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 抵御严寒 科学转型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省人大代表、万事利集团董事局主席 沈爱琴
省人大代表、杭州华东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李邦良
省政协副主席、传化集团董事长 徐冠巨
省政协委员、浙江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吴建荣
浙江在线01月16日讯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遭遇“滑铁卢”。资金链断裂,订单萎缩,产品大量积压……
如何让这些企业度过这个前所未有的寒冬,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就浙江来说,多年经济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一些矛盾和隐患也逐渐暴露出来。各级政府和有关方面对此也是高度重视,频频出台有关扶持政策,为中小企业发展助力。
困境中的企业如何走出这个寒冷的冬天,去迎接春天?昨天,本报特地邀请了省“两会”的代表委员们进行了交流。
关键词>>>
寒冬
冬天到了,
春天还会远吗
记者: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呼啸而来。我省的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一个企业家,在这个寒冬中你们有何切身感受?这个冬天又会持续多久?
沈爱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是大气候,企业个体营造的小环境不可能是世外桃源,我们也无法回避大气候。
当前经济形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复杂。我个人认为,预测未来两年的经济前景也将比较困难,2009年估计是中国经济比较艰难的一年,2010年有望开始复苏。
李邦良:目前,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逐步显现并加剧,感觉整个地球都因此震动了。我国部分地区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因为承受不住冲击纷纷倒闭,大量农民工返乡。另外,国外经济也很萧条,很多银行也倒闭了。
估计在未来的一年内,这场危机可能还将持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各方面的工作都要依据形势的变化,做好提前的防范。
徐冠巨:2008年,是“传化”22年来接受挑战最大的一年,也是接受经验教训最多的一年。诚然,2009年是国际国内形势空前严峻的一年,但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趋势没有改变。
作为企业家,要努力发挥“开拓、创新、坚韧、吃苦、灵活”的综合优势,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推动我省民营经济新发展。
关键词>>>信心
坚定信心
又要增强忧患意识
记者:刚才你们提到了“提前防范”这几个字。而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忧患意识可能不够强。在这场金融风暴前可能变得手足无措。在寒冷的天气面前,该添什么衣,怎么穿好衣,既保暖又不失活力?
李邦良:要度过严冬,首先应该坚定信心,中国经济整体形势是好的,是向前发展的。我觉得,应该保持这样的态度:保持冷静,切勿慌乱,相信严冬冻不死我们;保持平静,不要急于投资和上新的项目,保存实力;立足当前,把现有的事情做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企业发展;节约成本,杜绝浪费,加强管理,勤俭持厂;学习一点冬眠疗法。
其实说白了,危机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要做到未雨绸缪,要有忧患意识。要从危机中吸取教训,从教训中引伸出新的思路、新的想法,并采取新措施。
沈爱琴:我曾经说过,“冬天买棉袄肯定是最贵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等危机真正爆发,已经开始影响企业正常运作之后,我们再去思考危机,仓促应对,那么我们付出的代价一定是最高的,说不定“棉袄”买了还没来得及穿,企业就已经冻死或者冻僵了。
“万事利”已风风雨雨走过了34年,前后经历过7次危机。每一次我们都挺过来了,而且挺过来后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原因:没有危机意识,不居安思危,危机就会永远围绕着你。面对困难下的经济形势,一是要重新审视经营战略,做好结构调整;二是积极依靠科技创新来提高产品附加值。
徐冠巨:不管当前形势如何复杂,我们都要坚定发展信心,信心来自于党中央、国务院,信心来自于各级党委、政府,信心来自于我省民营经济30年发展的基础。
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增强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转型发展的紧迫感。我们要练好内功促发展。“冬天”虽然严寒,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对“冬天”有足够的认识,并加强过冬的免疫力,我们就一定能抵御严寒。
吴建荣:从2007年开始,我们公司就开始酝酿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力求一个“稳”字。主要做了四方面的工作:一、把正在投放的工程项目做好,还未投放的工程可以先缓一缓;二、投放工程前,先要考虑开发商的实力,如果项目资金得不到保证,宁可不做这项工程;三、加大收回外部欠款的力度;四、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把钱花在“刀刃”上。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轮金融危机,应该让更多人反思,我们的优势在哪里?在国际分工中,我们完全有能力建设一批依托智力而不依托资源、高回报的产业。这样,不仅能在金融危机中活下去,还能做好、做强。
关键词>>>机遇
寒冬中的机遇看你如何把握
记者:很多人说,危机中又孕育着新的机遇。如何把握危机中的机遇,又该如何为春天来临时的新一轮发展做准备?
