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午,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再次对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进行调研。他强调,要咬定新中山路明年“十一”开街目标不动摇,坚持原则,彰显特色,破解难题,把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王国平和市委常委、秘书长许勤华,副市长许迈永,市政协副主席董建平一起,实地踏看了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施工现场,随后前往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与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等一起观看了中山路公共艺术精品创作方案和模型,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市建委、上城区、下城区、市民宗局以及中国美院、市园林设计院有关工作情况的汇报。
王国平在充分肯定了前一段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所取得的成绩后指出,要咬定新中山路明年“十一”开街目标不动摇,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按照打造“专家叫好、百姓叫座”的“世纪精品、传世之作”的要求,牢固树立大局观和整体观,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单位利益服从全市利益,加强领导协调,抓好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充分展示“宜居、宜商、宜游、宜文”国际旅游综合体的风貌,展示“中国生活品质第一街”和南宋“御街”的风采。
王国平强调,加快推进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一要坚持原则。追求和而不同,坚持一体化设计,坚持整合资源、搞好结合,坚持以民主促民生,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理念,落实保质量、保进度、保稳定、保安全、保廉洁“五保”要求,努力把房屋拆迁量和树木迁移量降到最低限度,把给市民出行和沿线单位带来的不便降到最低限度,把综合整治成本降到最低限度的承诺,着力打造精品工程。二要彰显特色。打造“建筑历史博物馆”,彰显建筑特色;抓好有关街巷的保护与改善,彰显坊巷结构特色;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调整优化业态,彰显业态特色;坚持简洁、大气原则,彰显绿化特色;充分考虑尺度、空间、时间、地点、人气等因素,充分体现公共艺术精品的震撼力,彰显公共艺术精品长廊特色;在继续推进考古挖掘、搞好“御街”展示同时,充分展示宗教文化遗产,打造“宗教一条街”,彰显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搞好水面、水池绿化,做深做透水系文章,彰显水的特色。三要破解难题。加强领导协调,形成强大合力,努力破解工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新中山路明年“十一”开街。
许江指出,中山路是一条老街,是一条“御街”。在推进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中,要坚持“让历史告诉未来”,体现一种历史感;坚持“让百姓聚合街道”,体现一种生活感;坚持“让文化引领业态”,体现一种文化感和时尚感。中国美院作为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公共艺术精品长廊的设计单位,将积极引入杭州山水观,使公共艺术精品与中山路的历史更加贴切,与中山路的城市家具、建筑、绿化等更加融合,体现一种场所感,努力把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打造成能载入当代公共艺术史册的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