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欢迎广大网友在线收看我们的“问政零距离”访谈节目。
根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浙江在线从去年11月份开始,陆续邀请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等10位省领导,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社会和网友中取得了很好的反响。高端访谈之后,许多网友建议应该有更多的官员上网与民互动,形成常态化。省委也进一步听取意见,省两办日前发出了《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领导干部定期与网民在线交流工作的意见》。按照《意见》要求,从这个月起,浙江在线将继续邀请省领导、省直机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就党委政府重点关注、广大网民普遍关心的热点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访谈。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的嘉宾是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齐院长将以“抓好民本司法、阳光司法”为主题,通过浙江在线网络平台与广大网友进行交流与探讨。我代表广大网友欢迎您的到来,首先请齐院长跟我们浙江在线的网友打声招呼。
[齐奇]: 各位网友上午好!今天能够到浙江在线和大家一起交流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关于法官,社会上有种种说法,在人们的心目中法官应该是什么形象?也是大家很关注的。我知道在欧美的法学院,一年级的大学生,他们被告知法官是什么?法官是孤独的贵族。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说这个法官他应该和社会,和各色人等的人际关系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他的内心应该是一方净土,相当平静、相当理性,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来进行司法裁判。那么这是对法官的一种说法,一种要求。但是我感到其实法官他也是普通的人,就像我们的法官,星期天也要提着小菜篮到菜市场去买菜,到超市去购物,法官是普通人,所以今天我既是法官,也是个普通人,和我们的广大网友进行一些交流,我感到既高兴,又非常轻松,所以希望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都愿意如实地回答大家一些问题。很高兴!
[主持人]:齐院长刚才用自己的话诠释了“法官”这个词(的含义)。齐院长在百忙之中上网与网友交流互动,吸引了众多网民,大家在论坛留言跟帖相当积极踊跃。齐院长,您如何看待这样的交流活动,对我们的网民有怎么样的认识。这些大家都非常的关注。还有说您平时上网么,上网主要是做些什么?网友们很好奇,请齐院长是否作答一下?
[齐奇]:关于上网我平时是可以讲是每天上网,我出差的话也要带着手提电脑,但是我上网干什么事?做什么东西呢?我是低年级的水平。比如说我上网主要是浏览一些国内外的这些新闻、时事,另外收看、回复一些电子邮件,还有我也喜欢看一些我自己的一些网上的朋友,传发的PPT影像的制品,里面有很多很好的话,名言名句,当然也上百度、谷歌查阅一些新的观点,新的议论等等。
[主持人]:我们也期望齐院长以后多上浙江在线。今天的主题是“民本司法”和“阳光司法”,作为大法官,你是如何理解民本和阳光这两个词的?为什么要定这么两个题目?
[齐奇]:民本司法,对于公务员也好、法官也好,这是一个基本的理念,就是我们国家的公务员、法官首先是为人民服务。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理念,核心也是以人为本,因此我们的司法首先要表现出司法为民,比如说如何让当事人来诉讼的时候,能够尽可能地感到方便,能够少花钱、多办事,尽可能用比较廉价的司法把他们的纠纷、诉求能够得到解决。再比如案件当中有很多涉及民生的问题,都是一些当事人、人民群众关系到他们生计的问题,这些涉案民生我们更加要以人为本,司法为民。这是一个题目。
还有为什么要选择阳光司法呢?因为大家知道,对法官的期待,对司法的期待,就是要公正、要高效。公正和高效这个期待不光是我们中国的,世界都是如此,也就是说全世界的法官放在他们面前一个最主要的课题就是你能不能给当事人以公正的裁判,能不能给当事人以及时的裁判,这就是公正、高效。但是这方面大家都在努力,全世界都是如此,在中国也是同样的情况,所以我记得在“世界法律大会”上大家公认公正与效率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什么公正与效率还不如人意呢,甚至法院队伍当中也有不公不廉的情况。怎样更加的公正,没有别的方法,就是靠阳光司法,靠公开的审判,让人民群众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而不是暗箱操作,如果暗箱操作公正效率就很难保证。所以阳光司法本身就是围绕这个实现公正效率这个目标来的,这是我对民本司法和阳光司法一个重要性的理解。
[主持人]:好的,您刚才对这两个词进行了诠释。包括您提到了公正和效率等一系列问题。今天网友都相当地关注,他们在后面留言提问。网友“花鸟草虫”在论坛里给齐院长留言,他反映我省嘉兴地区有一些私营小企业,强迫职工每天工作12小时,不加班,就辞退,请问院长,法院在对待这些方面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保护?