李邦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这两点永远都不会错。不管外部经济形势如何变化,扎实的内部基础管理,永远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基。挺过这场危机,就是胜利。
我们要有大智大勇的精神,克服危机,抓好机遇;征服困难,创造希望;眼睛向内,练好内功;运用政策,促进发展。在全国及至全球挺过金融危机后,我们就能够为更快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沈爱琴:自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10年的腾飞。但是,也应该预见到:10年来积累的矛盾和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深层次的调整必然会到来。
经验告诉我们,大气候虽然有“大危险”,但也蕴涵了“大机遇”。以我们企业为例,危机来临时,我们对一些资金占用量大的非主营资产进行了收缩,但对主营的丝绸纺织外贸业务却仍然采取了扩张战略,使外贸出口不仅没有萎缩,反而取得了销售额和利润与去年同比增长40%以上的好成绩。
徐冠巨:刚才说了,2008年是“传化”22年来接受挑战最大的一年。但换个角度说,也是我们组织和队伍得到锻炼、最有收获的一年。
2008年,传化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41.64亿元,同比增长36.58%。在关键时期,“传化”抓住了有利的战略机遇期。2008年是原材料价格巨幅震荡的一年,由于“传化”拥有技术、品牌等方面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话语权和定价权,不仅能消化原材料价格巨幅震荡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能够抓住有利时机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盈利水平。
所以说,危机也是推动企业变革的最佳时机。练好内功促发展。
吴建荣:有关部门要求,面对金融危机,企业尽量做到“不裁员”。其实企业金融危机,也是商机,做精、做强“绿色”文化产业正当时。
6年前,中南建设集团毅然从“熟门熟路”的建筑业,投身到当时国内还属空白的动漫产业。今年我精心准备了多份提案,其中就包括了“进一步鼓励发展文化创业产业”的建议,不少点子或源于实践,或深思熟虑,改了又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如今到处都在讲金融危机,我们公司不但“不裁员”,还因为动漫产业,创造出了更多就业岗位。
关键词>>>扶持
政府出招
为企业“脱困”助力
记者:众志成城应对金融风暴。从党中央、国务院到相关部委,从各级地方政府到相关金融机构,都频频出招,为困境中的企业发展助力。作为企业,“脱困”需要怎样一个环境?
沈爱琴:目前政府出台了许多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这很好,希望政府对企业的支持能一直像现在这样,并且逐步扩大覆盖面,使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企业都能受益。因为只有企业发展快了,国家才能富裕,中国才能真正的强大。
李邦良:就我们医药行业来说,虽然作为一个朝阳行业,但在世界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也多少受到冲击。国外一些制药大公司已经出现裁员与关闭现象。
在中国,政府正在全力推行全民医保制度。这对医药企业来说是个利好。2009年,希望国家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基本药物目录制度等政策面的规定能够尽快出台。这对我们药企来说,可以根据政策面的东西,制定相应的措施促进企业的发展。
吴建荣:做生意有风险。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我认为这个风险,应该由银行和企业共同来承担。因为金融危机,很多企业现在比较困难,银行应该对这些贷款的困难企业宽容一些,不要一还不上钱,就找担保单位。目前的形式是“一家企业感冒,几十家企业头痛”,希望银行可以多给困难企业一些时间,也可以对未及时还上贷款的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大家共同渡过金融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