模式:嘉兴市南湖区在畜禽养殖比较集中的村,建立处理中心,对畜禽粪便进行集中处理和重新利用,有效解决了畜禽养殖的主要污染源。目前,在南湖区已建有26个这样的处理中心,受益养猪农户1万多户,年可处理畜禽粪便20余万吨,生产有机肥5万余吨。
临安双干模式:临安市乐平乡双干村通过建立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将过去分散在全村的养猪场户,集中到养殖小区,解决了人畜混居的问题,改善了农村环境。
桐庐万强模式:桐庐县万强农庄,按1亩果园配套5头存栏生猪的标准,在低丘缓坡建猪场、果园和青饲料基地,并建立养殖场污水储存和灌溉管道系统,种养结合,实现养殖场排泄物就地利用,完全消化。
龙游雄德模式:由农业局下属公司牵头,成立“三沼”服务公司,组织槽罐车,对各养殖场的畜禽粪便进行收集处理,然后再运送到相关茶园果园,实现畜禽排泄物的异地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