[齐奇]:根据我们有关法律的规定,包括去年出台的《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是不能够强迫或者是变相强迫职工加班,也不能强迫职工违章作业、违章加班,这些都是法律明文规定保障的。如果我们的农民工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不愿意加班,他要你加班,完全可以拒绝,甚至炒老板的鱿鱼。如果强迫加班,强迫你劳动的话,诉诸法律的话,这样企业有过错,要承担法律怎样的,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是有保障,有规定的。
但是我在这里也想提醒网友注意到另外一个情况,就是我们国家的农民工,他的打工的收入一个月的收入,实际上相当于他们过去在种田一年的收入,就是这么一个比例,因此在中国来说,中国的农民他的打工的收入已经占了中国农村农业收入的大头,据我们了解,实际上很多农民工来打工,是按照计件工资来付薪酬的,比如说你做服装流水线的,是计件工资。很多农民工希望加班,可以赚更多的钱,这样回去可以成家,包括在城市可以落户。所以情况并不是完全像刚才那位网友所讲的,一定是强迫加班,我们知道有的农民工还是愿意多赚钱。
[主持人]:这是一部分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法院对待这个方面都有特殊的保护,我们的农民工包括被加班都可以大胆提出来,通过法律的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
[主持人]:网友说我们齐院长是一个学者型的领导,具有非常严谨的思维。网友“插班生”提问,听说齐院长,您年前亲自组织了全国法院系统首次法官授职典礼,请问齐院长,您的内心世界里,如何理解“法官”这个词的?
[齐奇]:讲起对“法官”的认识和理解,我很容易就想起当年考法学院的情景,因为我们现在全国的法官也好,浙江的法官也好,几乎都是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但是当初恢复高考,我们有机会跨进法学院的大门,或者说,我们有机会走上司法岗位的时候——我记得当时检察院是79年才恢复检察院,文革的时候,检察院就是被砸烂了,因此当我们跨进法学院的校门,当我们走进司法岗位的时候,我可以讲,当初我们都是满怀激情和理想,惩恶扬善,伸展正义、刚正不阿、秉公办案。到现在十几年、二十几年、三十年过去了,确实有的法官因为它的个人主义的私欲的膨胀,他的良知渐渐地湮灭,有的人变成了——当然是极少数——变成了双重的人格,暗地里玩弄法律,权钱交易。当然他们也惊恐过,内心也挣扎过,但是一次次心存侥幸,难以自拔,走上了渎职犯法的不归路。从这些教训来看,其实我们每个人、每个法官,人性都是有弱点的,但是因为我们是职业法官,我们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人,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格自律,守望相约,不改初衷。所以我内心认为,法官应该是正直、善良,就像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言,对头上的星空,内心的道德律持有一种永远的敬畏,所以从中领悟到司法公正的裁判神圣清廉而不可侵犯,法官需要有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对双方当事人能做到平等对待,对平名百姓弱小无助抱有深深的怜爱,有以人为本的悲悯情怀,另外法官要言行审慎,谨慎交友,杜绝不良嗜好,防止自己不当的言行使你在办案当中受到很多的困扰和尴尬,也防止人民群众和当事人对你办案是否合理产生疑问。法官应该刚正不阿,求真求实,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对不公正、虚假还有“潜规则”的压力,还有腐败的诱惑都有与之相抗衡的勇气。最后,法官的生活方式和水准,应该与他的工作和收入相符合,等等。这是我对法官一些基本的想法。
[主持人]:在我们老百姓心目当中,法官就是一杆天平,双方都仰仗着这杆天平,希望他们秉公办事。论坛上许多网民也在思考我省司法实践的问题,有些思考还很深刻,网友“海纳百川”就说,从当前司法实践上看,浙江司法体系总的面貌还是良好的,而局部层面还有些问题期望能够不断加强和完善:比如说公平问题、平等问题和效率问题。这几个情况如能够最大程度地改观,我想那更是国之幸,民之福。不知道齐院长是否认同网友的观点?
[齐奇]:我非常认同这位网友的观点,不管是公平、平等、效率都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比如说效率的问题,浙江法官现在案多、人少,浙江法官现在的人均办案数在全国各省区是第一位,可以说法官身心疲惫,相当累,但是法官不能拒绝审判,人家有案子来,你必须及时让人家得到公正的结果,有句话叫“迟到的公正”就是不公正。一个案子,弄个两年、三年、四年,等到结果来了,意义也不大了,效率问题是非常重要。因此现在的法官的节奏是非常快,当然我感到长此以往也不是一个可持续的状态,所以我们也向中央呼吁,能够给我们增加一定的编制和人力。尽管如此,面对案件是我们的职责,我们老实说也是加班加点,法官晚上都是在写文书,都在考虑案子的裁判等等,非常的辛苦。当然通过我们的办案,为民除害,打击了犯罪,当然通过我们的办案,让当事人明断是非,让当事人得到了公正的结果,通过我们的调节,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这些法官也有成就感、满足感,也甘于奉献。这些公平、效率都是我们的目标,非常的认同。
[主持人]:网友也说了现在存在的问题,其一是公平问题,从依据参照、案例比较,案件量刑等不能显示公平;其二是平等问题,既然是依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就不应有太多的例外或特权;其三是效率问题;特别是民事或是经济纠纷案件,时间上能短则短,尽大的降低诉讼成本。这些情况目前都还存在,不知道齐院长有什么对策?
[齐奇]:是的,比如说量刑就应该比较公平。当然个案、每个案件情节的轻重、后果的轻重,可以讲是一个案子一个样,所以只能是相对的平衡,不能是绝对的平衡,但是总不能差别太大,这在方面我们都在提高法官的业务水平,从法官的实践经验当中,制定一些量刑的指南,使大家能够在量刑的幅度内尽可能把握司法尺度的平衡和统一等等。
[主持人]:在您当时诠释“法官”的时候,也回忆了一些当年的往事。网友“183293”向您提了个个人的问题。他说,在浙江在线访谈直播页面上看到您个人的简历,您在文革时候受过迫害,那段经历对您现在的工作有没有一些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另外,平时您喜欢哪些活动?有什么个人爱好啊?
