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7日讯 随着原材料价格一再“跳水”,台州市固废金属拆解业半年之内至少损失50亿元,进口总量首次出现小幅下降,素有“黄金产业”美誉的台州再生金属业,跌入了历史最低谷。
拆解业遭遇“寒流”
“黄杂铜,年初一吨卖4万元,眼下跌得剩下2万元不到;废杂铝,年初每吨至少2万元,如今每吨才1万元多点;废钢铁,年初一吨4500元,眼下只有2200多元……价格跌得如此之快,这生意没法做了。”谈及如过山车般下跌的废金属价格,路桥区峰江镇一位老板直摇头。
有资料显示,作为台州市拆解业的一个重镇,峰江原有固废拆解企业20多家,是当地的一门重要产业。而今年,15家企业罕见地出现负增长,多数企业由于金属回收市场滞销,有订单不敢接,处于半停产状态,还有几家关门。
作为台州市拆解业的一个缩影,峰江遭遇的境况绝非个例。来自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1至9月份,台州市进口固废总量逾126万吨,罕见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
对于拆解业遭遇的“寒流”,峰江镇一位分管工业的负责人依然看好其前景。“事实上,峰江镇拆解业发展势头仍然不错,远没有像外界传说的这么严重。如今,除了不少个体户关门外,真正歇业的企业寥寥无几。”他说,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台州市再生金属业很快就可“回暖”。
拆解业发展面临多重隐忧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台州拆解业遭遇“寒流”,除价格下跌因素外,还跟银根紧缩和负担过重等多种原因有关。
路桥有一家拆解龙头企业,由于风传有风险,银行一下抽回了1.2亿元的贷款。还有一家企业,由于贷款额度被压缩了60%,也出现了经营困难。峰江镇分管工业负责人说:“你想想,这么多钱一下被拿回去,这生意还怎么做?”
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资金被称为拆解企业的“血液”。经委系统的一份调查资料显示,为了降低风险,银行业对拆解业普遍压缩贷款50%左右,这对该行业的发展,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许多人提及的另一大因素,则是拆解企业过高的负担。路桥有一家企业,1至9月份增值税就缴了3.5亿元,同时还给财政贡献了7000多万元的税费,如此高的税费难免会影响到企业发展的后劲。此外,由于堆场费、运输费等费用高企,许多台州企业已外流至宁波、江苏、天津等地,一股“出走潮”正来势汹汹。
拆解业呼唤“春天”
“政府应主动出手,帮助企业解困了。”接受采访时,无论是企业还是协会,提及最多的,是这么一句话。
作为政府“有所作为”的举措,市经委一位负责人列出了这么一张“单子”:用地上,要尽快启动6000亩再生金属产业基地建设,打造全国最大的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税收上,对于一定额度以上的给予适当税费减免,甚至提供“一厂一策”服务;金融上,要协调银行,融资上多为企业“雪中送炭”……他还认为,作为协会来说,要发挥好政府和企业间的纽带作用,避免企业间互相残杀,把企业捆成一团,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不过,也有人对政府救企作用持保留态度。“宏观调控背景下,政府可动用的资源十分有限。从长远来说,是市场之手主导行业的兴衰。”经委的这位负责人说,从根本上来说,企业要渡过难关,主要还得靠自身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