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9日讯
在高亢的重金属音乐中,小和尚戴着压得很低的圆帽,一边摇头晃脑,一边大玩太空滑步,还不时摸一下肚子,做一下“抽筋”动作。昨晚,由孟京辉与省艺校合作的校园版话剧《思凡》很“摇滚”,剧中大吹迈克·杰克逊风。
话剧《思凡》是孟京辉先锋戏剧风格的开山之作,从1992年排演至今已经有三个版本。因此,孟京辉艺术工作室落户省艺校后,选择了《思凡》作为第一部合作作品。同时,《思凡》也成为省艺校戏剧系影视表演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毕业大戏排演剧目。
“孟式”训练很
看起来轻松做起来很难
无厘头
“孟式”先锋实验戏剧一直那么受欢迎,肯定有一套训练演员的法宝。
“地上放一个球,让我们用各种姿势去拿;用最慢的速度坐到椅子上;用最快的速度蹲下;每人拿一个鼓,去敲伙伴的锣,但是又不能破坏自己敲鼓的节奏……”“小和尚”的扮演者杨书琦说,“孟式”形体训练的方式很奇怪,好像在玩游戏,看起来简单轻松,实际上又很难。
这些象牙塔里的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的是程式化教育,这样的训练方式让他们感到新奇。46个学生参加了3天集训,最后只有10人参演。没有标准,只有过程——这就是“孟式”的苛刻要求。
22岁的杨书琦很幸运地成了男主角“小和尚”。至此,他终于明白,那3天的训练,是让每个人“打开”,把潜力爆发出来,并展现每个人的特质。排练的两个月里,这些学生从早上8点到下午6点,每天至少要排10个剧本片段,每天晚上还要在排练厅进行“复习”训练。
据了解,根据孟京辉的建议,这出戏的舞美、灯光、服装也都由学校里的学生创作。
孟京辉的口味很
但对杰克逊风格很赞同
挑剔
在排演《思凡》的过程中,孟京辉总共来杭州4趟。第一次是来跟演员说戏;第二次是来看排练;第三次是来“挑刺”;第四次则是来拍板。
孟京辉的话剧,最大的特点是讲究创新与演员的即兴表演。以前和孟京辉合作的都是专业演员,第一次和“80后”的学生创作,孟京辉有点不习惯,但这些学生也带给他很多惊喜。
刚开始排练时,演员们都没有看过剧本,每一个片段,都是根据导演的一个即兴命题,然后分组编排创作,最后一个个拼凑起来。“看自己创作的那些点子被一个一个推翻,很崩溃,有时候一个片断要排10个版本。”杨书琦说,在没有剧本的情况,这种排练方式其实很有成就感。
当然,孟京辉的理念也有和学生的认识相冲突的时候。“有时候,学生很难理解孟京辉的先锋,也很难做到他要的那种感觉。”《思凡》的指导教师赵鑫然说,由于每一个版本的《思凡》,都不是重复程式化的拷贝,在编排的过程中自然会遭到孟京辉的“挑剔”,“比如这次,‘80后’对《思凡》主题的诠释,加入了很多时尚现代的元素,但有些被孟京辉认为‘庸俗’,四幕戏,有三幕被孟京辉修改过。”
不过,《思凡》的第二幕,孟京辉看后就立马拍板定下了这种“迈克·杰克逊”风格。“我们把男主角解构成了意大利的乡村男青年,在迈克·杰克逊的音乐中,他跳着舞,解构了他与一个女孩的感情进程。”赵鑫然说,这一幕,他们还排了倩女幽魂版,但是孟京辉选了前一个,“一点都没改动,他认为创作得很好,很时尚,让人看得很high。”
●相关
“星探”坐在台下
毕业演出成了招聘会
早报讯最近,省艺校一年一度强势推出的艺术盛事——“综合展演季”已拉开了帷幕。在接下来的10周时间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将推出30台“毕业大戏”,包含话剧、戏曲折子戏专场、各类音乐会、舞剧等。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用人单位瞄准演出季这一时机,派出大批“星探”坐在观众席中寻找自己的“意中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戏里戏外,台上台下,在互动中交流,以致每场演出都成了一个小型的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