[齐奇]:应该讲对我选择这个职业还是有影响的。我是恢复高考以后去考法学院的。文革开始的时候我才十四五岁,是一个初中学生,因为家庭关系,家里当时被打成叛徒、特务、走资派,自己年纪很小就受到了政治迫害,所以我也比较特殊,我从15-25岁整整十年,我的青少年时代,就是在监狱、在牛棚、在强制劳动当中渡过的。在漫漫的长夜当中,有很多屈辱,有很多刻骨铭心的回忆,使我深深感到我们党、我们国家不能没有法制。所以当时恢复高考以后,当时我在上海,上海最早恢复就是华东法学院,华东政法学院是最早在上海成立的,所以当时就报考了。当时的想法很朴素,一个是国家不能没有法制,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的监狱不能关押自己的同志,很朴实的想法。到现在还是这样,是跟我的经历是有点关系。
[主持人]:这位网友还问你平时有什么兴趣爱好?
[齐奇]:如果说到个人爱好,最大的爱好还是读书,我觉得读书当中有很多乐趣。其他比如说锻炼身体,我是比较钟情于游泳。
[主持人]:我们说关乎民生的问题无小事,特别在中国很多需要法律诉讼的都是农民工的问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个别企业出现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保险费、包括解除劳动合同等案件,作为法院,应该如何保障这些农民工的权益呢?如何让困难群体打得起官司?
[齐奇]:这个问题提得非常符合现在的形势。大家知道,去年以来,国家经济碰到了很多困难,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实体经济也受到很大的冲击。首当其冲农民工的劳动争议、劳动报酬的问题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我们受案来讲,上升幅度超过100%。所以我们向全省法官发出指示,要高度重视关注农民工的问题。我们有一个绿色诉讼通道,比如允许口头诉讼;给他们提供格式化的诉状,便于他们填写;给他们一定的司法救助,可以减免一些缴费,当然缴费本身也很低廉;另外有的法院有专门合议庭来专门处理农民工的劳动报酬问题。还有也有另外一个情况,我们发现,就是有的农民工或者是有的职工,人数不多,比较意气用事,就是逮着一点点就漫天要价,跟企业里闹纠纷,老实说,一个企业有那么几个人这么轮番搞的话,这个企业也是很难过的。因此我们也跟农民工兄弟阐述这么一个观点,在现在经济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农民工和企业要共克时艰、共度难关,经常法官做一些调解工作。比如我讲一个情况,大家知道,维护工人的权益在欧美发达国家他们的工会都是非常强大的,大家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这边罢工了,那边游行了,工会对维护职工的权益、争取更高的收益、待遇,他们这方面作用是相当强大,工会掌握了强大的选票和组织资源,但是既使是欧美发达国家工会都掌握最后一条底线,就是你要待遇、要工资、要福利,如果说过“要价”高了以后,导致企业没办法做下去,这就是他们的底线,他们就会后退,就会让步。因为他们非常清楚地懂得,首先是就业,首先是饭碗,首先是企业要在,然后才谈得上福利,才谈得上提高福利,提高工资待遇。所以我们经常在调解的时候,跟农民工兄弟讲,你这个提出要求要合理,要考虑企业的困难,尽可能跟企业一起共度难关,首先是保饭碗,其次才是你的工资福利和待遇,饭碗都没了,你还有什么工资待遇可言呢,所以保饭碗就是要保企业,保住了企业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所以这个道理也要跟大家说说,在当前的情况下,特别需要劳动者和企业共度难关,大家互相体谅。有的时候工作日减少一点,薪水低一点,就低一点,因为企业要维护、生存,工资可能一下子开不出来,到底是饭碗重要还是工资福利重要,我觉得饭碗是第一位的,企业存在是第一位的。
[主持人]:齐院长,您今天作客浙江在线演播室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手段。浙江在线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平台。那么作为法院来说,平时有什么宣传手段让广大群众姓知道你们的扶植政策以及您刚才说的新意识》
[齐奇]:我们也非常希望扩大人民法院这方面法制的宣传。据我知道,我们在浙江电视台主要是教育台,每星期都有“法庭聚焦”专栏节目;我们在浙江之声电台每周都有一次叫“法官在线”节目,但是这还不够,能不能有些庭审能够直播,当时我到这里来,浙江在线的同志跟我说,我们也搞过四五次庭审直播,但都是请你们浙江在线到我们这里来录制的,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我现在所了解,就是浙江包括中院和基层法院和高院,法庭的视频的网线布线,以及设置的配置现在还不行。因为我是上海过来的,上海这方面比浙江要到位一点、好一点。所以我们今年准备再集中一点经费进行一些投资,争取每个法院至少要有一到两个达到数字法院的高标准,这样为我们选择案件进行庭审直播,让公众了解法院是怎么开庭、案件怎么审理,进行网络互动和直播都创造条件。
[主持人]:网友“小溪流”提问,齐院长,记得你曾说过,浙江法院要尽可能做到能够公开的一律公开,但老百姓仍然感觉法院很神秘,以后高院有什么特别大的案件可不可以通过网络来公开一下呢?甚至说,庭审直播能否成为常态?
