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上午,由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嘉兴日报社主办的“2008党报经济新闻传播创新论坛”在嘉兴日报社举行。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和《解放日报》、《文汇报》、《东方早报》、《浙江日报》等20多家高校和媒体的40多名知名学者、记者会聚一堂,纵论经济新闻的创新之道。
嘉兴日报的品牌建设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据了解。2005年起,为应对新兴媒体的强势崛起,嘉兴日报开始打造党报视觉品牌、新闻评论品牌、经济新闻品牌和人才品牌等四大品牌。今年5月,嘉兴日报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合作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党报经济新闻传播创新基地,走出了一条有个性、有特色的品牌创新之路。在11月1日的第二届中国品牌媒体高峰论坛上,《嘉兴日报》名列中国品牌媒体100强最具品牌价值地市党报十强第一名,在激烈竞争的媒体市场中站稳了脚跟。
在论坛上,《东方早报》副总编辑吴晓波、《文汇报》经济新闻部主任强荧、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凯、上海财经大学财经新闻系主任林晖等先后发言,纵论经济新闻的传播创新。
著名财经记者吴晓波认为,当今激荡迷离的经济形势使财经报道面临着四大前所未见的景象:新闻可操作空间很大、禁区很小;议题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媒体间业态分化加剧;利益集团代言现象频现。为此,创新经济新闻传播,要求财经记者在报道中多写建设性言论,少做道德评判,并承认经济多元化背景下利益集团的存在。
有着丰富的体验式新闻报道经验的强荧,对近期《嘉兴日报》经济新闻报道的创新给予了肯定。《新民晚报》经济部副主任晏秋秋,则从新闻实务角度阐述了党报如何做好金融危机下的民生报道。《解放日报》著名财经记者丁波,切身体会到了全球化浪潮下新闻的瞬间性、地域界限的模糊性、价值判断的多元化和文化影响的深入性,并认为,党报的经济报道只有保持权威性和影响力,才能应对上述新挑战。
当一线名记们或宏观或微观地发表观点,学者们也敞开心扉畅谈经济新闻创新之道。长期关注《嘉兴日报》财经版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朱春阳副教授说,《嘉兴日报》已经在面向企业、薄报精编和本地化视角方面做出了经济新闻创新的大胆尝试,今后应继续努力将经济新闻办出特色。
针对经济新闻普遍存在的“看不懂”和“把不准”两大难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凯以多年的观点积累为从业者们指点迷津。他认为,当前动荡的经济形势是创新经济新闻的大好时机,要练好报道“内功”,每名财经记者都要道之有责、道之有方、道之有术。
在论坛上,名师名记们还就党报经济新闻的社会责任、发展趋势、舆论监督作用、提升党报品牌的动力等议题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