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的企业家来说,这种事真郁闷——
明明知道这个设备成本很低,明明知道对方是摆明了要大赚一笔,可还是不得不掏出真金白银从国外购买。没办法,企业需要,而国内又没有能力研发。
现在,郁闷的是有的外国公司了。最近,有家牛皮哄哄的外国公司,把原先卖到中国要700万元的机器,无奈以200万贱卖。不是公司好心,而是没办法。
这个“价格杀手”,隐藏在杭州。
“杀手”之市井
有个笑话:
新兵连迎接首长视察,有名矮个的新兵很不服气,因为连长让他排在那些高大威猛的新兵后面。矮个新兵抱怨连长偏心眼,连长一句话就把他顶回去:你见过卖水果的,把个小的水果放在个大的水果上面的吗?
中国的本土水果,就长期面临着这位矮个新兵一样的窘境。
1993年,中国的水果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但出口的水果只占1.29%,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与此同时,进口水果却在长驱直入,有的进口水果口感还不如本土水果,价格却要高一倍甚至更多。
原来,发达国家的水果商品化处理率超过90%,水果个码均匀,品质恒定。而中国本土水果商品化处理率却不到10%,大的大,小的小,和进口水果比起来,就像“灰姑娘”,价格自然也上不去。
要实现商品化处理,需要水果检测和分级技术。之前,这项技术只被个别发达国家公司所掌握,由于技术垄断,价格高昂,很多有心和进口水果一较高下的中国公司,只能望而心叹。
这,就是“价格杀手”说诞生前的市井。
“杀手”之绝招
在上周五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200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有个叫“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水果品质智能化实时检测分级技术与装备”的发明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这个名字很酷却让普通人看不懂的发明,就是让法国、新西兰、荷兰的公司含泪甩卖机器的“价格杀手”,将最高卖到700—1100万元的机器设备,降至200万元。
在“杀手”用高速摄像头组成的眼里,每个水果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标签,这些标签由水果表面的不同反光组成。没有两个橘子的表面是完全一样的,它们的反光也各不相同。但水果一列列送到“杀手”眼前时,它会识别水果的尺寸、形状,然后利用后台的计算机系统,对水果按照不同品质进行分类。
利用这套系统,高矮胖瘦各不同的水果们,混在一起涌上生产线,又整整齐齐地按照不同身材走出生产线。
“杀手”之修炼
由于中国有很多特产的水果,而且水果生产方式分散,品质差异大,不少外国机器到了中国难免水土不服,而土生土长的“杀手”则没有这个问题,而且价格低廉,检测精度和速度更高,维护成本很低。现在,外国机器的垄断已经被打破,价格直线下滑,中国的水果企业得到了大大的实惠。
不过,“杀手”还在不断修炼,有更多的绝招即将练成。
西瓜甜不甜,“杀手”看一眼就知道了,还能测出里面的含糖量。别小看这一手,在市场上,一枚贴有糖度标签的水蜜桃最高可以卖到99元/枚。而没有检测的水蜜桃只能卖不到10元/500克。
“杀手”之身世
别看“杀手”面对水果,潇洒自如,很轻松的样子。其实,要研制这个设备,需要多学科的交叉,难度非常大。
作为我国第一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果品质智能化实时检测分级装备,主持开发的浙江大学应义斌教授可以说是“杀手”的父亲。为了生这个“孩子”,科研团队奋斗了整整14年。
如今,这个“孩子”终于从实验室走出去,造福了果农。
“杀手”之业绩
原先,是进口水果冲击国内水果,现在,有了浙大研制的新式武器,国内水果生产企业也信心满满,准备反击。
现在,这项技术已经在浙江、广东、江西等水果主产区推广应用。据测算,用国产设备,每500克水果的检测分级成本仅为0.43元-1.68元,但价格却可因此向上翻跟斗,果农们的汗水,将得到最大的回报。
专家说,在国产装备的“撑腰”下,江西瑞丰果业有限公司去年一个月就出口赣南脐橙7000多吨,价值250多万欧元,打破了江西省脐橙零出口的多年尴尬。江西果农,乐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