[齐奇]:这个网友提的问题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在硬件上还要再做点物质上的准备,我想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我同意这个观点。
[主持人]:大的案件能否通过网上公开,是可以的?
[齐奇]:这个法律上是有规定的,这个是一般的,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有些大的案件,比如说涉及到个人隐私,或者是涉及到国家安全,或者是涉及到其他一些法律规定不适合公开的,但是不公开是很少一部分,绝大部分都是可以公开的,所以不管是大的、小的,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案件来直播。但是为什么我讲“选择”呢,不是通通直播了,请大家注意一下,国外的法庭也是这样的,旁听的公民都可以旁听,中国的法院也是一样的,但是未经允许不允许拍照、摄像,因为这里有个对法庭的秩序的要求,也有对当事人的尊重,所以要直播的话,我们还是要挑选,还要征求当事人的意见。所以要做一些准备和考虑,真的要直播,也不是随便什么案件都可以直播的,那样可能会带来一些负面的效果,我们尽量避免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一些案件是可以直播的,这样对我们推进公民法制意识培养,加强公民对法院的了解,让大家监督法院的工作,这些都是有帮助的。
[主持人]:在节目开始,我们提到法官的良心,这里有人戏言:“法官吃了原告吃被告”,一些网民也担心,案子进了法院,如果不找找关系,心里不踏实,怕吃亏,请问齐院长,浙江法院是否抵制人情案、关系案?
[齐奇]:从社会现在的风气来讲,确实有这个情况。一旦老百姓涉及案件以后,不管是原告还是被告,都想到法院来走走关系,找找朋友,能够探探路,怕找不到关系案件就很难。法官也很为难,多年不见面的老同学、老朋友、老战友等等,都会通过各种关系找到你,希望能够认识一下、通融一下。我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分析,绝大部分想走关系、走后门,相信走关系、不相信在法庭上举证,实际上这些诉讼的请求、要求、依据、理由都可以在法庭上说,但他受了社会风气影响,觉得光这么说不行,背后不踏实,还要走走关系。我们经过调研以后发现,即使是这些走关系的当事人,绝大多数不是要法官颠倒黑白,把白的说成黑的,只是希望法官公正,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使他们的诉讼请求得到支持,并不是说都是抱着非法的目的来把法官拖下水。
[齐奇]:所以面对这么一个社会现象,我们采取什么办法呢?我觉得办法就是“开前门”,但是“后门”要堵住,所谓“开前门”,就是您想反映你的要求,可以,除了在法庭上讲以后,你还要找人的话可以,但是你必须通过正常的信访渠道,你把要求写在材料上,寄给我们法官,如果一定要见面的话,通过正常的信访渠道,我们都有接待当事人的纪律,比如说必须两个人才能接待,不能一个人接待,通过正常的信访渠道,这就是“开前门”。
[齐奇]:所谓“堵后门”,就是我们的法官不允许到饭馆、茶楼喝两口,然后你请托一些案子,要他答应什么事情,这个就是违反纪律。这方面大家一方面又在做,一方面又深恶痛绝,就是吃“两头”,吃了原告吃被告,但是一旦涉案以后,也愿意请托、走后门,这点我们“后门”要堵住,这是违反纪律,所以我们想还是“开前门堵后门”,对违反纪律的,我们还是要动真格,我们实际上也处分过这样的法官。
[主持人]:网友提的问题越来越尖锐,也很具体。网友“正义”问,民一庭原庭长赵某因触犯廉政建设“院规”,出现私下多次约见女当事人等违纪问题,受到免去庭长职务、行政记大过处分。这则消息被部分媒体曝光,能否请齐院长给网友们再解密一下,目前赵某去向如何?为什么高院会出此重拳?
[齐奇]:我们浙江高院在去年就推出了“开前门堵后门”,涉案反映要走正常的渠道、正常的信访渠道,不能私底下接触当事人,不能私底下和当事人来往,可以讲,这条纪律不是中国,其他国家的法官对他们来讲都是纪律,法官在审案子的时候,不能和当事人、他的关系人、他的朋友什么的私下来往,发现的话,你就是违反法官的职业道德。因此,我们当时推出来这个规定后,被媒体称之为“约法十章”,这个规定出来以后,我们高院民一庭庭长赵法官,他在《规定》出来以后,自己还不检点自己,我行我素,和一个离婚案件的女当事人多次在茶楼、饭馆接触,而且是被对方当事人跟踪了,摄像都有,证据都在了,就造成很不好的影响,你想想看,你接触了,不管你怎么讲,这个判决还是八九不离十,但是人家怎么相信你的公正呢,因为你私下和当事人在接触在来往,据赵法官讲,是同乡,是同乡托过来的,所以小老乡是情面难却,就私下来往,这个事情,我们感到,如果我们护短,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我们觉得不负责任,对当事人不负责任,对司法公正也不负责任。要说这个赵法官也是不容易,恢复高考以后,考上了西南政法学院,到高院工作以后,20多年,很不容易,从一个普通的书记员到审判员到高级法官,一路走来,付出了很多辛劳,而且这个法官业务水平确实是不错的,但是功是功,过是过,功过不能相抵,尽管我们也感到很可惜,尽管这样,但是你是违反我们“违法十章”,前面有规定,你后面我行我素,所以我们考虑对这样的情况,必须严肃的处理。因此他受到了记大过的处分,也免去了民一庭的庭长。现在的情况呢,他不在审判岗位,在我们的综合部门做一些工作,这个同志业务水平还是可以的,我相信这么一个沉痛的教训以后,我相信他还是愿意吸取教训,他自己也谈到“我做错了,我让法院队伍蒙羞”。只要将来他真正改正错误,还是一个好同志。
[主持人]:网友“真诚做事”提问齐院长,您是大法官,虽然高居省高院院长一职,有没有亲自审判过案件?
