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宝春:做好事要长期坚持,不是一次两次。
朱永麟:温州话把这叫做德,对别人好,自己心里也特别舒服。
朱碎娇:心里舒畅让大家坚持下来。
陈松垚:会来做这些事的人都是有爱心的,爱心会持续下去,也会有新的人接手。
23个人,基本是退休工人,他们一起在温州华盖山脚摆“红日亭施粥摊”。每天都有两百来号人排队领粥,他们多是外来务工者和一些正需帮助的人。日前,一张帖子图文并茂地讲述了施粥摊的事,施粥摊在网络上“一炮走红”。
这个免费施粥摊已经办了将近三年,此前它作为伏茶供应点更是有四十余年的历史。一时热肠很多人都有,持之以恒做好事却很难,是什么让红日亭的善举几十年如一日地延续?
“夏天供伏茶有四十来年了,三年前拍板摆粥摊”
早上6时许,九州大厦4幢B楼一层的一间屋子大门已开,门口的三个金字和一锅热菜表明它就是“红日亭”的“根据地”了。朱碎娇穿着白褂子正在炒咸菜豆干。陈松垚在一旁帮忙。
不一会儿,几个老人陆陆续续来了,端出昨晚准备好的满满5桶粥,准备和一盆盆小菜一起装车。这些老人就是红日亭摆摊施粥团队的成员。
红日亭的成员走了一茬又来一茬,现在这批共有23人。他们在红日亭老房子拆迁前曾是邻里。如今红日亭搬了,他们仍从各处过来一起做事。分班轮岗、各司其职又互相帮助,一个民间自发的团队有条不紊地持续做着“夏供伏茶冬施粥”的事。
80岁的叶宝春和82岁的朱永麟是这个团队的老大哥,也是施粥之举的发起人。叶宝春介绍起红日亭很有感情:红日亭原来在华盖山脚的大榕树下,建于解放初期。每到夏天,一些老人就搬出大茶缸免费供应伏茶,这事一做就是四十来年。
3年前,朱永麟加入团队。一日,他和几个老人聊天,谈到听说来的“施粥义举”,都觉得很好。“天底下总有人需要帮助,一碗热粥可能就是他人踏踏实实的需要。”不过,办施粥摊比供应伏茶要繁杂很多,所需要的资金也多得多。朱永麟首先自己掏了1000元,和叶宝春等人拍板决定把施粥摊办起来。
从最初用老人们自筹的3800元买锅买炉,到后来陆续有好心人捐款捐物,红日亭渐渐办大起来。一位红日亭成员说,现在光是米和小菜的花费,一天差不多就要600元。
朱永麟是这个团队的财务,他说:“给我们捐款的人很多,几年下来基本没在钱上遇到困难。”“我们在银行开了户,把筹集来的钱都存进去,这样收多少、花多少帐目很清晰。”不入私囊、有时还自掏腰包,红日亭的人们把施粥活动进行了将近三年。
“公益性质让摊子坚持下来”、“心里舒畅让大家坚持下来”
一开始,红日亭摆摊施粥曾被质疑“影响市容”,并受到一些阻碍,摊子上的雨棚也面临被拆。叶宝春老人坚持认为免费给人施粥、帮助有需要的人是义举,无论如何要办下去。
渐渐地,施粥摊的事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些媒体对其进行报道。摆摊施粥似乎“名正言顺”起来。叶宝春说:“是公益性质让摊子坚持下来”。
为红日亭工作的人都没有工资,他们笑称自己“白忙干”,比“百忙官”还少了个“官”。陈松垚说:“来这里是做好事,所以白白干我也愿意。”朱永麟说:“温州话把这叫做德,对别人好,自己心里也特别舒服。”这些事一做就是几年,叶碎娇觉得是“心里舒畅让大家坚持下来”。
其实红日亭不光是夏供伏茶,冬施粥。说起红日亭做了哪些事,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笑着讲开了……
每逢四季八节,红日亭给行人分发粽子、月饼等民俗物品。朱碎娇说:“马上就要到冬至了,我们正准备汤圆呢。现在年轻人知道节气的少了,我们想通过这些活动让传统延续下去。”
去年春运遇雪封道,很多外来人员无法坐车回家。红日亭的人就买来砂糖和姜,煮成一锅锅热汤,装车运送到火车站,给一时回不了家的人送去温暖。
红日亭团队里有个叫陈建光的人,是这里年龄最小的。四年前,他一直在华盖山附近流浪,也曾是红日亭的“常客”。喝完茶、吃完粥,陈建光经常帮老人们整理、搬桌椅。老人们同情他,就将其收留下来,平日里一起帮忙施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