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从新近召开的临安市市域(2007-2020)总体规划方案评审会上了解到,未来十一年,临安将以杭徽高速公路为市域发展“面向脊梁”,做强以锦城、青山湖、锦南、玲珑四个街道为核心的临安中心城镇,以副中心城市为“培育节点”,形成以交通、信息和市政公用事业设施等为网络,以要素和功能各具特色、有机联系、优势互补为动力,以城乡融合发展、共兴多赢为目标,建立“城-镇-村”多主体互动、多层次和谐、多特色互补、多空间拓展的网络化空间体系。
临安市在1998年编制了第一轮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后,经历了撤乡并镇和村规模的调整,市域内行政区划有了很大的调整。同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临安的经济社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顺应新的发展要求,临安去年邀请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着手修编《临安市市域(2007-2020)总体规划》,近日邀请省建设厅、杭州市规划局相关领导及省市规划专家参加评审。
根据该《规划》,临安的空间战略定位为:“打造脊梁,做强中心,培育节点,形成网络”。打造“脊梁”就是强化以杭徽高速公路为轴线的城镇-产业发展轴。做强“中心”就是做强临安中心城镇,包括锦城、青山湖、锦南、玲珑四个街道地区,提升区域中心地位。“培育节点”主要表现为建设副中心城市,积极发展重点镇。“形成网络”就是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形成以交通、信息和市政公用事业设施等为网络,以要素和功能各具特色、有机联系、优势互补为动力,以城乡融合发展、共兴多赢为目标,建立“城—镇—村”多主体互动、多层次和谐、多特色互补、多空间拓展的网络化空间体系。
临安市域空间总体结构规划为:“一主二副、一轴三区”。 “一主”即以市区(包括锦城、青山湖、玲珑、锦南)为市级中心。“二副”是指於潜、昌化两个副中心,作为中、西部片区中心,以各重点发展镇带动周边均衡发展,既符合临安城镇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现状特点,也有利于带动西部山区的发展。“一轴”即杭徽高速公路是贯穿市域东西的主要通道,是临安对外联系的重要途径,以此作为城市发展主轴线。三区:三区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次区域片区,实现城乡空间全覆盖。
新规划使城市规划区面积由原来的183.1平方公里调整到276平方公里,四个街道绝大部分区域被纳入新城区版图。根据专家意见,新临安将进一步谋划与杭州等周边地区的关系,突出“森林城市”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吴越文化资源特色,完善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塑造山地特色城乡风貌和形态,加强对临杭的东部城镇群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