[齐奇]:我们国家的院长跟国外是不太一样。国外大法官不管行政工作,不管法院里的人、财、物,审判管理不管,他就管自己审理案件,和普通法官一样,只不过他的级别、资历是最老的,可能最有权威,所以任命为大法官、首席大法官等等。我们国家的院长也好,大法官也好,实际上承担了非常繁重的院务管理问题,我们开庭这方面是比较少的,但是我也开过庭,也有这方面的实践,因为从我的经历来讲,我的简历网友可能看过,我是先当检察官,再当法官,比如80年代初的严打,小平同志根据社会治安的情况提出严打方针,在严打的时候,上海有一个重大的案件,是当时上海市委主要领导的小孩,一个叫陈晓蒙,一个叫胡晓阳,这么个流氓强奸案子就是我出庭公诉的,这个案件就相当于当时杭州的“两熊”的案件,稍微有点年纪的都知道,有一个“两熊”案件,也是高干子弟,也是犯了流氓罪、强奸罪等等,上海就是陈晓蒙、胡晓阳,这个案子当时就是我处理的,后来是严打枪决。后来我调到法院以后,我也审理过知识产权的案件,我记得上海当时刚刚有网络,刚刚组织了一个东方网络,结果大概山东济南有几个大学生也成立了一个网络公司,大概技术力量有限,这个网站的地址和东方网只差一个字,其他完全一样,整个页面的设计完全模仿东方网,东方网控告其侵权,“山寨”的。
[主持人]:这个网友非常感兴趣,说您印象深刻的还有哪些?都给我们抖出来。[齐奇]: 比如说我还审理过,俄罗斯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要求我们引渡的一个案件,就是一个俄罗斯的水手在我们上海的黄浦江停靠码头的地方,在他们的船上打架,当时也酗酒了,结果致人死亡,涉嫌故意杀人,象这样一个案件,这个船是他们国家的船,打的人也是他们互相之间打的,因为船就是领土,就是一个国家的领土,虽然在我们这里,但是是他们国家的领土上,俄罗斯根据司法管辖就提出引渡,引渡呢,这个最高法院规定,中级法院无权受理,必须高级法院审理,然后报高级法院审批,后来考虑到这个情况,也上海首例外国引渡的案子,我当时担任审判长,对这个案件进行了审理,最后认为符合这个引渡的条件,就同意了引渡,最高法院又裁定批准,后来这个犯人就引渡到俄罗斯去了。
到浙江来,我坦率地讲,刚来一年,还没有开庭,但是我总有这么个愿望,也想组织开庭,因为不管你担任院长也好,怎样也好,开庭还是法官的基本功,我觉得我还是需要这方面的历练。
[主持人]:有一位网友可能来自基层人民法庭,他问,齐院长喜欢到基层法庭去旁听案子,为什么?
[齐奇]:因为到基层去旁听案子,也是了解基层法官审理案子的情况,他们碰到什么问题。当然也有了解他们的业务水平的需要。
[主持人]:这样做会不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压力,法官一看您来了,很慌,压力很大。
[齐奇]:平心而论,我看还是有压力的。有一次我去旁听巡回法庭,在农村一个院子里开的,我也是穿着便衣,也没穿正装,虽然是坐在后排,那个法官还是看到我了。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压力,但是我很高兴,我旁听这些案件,法官的状态很好,反过来讲,也是他显示的一个机会,院长来了,是一个显示的机会,当然有些也会有压力。但是作为我来讲,不能因为法官有压力,就不去旁听,我还是想了解一些真实的情况,看我们的办案条件,看看我们开庭的工作条件,看看法官掌握的程序法是否得体,法官的表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等等,这方面还是有必要的。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来解答一下网友的咨询,有网友说,把法庭搬到老百姓家门口,这个是巡回法庭的特点。网友“喝水的鱼”请齐院长介绍下,什么样的案子可以上巡回法庭?
[齐奇]:巡回法庭和院本部有一点区别,巡回法庭通俗地讲就是“上山下乡”、“走村访户”。巡回法庭解决的案件和院本部有一点区别,它主要是一些民间矛盾,侧重解决民间矛盾,比如说乡邻纠纷,比如说人身损害的赔偿,打架、伤害人,邻居之间,发生你占我的地盘,我占你的地盘,也包括婚姻家庭,有的要离婚啊等等,也包括诉求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因为现在确实有一些年轻人对老人不孝,该付的赡养费不付,这方面都是适合我们巡回法庭就地帮这些老百姓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所以巡回法庭一般来讲,当然也还有像交通事故,我们也有配备一些巡回审判的一些点,甚至和交警大队都建立了一些联系,因为浙江这些年路修的比较多,私家车也很多,交通事故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的时候我们跟交警联系了以后,法官巡回到他们那里去,就地解决一些交通肇事的纠纷,实际都是为了便民,方便群众就地解决一些问题,方便当事人,主要是民间的纠纷。
[主持人]:这也是提高效率一个非常好的机制。
[齐奇]:对。
[主持人]:网友“阿四”问,您曾长期在上海法院工作,到任浙江后,你心目中的上海法院和浙江法院,乃至上海法官和浙江法官,有哪些区别?
