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年时间,在钱江新城“克隆”出一个“新杭高”,具体位置在凤起东路以南,之江路以北,红普路以西,紧邻浙江省水利水电河口海岸研究院。
之所以称“克隆”,是因为新杭高面积和现在校区的面积差不多大,都在110亩左右;同样为36个班的办学规模;都是国有办学方式;两个学校师资力量和生源要求都差不多。
但新校区有两大特色,一是引水入园,学校周围设计了一条护校河;另一个是校舍架空,考虑到沿江堤坝比较高,容易挡住视线,把建筑架空抬高后,能在校舍内看到整片江景。
新校区计划在8月动工,力争用2年时间完成包括建筑、装修、教学设备配置在内的建设工作。
除新校区启动建设,凤起路的老校区也将进行保护。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学校不仅是城市的绿地、宽大的“健身房”,还是应急事件发生后集中人群的空间。
杭州市规划局局长阳作军说:“除了保持杭高的现有格局和功能外,今年还将对各大学校的老房子进行调研,保护每所学校的历史建筑。”
昨天,市长蔡奇等市领导调研了杭州高级中学。会上,蔡市长不但布置了以上建设内容,还重点提到了杭高的“创新精神”。
2009年,是杭高建校110周年,100年前,也就是1909年,鲁迅留日回国,应校长沈钧儒的邀请,就在现在的杭高,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出任生理、化学教员。
将近100年前,在那个人们还梳着长辫子的时代,这个剪着平头穿着西装的28岁青年,已经在生理课上讲起了生殖系统。
这仅仅是杭高创新精神的一个例子,现在这种精神在教学中仍然延续。
杭高不但有高考状元,还有很多同学把兴趣做出了成绩,比如杭高的天文社社员丁舒珊,当时还是高二的她,发现了近地小行星,成为中国第一位发现近地小行星的女天文爱好者。
“要把科学精神贯穿办学始终,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成才。素质教育不是60分万岁,也不能把素质教育的任务推给大学,我们要培养既能考上大学又全面发展的孩子。”蔡奇市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