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菊的宝宝。 屠春 摄
19日下午3点,省立同德医院产科。一间朝南的双人病房里,大片阳光透进来。窗边的婴儿床上,3公斤重的小女娃正咿咿呀呀地叫。她才出生5个小时,弱得不能睁开眼睛,却已经懂得用尽她所有的力气引起周遭的注意。
果然,病床上,刚手术不久的妈妈躺不住了,鼻子里还插着氧气管的她轻轻地伸了伸手,示意阿姨把宝宝抱到身边。
才一口乳汁,宝宝就立刻没了脾气,倒是妈妈“哎哟!”了一下,“呵呵,宝宝的劲儿还真不小呢。”
半年产检发现胆汁淤积
幸福的新妈妈叫小菊(化名),今年30出头。她这幸福,来得并不那么容易。
她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过多方治疗,今年年初才怀上宝宝。两夫妻乐坏了,产检、保护、调养,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小心。“一定要让孩子顺顺利利地生下来。”小菊的最初想法就是这样。
怀孕25周时,家住余杭的小菊夫妇来到准备分娩的同德医院进行产检。
在常规产检指标都正常的情况下,小菊的主管医生漆医师问了句:“有没有皮肤瘙痒啊?有没有……”小菊马上想起来之前身上确实感觉有点痒,“是秋天干燥的缘故吗?”
漆医师马上引起了注意:“小菊很有可能得了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这种病症的表现就是皮肤瘙痒,对孕妇本身的损害不大,但由于胆汁淤积,胎盘内血管循环障碍,胎儿很容易缺氧。
“由于对胆汁淤积症的认识不足,出现皮肤瘙痒没有及时检查或者查出后没有及时用药或者没有规律用药造成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胎和死产等严重胎儿问题的事例不少,所以一有疑似症状,我们一定要求产妇重视。”漆医师解释道。
验血的结果表明,小菊的肝胆酸指标的确超标了。
两次入院,坚持足月生产
不久后,小菊就因为胆酸指标的问题入院保胎。虽然在中西药结合控制下,小菊肝胆酸降下来了,皮肤不痒了,可这个时候小菊还是隐隐不安:“每天要吃很多药,多少对宝宝会有影响。”想想身体也没有不适反应,就把药停了。
可是一个月后,也就是小菊怀孕32周的时候,问题来了:在没有药物控制的情况下,她的胆酸指标飚升到了正常人的13倍,胎儿缺氧情况也再次出现。医生告诉他们如果缺氧状况不能缓解,必须马上剖腹取出胎儿。
面对这种情况,小菊非常痛苦:“8个月,孩子的胎盘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这样就出来孩子先天不足,是一辈子的事。”
“我跟肚子里的宝宝说‘孩子,原谅我,妈妈知道你很危险,宝宝,请和妈妈一起坚持!’”小菊再次入院接受药物治疗。半个多月后,她的肝胆酸指数奇迹般地回落。
怀孕后期,每天体检
怀孕34周后,小菊把普通孕妇一周一次的例行产检改成了一天一次。每天一早头件事,就是由丈夫陪着去检查,证实胎儿的胎动、胎心音、生长进度、位置都正常后才安心回家。
“整个保胎的过程是战战兢兢。”小菊这一挺挺到了38周。
这时候,小菊身体的各项检查结果都显示正常,胎儿也已经足月,小菊可以分娩了。漆医师建议小菊采用剖腹产的方式生产。“胆汁淤积症的孕妇肚中的胎儿容易缺氧,自然分娩由于胎儿在阴道内挤压时间比较长,胎儿可能有危险。”为了孩子,小菊决定挨上这刀。
19日10点22分,女儿呱呱坠地,“母女平安!”当护士长第一时间向小菊的丈夫报喜之后,这个个子高大的男人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终于一桩心事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