[齐奇]:上海是我们国家一个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到浙江来,我开始也有些先入为主,可能浙江的法官怎么地怎么地,来了之后,首先给我一个比较强烈的印象,就是浙江人非常注重教育,不管是穷人家,还是有钱人家,孩子反正要读书,能够读大学千方百计走华山一条路要读大学,非常重视教育,所以我到浙江来以后,我就发现不仅是省高院,不仅中级法院,很多基层法院的法官的学历一点不比上海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比比皆是,他们的学历、学识不比上海低,另外,他们办案的存在量不比上海低,甚至有的地方还更累,所以我对浙江法官也是刮目相看,我感到浙江是人杰地灵,人文底蕴非常深厚,浙江法院也是人才济济。但是坦率来讲,差距还是有一点,比如在审判工作的规范性方面,上海法官这方面做得总体上更好一点,再比如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开发运用电子审务、科技强院方面,也是上海走在更前面一点。所以我到了浙江高院来了以后,我跟浙江法院的法官交谈,我就有憋了这么一股劲,我们浙江也是中国的民营经济、制造业等各方面很发达的一个省份。我们浙江不能甘居人后,特别是不能落后于上海,我觉得在规范性方面,在审判的管理方面,赶上上海法院,不落人后,我也有充分的信心。
[主持人]:我们也期待这一天的到来。现在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问题,大学毕业生的出路也备受人们的关注。网名为“对门老赵”的问,浙江有大量的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但不一定能分配到法院司法系统,自己开律师事务所又有难度,请问齐院长有没有考虑过法律专业的出路问题?
[齐奇]:这个问题从我们内心来讲是非常关注的,也是非常同情,全国包括浙江的法学院的在校学生对就业的关注。因为这几年高校扩招以后,凡是综合性大学,几乎法学院法律系遍地开花,确实学生有点供大于求的情况,我讲“供大于求”的根据是相对的,因为从我们的法制需要来讲,我们的律师队伍,按照人口比例来讲,中国还是很低的,当然我们也不是一定要达到美国这种凡事都要诉讼的程度,中国有中国的文化,解决纠纷不是完全靠诉讼,还有很多的其它方式来解决纠纷。但从法律工作者,法律人的需要来讲,还没有到头。但是现在相对来讲有一个比较严峻的情况,比如说公检法是有国家编制的,是受公务员编制限制的,这边案多人少,但是编制有限,所以在这方面有点“爱莫能助”的感觉,但是我也有一些利好消息要告诉大家,中央非常关注浙江案多人少状况,所以正在给浙江的公安、法院增加编制,今年应该讲招法律院校的学生是一个“大年”,可能招的人比较多,近千人,明年也是“大年”,明年招的人可能也不会少,据了解,以后中央还会给法院增加编制。因为,每次增加编制,最多增加5%、7%、10%这样一些人数,可浙江单单08年案件上升就上升了23%,永远赶不上案件的上升情况,所以还在呼吁,既然有这个需求,还是需要一定数量的法官。因此很同情大家就业的愿望,但是也是只能根据国家给的编制,我们才能招收一些(大学生)。
[主持人]:尽管数量有限,但对法学院专来的学生来说还是很好的利好消息。
[主持人]:说到民本司法,不得不说执行,执行难是法院工作的一个难点,具有普遍性,网友“律而无形”问齐院长,浙江在此方面有哪些突破?
