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明黄色刺绣皇帝龙袍带十二纹章。
图2:蓝色妆花锻龙袍。
本报讯 宁波民和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北仑,从2008年夏天到现在短短的半年间,这家艺术中心购入了100多件清代宫廷服装,其中光清朝历代皇帝穿过的龙袍就有60多件,其中部分清代宫廷服装将于年后在位于甬江东南岸滨江区的和丰创意广场内展出,供市民免费参观。
半年购入60多件龙袍
“仅康熙和乾隆的龙袍,我们就各有10多件。”日前,民和文化艺术中心总经理胡天民笑着告诉记者,2008年7月末,他偶然从北京朋友处得知京城一位收藏家要出手一批其本人和祖上收藏的清代宫廷服装。于是,胡天民立即飞赴北京和这位收藏家面谈,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谈判,买入了这批总数70余件的清代宫廷服装,其中仅皇帝龙袍就有40多件。之后,该艺术中心又相继从国内外的藏家及拍卖会上,购入了30多件清代宫廷服装。
“如何鉴定这些龙袍的真伪呢?”面对这一提问,拥有艺术品职业鉴定师资格证的胡天民给记者解释说,“龙袍的断代主要依据它上面的纹章、工艺等来判断,清朝乾隆以前的龙袍与明末皇帝的龙袍有些相像,但也保留了满族的一些特点。而乾隆以后,龙袍的制作有了定规,变化就很小了。”为了保险起见,民和文化艺术中心还特意聘请了著名服饰研究专家,苏州大学博导、教授缪良云先生作了鉴定。
龙袍从来不洗的
昨天,在民和艺术中心的陈列室里,记者见到了这些龙袍。
胡天民告诉记者,这60多件龙袍均为清代皇帝的朝服和吉服。龙袍是一般老百姓对皇帝所穿衣服的俗称,它可分为朝服、衮服、吉服、常服和行袍5种。常服和行袍是皇帝日常所穿服装,而朝服、衮服、吉服则是行大典或接受朝拜时才穿的礼服,“皇帝一年穿朝服的次数不会超过5次”。
记者在一件乾隆十二纹章明黄吉服上发现了不少污点。胡天民解释说,恰恰是这些污点表明,这件衣服是乾隆皇帝穿过的。原来,由于龙袍做工极为精细,有些部位稍加洗涤即遭破坏,因此龙袍都是一穿到底,从来不洗的,“这些龙袍,说不定还留着清朝哪位皇帝的DNA呢!”
胡天民告诉记者,目前经过专家辨认,这些龙袍的主人至少包括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和光绪5位皇帝,另外一些龙袍由于纹章、制度变化不大,目前尚难断定主人是谁。其中最贵的一件是雍正的明黄色缎彩云黄龙夹龙袍,“你看,它的做工无可挑剔,光刺绣针法就有平针、套针、戗针、平金、钉线等十余种,做这样一件龙袍起码需要三四人花上一两年时间!”
“宁波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据介绍,该中心之所以购入这批清代宫廷服装,主要是为了给正在筹建的艺术品和文物交易平台增加点底气,“要是自己没有一批拿得出手的藏品,人家就不会认可我这个交易平台。”但从根本上说,“宁波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起航地,现在则是在全球都有影响力的服装大市,而清代宫廷服装代表了中国当时制衣艺术和丝绸织造技术的最高水平,因此我们认为,宁波是它们的最好归宿。”胡天民告诉记者,清代宫廷服装的很多制作工艺目前已濒临失传或已经失传,要是有哪家宁波企业想对这些服装进行研究和开发,他们肯定会尽可能地提供便利。
据悉,该艺术中心将拿出包括龙袍在内的部分清代宫廷服装进行展示,供市民免费参观,地点就在和丰创意广场的前期体验区内。目前布展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年后即可参观。
相关链接
清代龙袍民间存世量极少
这些清代龙袍作为皇宫内物,是怎么流入民间的呢?在胡天民看来,有两种可能性:一是内宫太监私藏买卖;二是皇帝高兴时赏给大臣亲贵,后渐渐外传。比如2008年2月,青海湟中县农民捐赠给青海省文物管理局的一件清代缂丝龙袍就被专家怀疑是康熙西征时赐给某位戍边官吏的。不过,总体而言,龙袍在民间存世量非常稀少,具有特殊的观赏、艺术价值。目前国内最大的龙袍收藏单位是故宫,在其收藏的13万件珍贵丝织品中,有多达1万余件是皇家龙袍。
民间收藏极少的清代龙袍目前也成为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新宠。本月16日,就有18件据传是文天祥后人收藏的18件清代龙袍亮相于北京的一个拍卖会上,它们包括了顺治、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皇帝的朝服和吉服。其中,一件清顺治明黄地缂织金彩云龙纹对襟夹吉服袍被专家估价为1500万元。(记者 梅子满 通讯员 杨古城/文 龚国荣/摄)本篇新闻热门关键词:一批布展保险交易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