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南方石化与浙江物产化工合作签约仪式。
浙江在线12月16日讯
冬天的西湖边,空气清冷,深深吸口气,顿感全身都舒畅了许多。晚饭后在西湖边溜达一圈,回家睡个安稳觉——对于住在西湖边的浙江南方控股集团董事长徐顺兴来说,这样的日子似乎就在昨天,又仿佛已经相距甚远。
绍兴县,连续4年进入全国百强县十强,纺织化纤企业理所当然唱主角,互保模式是助推手。“绍兴企业之所以这几年能发展到这个规模,离不开互保模式。”一位银行业人士告诉记者。
在经济景气的时候,一荣俱荣的绍兴担保显示了集体的力量,资金迅速滚雪球般壮大。然而,金融危机让对外依存度极高的绍兴纺织业面临外患,而宏观调控让企业内忧不断。今年来绍兴耀龙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华联三鑫、江龙控股集团、浙江纵横集团等等绍兴当地有名的纺织企业纷纷告急。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日浙江南方控股集团旗下的浙江南方石化和物产集团旗下的物产化工牵手,给绍兴纺织业引进了一个新的合作模式,也为已经笼罩在阴霾中近一年的纺织产业照进了一缕温暖的阳光。
3个月前差点被“绊倒”
一副多米诺骨牌,当第一个牌开始摇晃的时候,后面的牌也会跟着颤抖。作为绍兴县排名前三的差别化聚酯纤维生产企业,南方集团也是绍兴第一梯队的企业。互相担保的企业都是当地巨头,同时还为第二梯队的企业做担保。
“华联三鑫当时和我们发生的互保金额有5亿元。”当徐顺兴3个月后说这话的时候,已经看不出脸上有任何情绪。政府及时扶住了即将垮下的华联三鑫,并迅速完成重组,所有为其担保的企业均获免责。“如果华联三鑫倒下,绍兴好几家大公司也很难支撑。”绍兴县滨海区管委会一负责人说。
跟绍兴大部分上规模的化纤纺织企业多头并进不同,20多年来,徐顺兴一直稳健前进着。原来做布做印染,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他开始转型,最后选择了生产涤纶等布料的上游产品超细旦纤维。
总投资15亿元的超细旦纤维项目在2006年正式投产时,徐顺兴就毅然把原来的纺织印染厂整体转手给江龙集团。“现在集团就两个工厂,一个以超细旦纤维为主,一年销售40亿~50亿元;另一块是棉纺,基本出口,年销售3亿元左右。”徐顺兴说,其实身边很多企业都有短贷长投现象。 “一直求稳发展,却没料到连华联三鑫都会出现危机而拖累我们。”
身家“简单”被物产集团相中
尽管只是虚惊一场,没有被华联三鑫“拖下水”,但绍兴接二连三的纺织企业出现问题,让几大国有银行缩手缩脚,就连一直很喜欢放贷给绍兴企业的商业银行,也开始纷纷躲避。
今年年末,徐顺兴眼看着投资5.5亿元的第二条20万吨超细旦纤维生产线即将竣工,而流动资金却紧张起来。“我们的原料是PTA,就是华联三鑫生产的产品,但基本都是进口,从生产到销售,这个周期至少20多天,而整条生产线一旦开启是不能停下来的,否则一天就会损失上千万元,因此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这条线是不敢开的。”
资金全部投到了设备上,流动资金哪里来?往年很简单,有兄弟企业担保,向银行贷款。今年却不一样了,华联三鑫刚出事那会,为其担保的企业均受到银行考察调研,有的还遭遇暂停贷款,这对于快速运行状态下的企业是致命的威胁。“我们企业的负债率不到60%,而且还有好几处优质房产,向银行贷款还是有希望的。但如今银行不放心企业,企业对银行也是又爱又恨:万一到时候银行不放贷,怎么办?”
浙江物产系全国20家重点培育大型流通企业,具备强大的供应链服务、产品销售、产业链培育能力。由于没有生产企业根基,近几年来一直在寻找工贸合作。物产化工和徐顺兴的南方石化都是省工商银行的客户,经银行一牵线,两家就对上了眼。物产化工具有原料组织、物流服务、资金实力雄厚等方面的优势,南方石化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条超细涤纶纤维生产线,而且投资专一,身家“清白”——于是水到渠成,物产化工集团投资2亿作为流动资金,同南方石化共同组织原料、生产、销售,并按照比例利润分成。
“我们一直在探索工贸合作的模式,石油价格一直在跌,目前已经相对稳定,我们觉得此时进入风险也会比较小。”物产化工集团董事长周冠女说。
纺织行业,今年减产缩小规模的有,投资的却少见。徐顺兴却笑笑,“市场我不担心。”由于同行企业受困,让出来的市场就够消化产能。
危机并没有完全解除
尽管合作签定,马上就能开工,但徐顺兴心里仍不踏实。
近日,重组后的“华联三鑫”第二条生产线恢复正常生产,据了解,到春节前第三条生产线也将投产。但危机并没有因此完全解除,绍兴不断传出企业停产倒闭的声音,而不管哪家企业倒下,都会牵涉到一大批相关担保的企业。
“银行虽然向企业恢复了贷款,但今年的纺织行业危机对银行带来的影响确实也很大。”管委会一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来,绍兴县上上下下政府人员都神经紧绷,纺织是绍兴的支柱产业,必须扶持。他们正在筹划由政府牵头成立一家担保公司,为入股的企业做担保。“其实像南方石化和物产化工的强强联合是目前最好的方式,是优化企业管理及营销模式的一个创新,是在严峻宏观经济形势下实现‘保稳促调’,也是拓展招商引资途径、实现国资民资合作、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