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12月22日讯 一群人在等电梯,电梯来了后,大家争先恐后、蜂拥而上,小小的空间很快就被挤满了。最后两个人挤进去时,超载的警铃声响起。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愿意出去,于是最后挤进去的两个人成为大家埋怨的“焦点”。可是两人谁也不让:“我比你先进来,你应该出去。”“你搞搞清楚哦,我进来的时候,你一只脚还在外面呢。”最后,管理电梯的工作人员不得不把两个人都拉出来。
这不是在演小品,而是目前我省在上海举行的一次人才招聘会上的真实场景。由于招聘会属于“半封闭式”,招聘单位分布在某宾馆的10多个楼层,不愿意走楼梯的应聘者就守在电梯口。等的人多了,电梯超载也多,这种“谁也不愿意让”的事情屡屡发生。
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日前,在省人才市场举行的一次招聘会上,记者又目睹了这一幕——
“哎!我想问一下,你们要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吗?”一家招聘单位正在面试一名应聘者,一名大学生挤进来问道。招聘单位负责人看了他一眼,笑着说:“计算机专业的我们要很多,可是不敢要你,对不起。”
各方面素质都很好,可是礼仪上的失分导致失去工作机会。如今,这样的遗憾经常在招聘会上发生。
“不懂礼仪的学生,条件再好我们也不会要。”参加这次招聘会的杭州某高校人事处负责人直摇头。他说,尤其是高校,招聘时更会注重礼仪方面的“细节”。
绍兴市一家上市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告诉记者,每次招聘会他们都会去两个人,一人负责接待应聘者,另一人在场地里“转悠”,主要是在自己公司的招聘广告前听听应聘者在说什么,有时候还有意无意上去跟他们聊聊天,通过这种“暗访”的形式侧面了解应聘者的素质和真实想法。“有的学生在坐下来应聘时显得很有礼貌,可是一走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的甚至满口脏话。好几次我们都挑中了看上去很优秀的人,可是一‘聊天’,马上就改变主意了。”
省人才交流中心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应聘的毕业生越来越多,招聘单位挑选的余地大了,“讲究”的地方也更多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员工的礼仪对企业文化的影响很直接,还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公司业务的拓展。因此,像可口可乐、IBM等一些大公司,都会聘请形象顾问对员工礼仪进行专门的辅导。
从这几年招聘会的情况来看,现在大学生成绩都不会相差太大,用人单位很难直接做一个比较决定取舍。既然很难从简历或者成绩单上判断一个人是否优秀,所以很多单位就从面对面的交流中给对方直接“打分”,这个时候,礼仪就显得很重要了,尤其是一些外企和主要与人打交道的岗位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