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川干部们全部住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目前办公、生活都还是两人一间。
援川干部正在农居重建点现场督查、指挥。
一名援建干部正在一座新建的砖窑里查看。这座由北京客商投资兴建的制砖厂正是经过杭州援建指挥部的多方协调后,才得以在当地落户的第一家大型建材企业。
杭州市支援青川县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的全体援川干部在板房搭建的营区里向全市人民拜年。
如果说,在暑气未散的日子里说起冬天,那是一种冰凉的欣喜;在暖气充足的房间里守望冬天,那是一片温暖的记忆。那么,在寒风凛冽的四川地震灾区说起冬天呢?
一个孩子的话,可能是最好的回答。前不久,青川县金子山乡小学六年级学生张添齐受邀赴杭,参加“2008我心目的中杭州品牌”颁奖典礼。在接受一笔为学校盖教学楼的捐款时,面对杭州电视观众,他手举着自己描绘的一幅画开心地说:“我们现在还在简易的教室里上课,很多人都生冻疮了。但我这幅画上的教室里,却是阳光灿烂,因为有杭州人的爱。”
不懈怠千里飞奔送棉衣
“马鹿的葱,白家的风”,青川当地这句俗语,说出了我市余杭区对口援建乡镇——白家乡的冬天是出了名的冷。
2008年的12月初,余杭分指挥部在协助当地政府向困难群众发放过冬物资时,发现全乡组织到的过冬棉衣缺口达6000件。
12月5日,从青川专程返杭的援建干部向区里汇报。6日、7日,余杭区上下协调组织货源,组织采购了6000件羽绒衣。8日一早,5辆大卡车满载青川所需的这批冬衣从杭州出发,日夜兼程。两天一夜,2000多公里路程,12月9日,前后总共仅5天时间,6000件温暖的冬衣就赶在隆冬来临前送达了目的地。
“确保大灾之年困难群众安全过冬,我们怎敢懈怠?克服再大困难也要解决!”看着5辆从余杭飞奔而来的卡车,分指挥长鲍顺国笑了,他说:孩子穿上棉衣能在教室里安心听课,老人穿上棉衣不会冻坏身体,更有爱心的温暖可以抵挡身体的寒冷。
就在衣物运到的第二天一早,白家乡板房学校操场上,1000名学生都整齐地穿上了从余杭送来的棉衣。
“谢谢杭州的叔叔阿姨们,您像母亲那样温暖的手,轻轻抚摸我的脸颊,您像春风吹着我,使我享受春风的温暖。”一个五年级的孩子,用如诗的语句,在自己的日记里写下了这段话。
有统计资料可以证明,市民政局救灾救济处仅在2008年10月份就募集了4.4万多件衣被送到青川,如果包括非民政系统送来的衣被、围巾、手套等过冬物资,这数字应该不下10万件。
不动摇干字当头保过冬
要让灾区困难群众安全过冬,首先得保过冬住房。
在临安市对口援建的金子山乡农居房重建示范点,有47户农房需重建。很快,A、B、C几种重建房户型设计图贴在了村务公开栏上,面积从几十平方米到120多平方米。
但是,怎么建?大家都没有主意。在村两委会和受灾群众协调会上,村民们抛出话题:能不能长远一点,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能不能学学城里人,集资合作建房?“一家一户单独建房占地多,而相对集中修建,全村省下来的土地就是几十亩。拿来种蘑菇,每年可增收近20万元。”
临安援建分指挥部农户建设指导员,适时给群众出了主意:“合作共建”、“联户自建”、“委托承建”,这些来自民间的重建家园新思路一个又一个,不仅缓解了资金、建材、人员紧缺三大难题,还有效降低了建房成本,探索出了灾后住房重建的新路子。
严寒冬天,如何使房子变得更加温暖?
白家乡农房重建示范点,好几户村民的房屋在地震中受损严重。几个月里,他们不等不靠,自己动手搭建起保暖过渡房。墙体有3层,还夹了牛毛毡,屋顶也是3层。既能挡住风雪,住起来也相对舒适。
这个乡还有一批农户房子造在半山腰,地震后垮塌非常严重。如今,过渡房顶上露出的薄油毡看不到了,已经盖上了厚厚的草帘子,像是给房子穿上了一层“棉衣”。“这种草帘子既能防雨雪,又能保温。”余杭援建干部说。
市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李包相要求各分指挥部按照“结合抗震防洪规范、结合受灾群众意愿、结合当地实情、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四结合”原则,科学合理地进行农房重建。截至去年12月底,已有4843户开工建设,已建成2357户,占需要重建总户数的48.07%;需维修加固户数3819户,已完成加固3819户,占总户数的100%。没有重建的农房,也由各分指挥部和当地乡镇党委政府一起,把受灾村民安排到永久性住房,确保今年灾区村民安全过冬。
不悲观萝卜炖肉吃得香
这几天,你如果在市指挥部营地竹园镇周边的活动板房间穿行,一不小心,很有可能会被村民晾晒的腊肉、腊肠、红辣椒碰到头。
来到竹园镇老街,这里每周二、四、六是当地赶集的日子,临近过年了,整条街再度热闹起来,红红火火。路人背的,车上拉的,全是与过年有关的东西。
1月11日,市指挥部产业发展组党支部的三名党员干部,来到金子山乡金子山村,给结对帮扶的3户困难家庭送去棉被、围巾及春节慰问金。
之前,市指挥部的8个党支部要求每个援建党员干部早准备、早行动,春节前都要结对帮扶困难家庭送温暖,重点是孤儿、孤老、孤残等“三孤”家庭,让灾区困难家庭放心过年。
在金子山村的这个集中居住区,由于今年集贸市场羊肉供给较少,猪肉和腊肉成为村民的主菜。沈大姐在板房小集市卖猪肉,往年冬天都要兼营羊肉生意。今年她以为冬天没有市场,所以没有延续以往卖羊肉的传统。但猪肉货量充足,“萝卜炖猪肉,照样吃得巴适(高兴)”,沈大姐说。
记者发现多数人家板房外挂满了腊肉和腊肠。刘大伯全家过年准备的腊肉较多。他对这个没有羊肉的冬天看得平淡,“羊肉偶尔吃,腊肉天天吃,只要有肉吃,这个冬天就算不上恼火。”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金子山乡高速公路出口,活动板房上挂着的这两条标语透露出的自强自立自救精神,将在这个冬天支持、鼓舞青川和杭州发挥更多智慧,营造更多温暖。
2008年的冬天,虽然青川灾区已是零下8摄氏度了,但在全国人民的关心下,尤其是在全体杭州市民的爱心传导下,灾区——与杭州一样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