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块拼图:英国来的“姜茶白求恩”
1月15日晚上8点,杭州城站火车站寒风凛冽。二楼候车广场来了一位头戴红帽子的老外,他操着不大流利的汉语,手指比划着。在场的志愿者朱鸿弄明白了,他也要加入姜茶义工。
这位志愿者是英国人,叫阿鲁道,现为清华大学教授。这次是到杭州来为贫困孩子辅导英语的。那天,他来到杭州市志愿者协会,看到五六个志愿者忙着煮姜茶,就好奇地问起事情原委。得知是为返乡旅客送姜茶,他要求晚上也加入。
为了表示自己不是“山寨版”义工,他还向协会要了一顶红色的志愿者帽子,戴上后,白发红帽,“阿教授”看上去特别和蔼可亲。
那天晚上8点,志愿者们抬着4桶姜汤来到了城站火车站,在南北两个售票处摆开了。阿鲁道和杭州的志愿者一起在北售票处为大家分发姜汤。阿鲁道现场拿着一杯姜茶向路人吆喝:“热水,来,free(免费的意思)!”有人接过去,他再拿一杯。
一直忙到当晚12点,他们才离开火车站。到昨晚,记者采访时,在城站的志愿者还记挂着这位“姜茶白求恩”。
第四块拼图:刺骨寒风和幸福感
天越来越冷,1月9日起,义工们将送姜茶的时间推迟到晚上10点到12点。
有些义工全副武装,从头包到脚,但还是挡不住刀刮般的寒风。58岁的义工“月亮”戴了手套。在一次次的送茶中,晃出来的姜茶将手套弄湿了,而且马上冻结起来。手被冻得痛了,呲牙咧嘴。义工小张说,看到晃到地上的姜茶都结冰了,那时候真的想哭。
次日凌晨1点多,“闲者”回到家,头很晕。原来他冻出感冒了。第二天,他去医院打点滴。一边打点滴,他一边想:还要不要坚持?当初大家只想坚持2天的,因为义工们也都是有工作的人,每天忙到深夜是吃不消的。可是,他看到电视新闻里那些深夜排队买票的人,想到不同的口音和语气跟他说的“谢谢”,心里洋溢起幸福的感觉。他又打定了主意,去!
每晚送姜茶,义工“风”还被妻子误解,直到她跟着“风”来到火车站,才知道爱人在做如此高尚的事。
说到幸福感,有一位义工在网上留言:送完姜茶收工,朋友来接我,看了看我,说今晚为什么特别开心。其实我也说不上来,只想到一句话,我们给人以幸福,自己才更接近幸福。
第五块拼图:姜茶桶从1个到18个
王鲁民,55岁,退休职工。从1月9日到23日,她一直忙碌在杭城几个火车售票点,盛姜茶的桶从最初的1个,到了18个,运姜茶的车从一辆私家车,增加到4、5辆,后来索性租了辆大车。王鲁民周围也聚拢了很多志愿者,用他们的话说:“一杯姜茶出现在售票点,温暖了他们,也感动了我们。”
说起送姜茶的桶,这里面还有故事呢。
1月9日,从农博会会场刚刚抽身出来的王鲁民顾不上修整,就在QQ群和志愿者论坛上发出了送姜茶的“英雄帖”。
早在12月份,她就去火车站看过,看看这么冷的天,能为那里的人做些什么。和王鲁民想法一样的人很多,“英雄帖”一出来后,在农博会一起帮忙的谢龙、姚亚香、宋幼钦几个人都接了帖,一下子凑足了十来个人。
可是,宋幼钦跑遍整个钱江小商品市场,只发现了一个保温的水桶,店家告诉他,这种桶平时没人买,店家都不愿意进货。“原先想多买几个,可是来不及了,一个就一个了。”小宋扛着水桶急匆匆地赶了回去,王鲁民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姜。
“一个桶也没办法,我们分了两拨人,一拨送,一拨在家烧。”1月9日那天晚上,他们就这样一趟一趟把姜茶送到了浣纱路的售票点上。
不过第二天,得知他们在送姜茶,不少单位都送来了水桶,慈善总会2个、志愿者协会2个,自己又买了几个……到前天他们一共有18个桶。
第六块拼图:火车站的生日蛋糕
1月18日,轮到“闲者”组织,他有点责怪排班的人,这天是他生日呢。时间快到零点了,他跟大家说:“大家可以回家了,辛苦了,明天还要上班的。”可很奇怪,这些人都不回家,难道还想去排队买票啊?他想。这时,“风”走过来跟他说:“我们去买明天送姜茶的杯子吧,车站边上的一个超市杯子便宜。”
“闲者”答应了。两人就往超市方向去了。刚走到半路,“闲者”接到了电话,说取保温桶的车子来了,杯子明天买好了,先回去吧。
快到的时候,“闲者”看见他们都排好队在那里。耶?怎么在拍照啊?等他走近,突然“哗”的一下一排人散开。哇!太不可思议了,一个大大的蛋糕点着生日蜡烛和一捧鲜花出现在他面前。全部义工为他唱起了生日歌。“闲者”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脑子一片空白,傻傻地站在那里,太感动了,眼泪要夺眶而出了。不过他坚持住了,回收了泪水。
原来这一切都是杭州慈善总会秘书长李朝东和义工联盟安排的。“闲者”说,这是一个此生难忘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