[齐奇]:说到“执行难”,我想把一个症结给各位网友介绍一下,这个症结到底在哪里,这个执行难的概念到底是怎么出来的,因为执行难并不是世界性的课题。所谓执行难是非常有中国特点的,是中国的特殊情况,因为它的症结就在于整个市场经济的发育还不完善,市场诚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大家知道,市场交易、市场交换,亲朋好友间的来往,诚信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生产力发展,商品交换最基本的一个原则。因此《民法》也好,《合同法》也好,最主要的一条原则就是诚实信用,这是一个最高原则,但是在中国的市场情况下,不诚信的情况屡屡发生。但在国外就很少有人讲执行难,并不是国外法官判了以后,都能执行到财产,国外也有一些没有财产可执行,只是国外的人比较有诚信,市场发育比较完善,每个公民都有诚信记录,有一个公民诚信卡号,就像我们的公民身份证,输入后,就知道这个人欠不欠电话费、煤气费,如果你有不诚信记录的话,将来寸步难行。企业也是这样的,如果企业有不诚信的记录,作为个人来讲,饭店不让你住,因为你不诚信住了饭店到时候不付钱,你找工作,人家也不答应,因为你不诚信,不愿意给你工作,你要跟人家做买卖,做生意,人家不跟你做,因为你没有诚信,所以国外对诚信看得很重。法院判了以后,如果他有财产,他千方百计砸锅卖铁也要把法院判的债务履行掉,来保证自己能在社会上生存。一旦是破产了也是可以的,就是说你确实没有财产,就破产了,人家就不会认为你不执行,因为对方没有财产了、破产了,你就自认倒霉,因为企业是有经营风险的,你今天碰到一个倒霉蛋,就执行不了了,所以他们不会埋怨法院,因为这个人没有财产。中国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说没有财产是假的,是老赖,他的财产隐秘起来了,他的人也是狡免三窟,中国就出现了执行难的问题,不讲诚信,因为大家没有诚信记录,公民诚信记录,企业也没有诚信记录。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现在也在加速建立,比如说银行都有黑名单,哪些客户信用不好,都有黑名单,但是各自为政,都没有共享,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建立一个诚信体系,诚信体系建成之时,就是法院执行难解决之日,因为现在执行难在什么地方,是法院和老赖在博弈,他的财产在躲,人在躲,我们要找到财产找到人,所以在博弈当中。如果他真的是没有财产,我们的债权人,不管是企业还是公民都会认命,不会说法院执行不力了。
所以执行难的症结在于诚信社会还没有建立起来,我们需要加快建立。针对目前没有建立起来的下,法官不能无所作为,必须全力来解决执行难的问题,来制约老赖,来查处老赖,所以现在加大执行力度,刚才有网友问没有什么措施?是不是在这方面有所作为、突破,我们正在作这方面的工作,突破执行难关键是两条,一条是找财产,再一个人找人。因此我们要用足我们的法律手段,对企业,法院判决以后,你必须要申报你的财产,你不去申报,按照法律规定,我可以查封、冻结。个人也一样,法院也要加大力度,另外我们全社会要有联动机制,就是有关单位都要协助法院,协助执行,法院不能孤军深入,单打独斗,苦苦博弈,现在法院需要银行帮助,房地产管理部门查房产,公安局的车辆管理所查汽车,凡是财产到哪里,我们就跟踪到哪里,都是涉及到有关部门的。找人,公安也要帮我们找,我们各个街道、乡镇都是有协助执行的专职人员,在全社会布下“天罗地网”,当然实际上还没有做到。我们经常有夜间出击、假日出击,春节还要出击,老赖被找到了,就履行帐务。中国的诚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需要全社会联动,诚信问题要有基础,就是要把每个人的诚信体系建立起来,现在国家正在考虑这个事情。目前是各自为政,建行是建行的,工行是工行的,企业是企业的,公安也有很多不诚信的人,甚至是犯罪的人,也有很多不诚信的记录,法院也有很多,我们判了以后,老赖的名单一大串,也要提供给银行,所以建立诚信体系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
[主持人]:有网友质疑,执行时凌晨抓老赖,带着媒体去掀被窝,或者直接在媒体公布照片等资料,这些司法措施是不是侵犯了被执行人的隐私权?是不是公开过度?
[齐奇]:在执行中对老赖的曝光问题,这里要明确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首先你涉及债权债务,就要承担赔偿责任和侵权责任,承担赔偿责任的话,法院都是要公开进行审判的,因此,债务人也是公开的,包括开庭和裁判文书,都是公开的,除了个人隐私还有国家安全,绝大部分案件都是公开的,因此这个是债权人,那个是债务人也是公开的,这是符合公开审判的原则,既然是公开审判,在执行中执行不是秘密的,是公开进行的,因此对老赖来讲,他承担他应当履行的债务,这点是公开的,不是涉及到个人隐私,他有债务在身,而且是司法判决的,这点是公开的,不是隐私。第二点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也规定,对一些不履行债务可以到媒体曝光,当然有他的照片,有他欠多少债,比如说欠40万还是欠400万,多少时间不还,这些都是法律用来解决不诚信的问题,也解决执行难的问题,赋予我们的手段,进行一定程度的曝光,是不涉及个人隐私权问题的。当然有些也有渲染,比如说掀被窝,这些在执行过程当中,我们也不主张,有这样的一些做法,我们还是要文明执法,执行也是要文明的执行,但是要明确一点,媒体对老赖曝光,这个是依法有据,不属于公民隐私。
[主持人]:接下来还是执行的问题,但是关注的侧重点不一样了。一位绍兴的网友说,自己在一家印染企业打工,去年底来开始,工资发放不按期了,受金融危机影响我们也能理解,但前几天企业人事部门找到我,说要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一听就晕了,被辞退了我去哪里找工作?何况我和企业的合同还没有到期。请问齐院长,作为大法官,您能回答我这么一个小小的问题么,我可以走哪些法律程序?
[齐奇]:企业单方面的解除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必须有正当的理由,比如说认为劳动者不胜任工作.这个不胜任有身体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精神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身体体质的原因,也有可能是能力的问题,你不胜任工作。也比如说企业碰到了重大的形势变更,就是它出现了重大的经营困难,出现了业务的重大的调整,使它不能够雇佣你,没有能力来雇佣你,或者是由于业务的调整不需要雇佣你,这些就是企业的正当理由,如果企业不是有正当理由,而是有克扣工人的待遇,唯利是图,不顾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侵犯公民的劳动权益来辞退工人、解除劳动合同的,这是得不到法律保障的。怎么来指点一下这个程序,我们法律规定是这样的:涉及到劳动报酬的争议,法律规定叫“先裁后诉”。所谓“先裁”就是我们的农民工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下有一个仲裁院,先去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仲裁裁定下来还有不服的,才可以到法院。有这么一个步骤叫“先裁后诉”,很多农民工就是通过“先裁后诉”实现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有些也是企业有道理,这个就要看具体案件了。
[主持人]:好的,起码这是一个步骤,我们这位网友可以去试一下。网友“秋天的私语”问了个很尖锐的问题,不知道这块“板砖”齐院长是否愿意接:对待一些高官的审判,如何做到公开公正,你本人接到过招呼么?能否介绍一下冯顺桥案件的进展情况?
