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蒙代尔向中国政府建议,全民发放百元消费券,以启动内需。话音刚落,成都就向30万困难民众发放百元消费券。舆论大多对此予以肯定。但是,细加分析就会发现,肯定的理由未必成立。如果此举目的是救助贫困者,那当然值得肯定,但是,它不可能发挥某些人所说的刺激消费的效果。
消费券不是新东西,东邻日本政府为刺激需求,就曾在1999年向3000多万符合特定标准的国民发放消费券,总额约2万亿(约170亿美元),限半年内使用。但事后发现,其效果并不明显。台湾目前已经决定,明年初将向每个人发放3600新台币的消费券,民众必须在限定时间内用于消费。政客们普遍希望此举能够刺激消费,从而带动经济增长。但经济专家普遍冷眼相待,因为,它不可能产生这种效果。
发放消费券的目的是刺激民众消费,而且是在既定的消费计划之外增加消费。比如,一家人原本每月消费1000元,政府给每家发放500元,希望这家人每月消费1500元。但是,这家人不可能按照政府的这个规划行动。
人们的当下消费支出决策是由他的当下收入决定的,一个人是否增加消费支出是由他本人对未来收入的预期所决定的。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毕竟是少数,一般人总是面向未来作出决策的,人总是在满足当下的欲望之余,关心自己未来的处境。正是人的这一心理倾向决定了消费券无法发挥某些人所宣扬的刺激消费的效果。
如果一个人的职位提升,或者他预期到经济环境较好,他预期自己的收入的增加是稳定的,甚至将逐年提高,那他就会增加消费。反过来,假如一个人看到经济环境不好,预期自己未来的收入可能停滞不前,他就会控制消费。更不要说,如果他预期到自己未来的收入将会减少,即使现在手里有钱,也会削减消费,为未来的糟糕前景做筹备。即便政府发放消费券,也改变不了民众的这一消费决策趋势。
原因很简单:发放消费券属于天上掉馅饼型事件,政府一年最多发放一次,而不会像工资那样月月发。发放消费券只能使民众的收入有一次性增长,根本不会影响民众对自己的收入的预期。因而,即便政府发放了消费券,也不能改变民众的收入预期,当然无法改变原有的消费决策趋势。
那么,政府发放消费券后会出现什么样情形?一种情形是,很多人把消费券换成现金存储起来。目前有很多机关、企业发放消费券,就没有变成消费,而是催生了一个相当发达的消费券兑换现金市场。政府发放消费券,一定会让这个市场繁荣起来。政府发放的消费券将会有相当部分变成现金,而并不被用于消费。另一种情形是,家庭会按照政府的设想用消费券消费,但又会减少相应数量的现金支出,民众总体的消费支出并无增加。
这两种情形,无论发生哪一种,都不能达到设计消费券的专家——哪怕他是蒙代尔所预期的效果,民众的收入预期不会因为消费券而改变,因而,不可能在正常的消费支出之外新增消费,经济不可能增加一丁点新的驱动力。
如果我们记住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人们的消费是由当下实际收入和未来收入预期两项因素决定的、而大宗消费通常是由后者决定的,那就会对当下政府所采取的诸多政策可能的效果作出理性的评估。比如,政府现在希望“稳定房价”,问题是,主要由未来收入支付的房屋,完全由人们对收入的预期决定。假如人们对未来收入不看好,那包括减税、降低利率在内的各项政策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预期到未来收入将会减少,人们首先想到是储备现金以应对未来可能到来的糟糕处境,而不可能是消费,更不可能是购买房屋这样的大宗消费。
不过,反过来,记住这一点,也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探寻刺激消费的措施。具体而言,所有旨在刺激消费、经济的措施,都应当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收入预期,让人们相信,自己未来不会失业,未来的收入将会稳定地提高,至少不会下降。换句话说,就是让人们产生信心。人们如果形成这样的预期,自然就会逐渐增加消费。
那么,什么能让人们产生信心?通过对某些体制的良性变革会让人们对未来产生信心。比如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地位,减少不合理的管制,开放民营企业进入。这将激活整个经济体系,并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信心。在这种环境下,部分消费潜力就会释放出来。
刺激消费,刺激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钱的问题。因为,消费、经济终归是由人的主观心理驱动的,重要的是采取一些能够作用于人心的措施,让人们对未来产生乐观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