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2月24日讯
不少已经装修或者正在装修的市民,对家居建材团购,一定不会陌生。因家装业的信息不对称、利润空间大,近年来,团购已成为不少网友进行家装采购的主要方式。团购消费者以“集体砍价”的模式,在商家那里争取到一般商场里无法拿下的折扣;而商家也由此聚集大量人气,薄利多销,又换来无形的广告效应,可谓“双赢”。
“团结就是力量”,这无疑是团购最能扣动人心的口号。不过,记者调查发现,时至今日,团购的草根本色正在慢慢消退,逐渐沦为商家的促销口号,一些团购组织者的身份也开始“变味”,甚至充当起了厂家批发商的角色。
样本
团购6.5折
自己侃价则为6折
家装团购
慢慢褪下“华美外衣”
今年8月,杭州女孩罗蓉开始和男友一起装修新房。在朋友的推荐下,她参加了一次某网站组织的建材团购会。在秋涛路的一家宾馆的大型会议厅里,现场上百名消费者组成了一支强大的杀价队伍,会议厅的墙上贴着“团购杭城最低价”的标语。
“在主持人的凌厉攻势下,商家频频下调打折幅度,我中意的一个卫浴品牌,最后旗下所有产品均可拿到4.9折,太令人兴奋了!”罗蓉说。
一场团购会下来,罗蓉总共下了13张订单,瓷砖、地板、隐性纱窗……用得上的家装材料,一次性都搞定了。“我最烦讨价还价,也搞不清楚有什么品牌建材,没想到团购全都解决了。”罗蓉说,当时感觉团购真是自己的“救星”,让她省去了四处奔波的麻烦。
但不久后的一天,罗蓉到城北一家团购定点吊顶专卖店,却无意中撞到,一个顾客通过砍价,从老板娘那拿到了8折,而她从团购会上拿到的是8.3折。面对罗蓉的质疑,一脸尴尬的老板娘后来允诺,也给罗蓉8折的价格,但再三叮嘱她要保密。
开始,罗蓉以为这可能是偶然事件。但后来跟同事交流装修心得时,她忽然有了遭人暗算的感觉。“我买了1500元钱的开关面板,团购给的折扣是6.5折,我同事自己跑到建材市场,竟拿到6折折扣。”罗蓉对团购网站的信任度再次受到打击。她发现,所谓“团购价”,仅仅是一个市面上普遍给出的价格,绝非“最低价”。
与罗蓉的遭遇不尽相同,胡先生通过论坛里网友自发组织的团购,以8折买下了一套名牌燃具,比在普通商场里购买便宜了200元。等他去提货时,售货员告诉她,团购客户拿到的价格已经非常优惠了,所以搬运费和安装费必须由客户自理。最后胡先生被迫忍痛出了100元的费用。胡先生直后悔,当时一味追求低价,却没有让商家对售后作出承诺。
调查: 民间组织者到职业“中介人”有些人为赚钱不惜忽悠网友
王琳(化名)31岁,在一家企业做人事工作。最初,他仅仅是一个热心的团购召集人。为了跟大家合伙买建材便宜,他组织了几次团购,久而久之,他跟一些供货商也混熟了,慢慢成了职业的团购组织者。
“我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无非就是一个中介人,而且必须权衡好双方的利益。”王琳说,一方面他要给消费者争取最大程度的利益,充当与供货商谈判的代表;而另一方面,他又要保证商家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毕竟谁也不愿做亏本买卖。
“团购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作为组织者必须付出大量精力和时间。尤其是家装团购,很多建材品牌消费者都不是很了解,组织者就要为此付出更多精力去了解情况。”王琳认为,由消费者缴纳小额的组织费,或者从供货商一方收取相应的返点当作辛苦费,是合情合理的。
他自认为是一个称职的中介人,“每次团购,我肯定事先做好市场调查,保证团购的东西值这个价钱。”不过,王琳也坦言,在这样一个新行业中,也有一些人为了赚钱,不惜忽悠其他网友,“最糟糕的,就是品牌的误导,大家花了钱却没能买到好东西。”
据了解,目前网络团购形式大致有几种:一种是消费者为自己省钱,通过论坛、QQ群自发组织的;一种是职业团购行为,杭州已经出现了不少这种性质的公司和个人;还有一种销售商为了打开市场,自己组织的团购。而杭州的一些团购公司和网站,主要利润来源是返点;而大的综合性网站的免费团购则更多依靠赚取团购商的广告费用。
提醒: 如何避开团购中的陷阱及时反映问题并在网上发帖
针对团购中出现的问题,一位法律界人士提醒,在团购现场要切记头脑镇定、冷静。团购现场本身仅是一个交流展示的平台,只是家装材料购买的辅助手段。消费者参加团购前,必须对商品有一定的了解,对商品品牌和价格做到心中有数。下单前,一定要了解清楚有关订金退还的条件、程序,尽量为以后退订减少麻烦。
在参加团购过程中应尽量直接与商家签订买卖合同;如果与团购组织者而不是与商家直接订立合同的,应关注团购组织者的主体资格、责任承担能力,并重点关注商品的质量保证和保修等售后服务条款。
遇到“陷阱”及时向团购组织方反映、投诉,其中,网上发帖是“有力武器”。团购网站和商家只有在网友中有了口碑,才能成功开展团购。因此,为了留住网友,网站和商家通常都会对这些投诉积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