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3日讯
上个世纪,知名经济学家基辛格博士曾预言:“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所有的人;谁控制了货币,谁就控制了整个世界!”
金融危机下,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金融风险,掌握自己的主动权?日前,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MBA高级研修班上,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副教授何嗣江告诉在场的学员们,本轮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短期内难以结束,企业的管理者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小心“稳赚不赔”的金融产品
“企业家要赚金融市场的钱,一定要慎重。也许你做实业很能干,但是做资本不一定行。”何嗣江说,前几年,中航油在新加坡资本市场折戟而归,亏损了很多。他估计国航的燃油要用到2011年,因为它在今年6月份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时出于套期保值的目的囤积了过多的燃油。
何嗣江认为,实业企业进行资本运作一定要设好门槛。“我的看法是,做企业相当的年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且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考虑资本运作。”他十分惋惜地说,去年华联三鑫和几家萧山民企联手逼空某期货,结果“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改革前”。
在何嗣江看来,华尔街的理财产品有些“看起来很美”。他举了个例子,有一个跟股票市场挂钩的企业债券,对方承诺,如果股市今天是1万点,明天涨到1.5万点,就给你50%的回报;如果跌了你不损失,付给你债券的利息。看到这样几乎“稳赚不赔”的表面承诺,很容易让人忽视了债券本身隐含的风险:债券本身也有利率风险、违约风险、通货膨胀风险、流动性风险,还有回购风险——比如,本来十年才到期的收益率4%的债券,2年后因为利率下降到2%,发行者将债券回购,此时,拿到现金的投资者面临的市场利率比购买时的市场低,投资者很难找到高于2%的投资机会。更何况,万一企业倒闭了、亏损了,你怎么办?“企业家看见这样的金融产品,一定要睁大眼睛看清风险。”
别老想着钻政策空子
何嗣江说,一位浙江的企业家朋友因为环保限制,想把自己的造纸厂搬到环保政策相对宽松的安徽继续经营。
“在浙江做不下去的企业在安徽一定能做下去吗?”何嗣江劝这位老总,在中国,靠政策空间来逃避社会责任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何嗣江认为,现在是原材料等各种成本很低的时候,有实力有想法的企业不妨尝试扩张或者转型,不要老想着走歪门斜道。
学会“看电脑种庄稼”
种地应该看什么?
何嗣江说,美国农民“看电脑种庄稼”,很多中国农民“供财神爷种庄稼”。他解释说,当美国农民想种植农作物时,就会打开电脑搜索墨西哥期货市场的交易信息,看秋收时哪种农产品价格高、市场需求大,就种哪些农产品,这叫做“期货订单”。而很多中国农民则只会祈祷老天“风调雨顺”。
种庄稼都应该看电脑了解信息,做企业更应该如此。不过,做企业关注的不是农产品市场,而是金融市场:“金融的目的在于货币流通和规避风险,而不是投机。”何嗣江告诫企业家们,要回到金融的原始目的,让金融市场成为自己长远规划的参考依据,而不是想着“一夜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