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这是发生在建设小学的一个“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的故事:小伟,一个皮肤微黑、圆头胖脸的小男孩。当他站在舞台中央用嘹亮的歌声震慑全场,一路过关斩将,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金奖收入囊中时,没有人知道他其实是一对聋人夫妇的孩子,小时候连说话都是阿姨教的。
郑雪微是小伟的音乐老师。在筹备校艺术节时,她注意到这个把自己藏在角落里不愿和别人说话的小男孩,外表不出众,却有着很好听的声音。老师特意为他在演出中打造了一个角色,把这个从未接受过任何声乐培训的小男孩,第一次拉上舞台。
推荐阅读
国内首个灯塔主题公园将现瓯江畔
网友遭遇网约陷阱 记者暗访
“暖冬计划”助推本地游
温大教师集体婚礼真特别
近期频发“欠费电话”骗局
温州民俗博物馆先睹记(图)
许多老师喜欢把目光聚焦在少数优等生身上。但在温州市建设小学,老师们就如采矿工一般,细心翻找身边容易被忽略的角落,发现和挖掘每个孩子身上金子般闪光的地方。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简单但始终坚守的信念——不让一个孩子坐在台下,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
“一棵树”触动校长
这是一个发生在建设小学的真实故事:2005年校艺术节就要开演了,一名在班级表演的课本剧中饰演一个角色的小男孩却发烧了。父母把小男孩带到医院打针,并打算向老师请假,但小男孩不肯。眼看演出就要开始了,小男孩硬是拔下打了一半的点滴,跑到学校。大家惊诧,小男孩到底要演什么重要角色?人们后来发现,他演的是背景幕前一棵不会动的小树。
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校长林培明,也被她在教师大会等各种会议上无数次提起,目的是想让所有教师明白:每个上台的机会,在孩子眼里都万分珍贵,作为老师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轻易剥夺孩子自我展示的机会。
每个老师都在为“不让一个孩子坐在台下”这个目标竭尽全力。
小伟声音洪亮,外形却不出众,鹿城区艺术节比赛时,有人因此不看好他。郑雪微没有放弃,根据小伟的形象量身定做了集体唱《土娃子》。小伟不像别的孩子那样有家长接来送往,郑雪微就自己开车接送。小伟最终走出温州,站在了全国比赛的舞台上,变成了一只“白天鹅”。
此次的校庆活动原本安排三(1)班14名学生表演情景剧,班主任吴大为思来想去觉得不妥,再三向“编剧”要求,让全班所有孩子都参演。尽管要花一个月时间重新改动剧本,尽管每次排练整合队伍要多花费一倍时间,班主任脸上却笑开了花。
为了给每个学生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学校设置了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体育节、读书节、科技节,内容涵盖声乐、书法、作文、演讲、课本剧等几十个项目。此外,每个班级还设有文明学生、优秀小干部等不同层次的奖项。学期结束时,班上几乎每个孩子都能拿奖。
给每个学生搭建舞台
每次活动都是一次爱的教育,慢慢地,孩子们的身上开始发生变化。
孩子更能吃苦了。学校首次排练少儿芭蕾《甜甜糖葫芦》,练习时脚尖要长时间立起来,孩子们脚上长了水泡,磨破了又长,看得家长都揪心不想让他们练了。老师不想勉强孩子,说:“想要参加比赛的留下来。”结果没有一个孩子愿意离开,他们坚持排练了整整3个月。
孩子更爱学习了。小陈天资聪明,却不肯把心思花在学习上,作业不做,考试常挂红灯。自从参加课本剧《丁丁奇遇记》后,就爱上了表演。老师摸准他的心思,和他约法三章,学习成绩上去了就让他多上台。小陈奋起直追,毕业时各门课程都很优秀。
每次活动都是爱的教育
为了让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建设小学把学生家长也邀请到舞台上来。去年校艺术节的集体表演节目是英语课本剧,全校所有学生人人上台,一个也没落下,另外400多位家长也参与了演出。一些孩子以前从来没有在舞台上表演过,当家长看到自己孩子也能站在舞台灯光下时,不禁红了眼眶。
还有一些家长发现了孩子被忽略的艺术特长。学生陆思见的母亲从未对孩子进行专门艺术培训,却发现孩子在主持、歌唱、舞蹈上都有不俗表现,惊讶之余连声说:“太感谢老师了。”
越来越多的孩子亮出漂亮成绩:前年,该校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节上获得一金一银,在省中小学生艺术节上获得两项金奖;去年,该校在全国科学大赛上获得3个最高奖——“国星奖”,在市艺术节上获得4个一等奖。
记者 孙丽进入论坛讨论(温州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