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4日讯
杭州3位高中生为全世界的天文爱好者绘制出一幅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中国观测点选址图。据老师介绍,这幅观测地图同时具有科研、经济、商业、教育等多重实用价值。
楼浚东、蔡婷妮、祝尔康是杭州高级中学天文社的成员,辅助他们完成这项工作的指导老师是林岚。这群十六七岁的高中生在课余时间见缝插针,历时一年半时间完成《2009中国日全食观测点选址研究》报告,全文将近3万字。第一作者楼浚东凭借这篇论文获得了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明年日全食有哪些观测点?
3位高中生采集了大量互联网信息,使用GoogleEarth、Starrynight、Skymap等多种软件,访问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及各国的专业和业余网站;咨询国家天文台、浙江大学、NASA、国际天文联合会等机构。最后,通过比较各种渠道收集到的信息,选取了24个观测点。
浙江省内观测点10个:杭州(西湖景区)、安吉(天荒坪)、嘉兴(余新中学、嘉兴一中)、湖州(湖州中学,南浔古镇)、大洋山岛、普陀山、秦山核电站和杭州湾跨海大桥。
浙江省外观测点14个:安徽(青阳、安庆、黄山、九华山、铜陵),四川(峨嵋、乐山、成都)、重庆、宜昌(三峡大坝)、忠县、泸定、武汉、铜陵。
哪个观测点位置最佳?
面对这些候选的观测点,3位高中生全部进行了实地考察,总行程达到了1400多公里。
实地考察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是为全世界的天文爱好者提供一张更实用的地图,比如某个观测点的交通便捷程度,视野开阔程度,摄影、景观条件,以及食宿条件等。
第一次考察时间是在2007年7月。主要对杭州东部郊区和嘉兴地区进行实地考察,行程近400公里。每个观测点都用GPS定位,记录下经过时间、海拔、经纬度等精确数据。
比如安吉天荒坪观测点,在星级评定中,“交通”是二星级,“视野”是四星级,“景观”是四星,“食宿”是三星级,3位高中生给出的综合评价是“应急转移不便,海拔高,空气透明,适宜科学观测,宾馆容量有限。”
第二次考察是在2008年3月,主要是针对省外观测点。其中包括学校6所,大桥2座,经过城、市、县(镇)12个,另外还有西递、宏村、九华山、黄山等著名风景名胜区,行程1000余公里。
“2009年的日全食,我们估计其参与人数可能创下世界之最,其中包括国外天文爱好者。因此我们对候选点的各方面条件做出星级评价,有利于大家进行不同需求的选择,避免盲目性,提高安全性,也提高观测质量和效率。”楼浚东说。
据悉,目前四个项目都被评估为四星级的观测点有西湖边、宋城、下沙大学城、嘉兴南湖,安徽芜湖、铜陵长江大桥等。
大胆预测日全食当天气象条件
为了更清楚地显示全食带在我国的分布,这3名高中生自己动手在中国行政区图上绘制了2009年日食带分布图。
同时,高中生们想预测明年日全食当天的各地气象条件,解决这个问题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3名高中生收集近十几年的7月份平均的晴天概率、云量(包括总云量和低云量)、降水量、日照时数、能见度、相对湿度等。这项工作得到了杭州市气象局的大力帮助,学生们进入了档案室获取了需要的数据。
从NASA提供的云量分布图上,杭州地区的预测平均云量在2009年7月22日是52%,在整条日食带上属于良好水平。但是三个同学发现了NASA忽略的一个重要的细节:一天中的天气变化。
7月22日,在杭州地区属于梅雨刚刚结束,副热带高气压开始占据主要角色的时候。一天之间,天气可以说是千变万化。可能上午是大晴天,万里无云,下午就是铺天盖地的大雨。变化的速度也是特别的快,让人难以预料。如果仅仅分析一天的平均值,很有可能会受到极端值(雷暴)的影响而导致结果不准确。
由于日全食发生在上午九点到十点这段时间,三个高中生又专门对这段时间进行了分析。“虽然夏天的天气千变万化,但是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杭州地区,常常是早晨多云,快接近中午时候会变晴,再到下午4点多就乌云密布,很可能会有雷阵雨。日全食在九点多,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好。”这是同学们最终得出的一致性结论。
研究论文被天文、旅游机构相中
这篇由高中生完成的《2009中国日全食观测点选址研究》论文,目前已经提供给国内、国外许多的相关部门并被采用,其中包括国际天文联合会日食工作组、国家天文台日食工作组、天文爱好者杂志,此外三位高中生还多次为省市教育部门和大专院校以及省市科普单位做宣传报告。
同时,这篇论文在经济方面的效应也是非常显著的。上海、北京、浙江等地的多家旅行社,以及一些海外旅行社与学生们联系,咨询日全食旅行的行程和观测地的安排。
据悉,同学们在调查中发现,我国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学校天文台,仅浙江省就有200多座,其中在日全食带内(能观测日全食)的有118座,有的非常靠近中心线,或被日全食带穿过,而全国将会有数以千计的学校天文台进入日食带。这在世界日全食史上罕见。
因此,三位高中生向教育部门建议:利用这千载难逢的良机,通过观测这一壮观天象,培养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