[齐奇]:关于高官的一些职务犯罪的案件,不管是纪委审查也好,还是移送司法由检察院起诉也好,我们法院都是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来进行审查的。对于冯顺桥,他是浙江省政府原秘书长,对他这样一个人的审理,我所知道也是在杭州中级法院进行审理,审理情况是相当正常的,我们并没有受到谁来打招呼以后,我们把他判重了或者是判轻了。冯顺桥这个案件的受贿金额因为时间比较近所以我记得比较清楚,受贿是79万多一点,80万还差一点。主要是两笔,一笔为一个企业的老板提供一些方便,比如说银行贷款、提供一些地块,比如海关要罚款,他去打打招呼,收受了一笔。这是79万里面的一半,还有一笔是提拔干部。把一个干部提拔也收受了他的钱物,两笔加起来一共是79万。冯顺桥在开庭当中,据我知道,他也正常地表达了自己对犯罪的悔恨,同时对自己犯罪比较轻没有像公诉人指控这么重,他也在法庭上做了辩证。因为冯顺桥曾经当过绍兴市委书记,当时在工作中也是做出了相当的成绩,这个人也是很有能力的。在开庭当中,我们法官反映他思路非常清楚,表述非常简练。比如说他讲,我为企业主、老板打招呼,他说不管是他得到了一些优惠也好,土地上的,或者是银行得到了一些贷款也好,或者是海关对他罚款罚得轻一点也好,我是打过招呼了,但是他们给他的这些好处都是在幅度之内的,对别的企业也是可以给予这样的优惠的,不是说因为我打了招呼,就违反规定、违反法律,好像达到了违法牟利,他的意思是这些牟利是打了招呼,但是没有违反政策,在幅度之内,他当时辩解讲得非常清楚。但是冯顺桥也该知道,受贿罪的构成并不是为他人牟利要违反法律、违反职务才构成受贿。比如说一个公安民警,他给被人办户口,这个户口按照法律规定是应该报的,他报了就是没有违反法律他可以给别人报的。还有就是这个人不能报进户口的,他弄虚作假也给他报进了,这叫违反职务。但是法律规定了,即使你没有违反职务,应该报户口你给他报了,像冯顺桥一样打了招呼以后,你不能收钱,界限就在这里。受贿罪的界限就是你办了事,不管这个是合乎法律规定,还是违反法律规定,你只要办了事,收了钱就是受贿罪。如果违反法律违反规定的,就要加重情节。冯顺桥的辩解的意义就是说我没有加重情节,但如果就这么一辩护,受贿罪不构成了,这1是他认识上的错误,还是受贿罪。所以我觉得他最后判了12年,好像冯顺桥本人没有上诉,因为他觉得判重可以上诉,他没有上诉,因此这个判决已经生效了。所以你问我还有没有进一步的进展,没有了,现在已经生效了,他现在已经进入了监狱服刑改造了。
[主持人]:好,这就是冯顺桥案件。一位叫做“知识的力量”网友问,法官是不是也有判错案的时候,法官判错案的时候我们对法官有些什么监督和处理程序?
[齐奇]:法官也不是神仙,当然有判错案的情况。法官判错案应该说分成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比较严重的,我们要追究违法判决的责任,而且最高法院有这个制度。他的概念是故意的违法,就是说你明知道法律应该是这样的,他非要那样,叫故意违法。第二种情况是有重大过失,而且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这个重大失表现在:严重地不负责任,简直是对当事人没有好好地查明事实真相、严重不负责任,这叫过失。因此这个过失是重大的或者是故意违法,这个要受到我们错案追究的制裁。因此这个处分是比较重的。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法官办错案,这个错案是相对的,比如说我们一般内部叫办案的差错,或者叫办案的瑕疵,这次差错和瑕疵他的原因不是故意违法,也不是重大过失,有的时候是认识上不太一致。对法律的理解、对法律事实的把握,你是这样把握,他是那样把握,你是这样理解的,他做出了另外一种理解。可能一个理解是比较正确一点,一个理解相对有点问题。这是认识上的差异。还有一种是水平,确实水平还不够,把握的不够精到、不够全面,也会产生差错。还有一种是有的时候比较粗糙,比如说我们经常碰到的,这个人承担多少债务返还对方,但是同期利息的怎么计算,这个计算是很复杂的,每个时段的利率要根据人民银行的利率来调整,我们有的法官计算利息算错了,这个也叫差错,也要改判。在我们的记录上就是这个案子被改判了。像这种差错跟上面的差错是不一样的,我们要通过内部的考核、对法官的考核和内部的管理进行的,比如说奖金要扣分,或者像交通违章一样要记一个点,这是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故意违法、重大过失,一种是一般差错,有不同的制度来管理。
[主持人]:媒体等公众舆论对法官的判决越来越有影响力,法官如何保证自己独立判断?
[齐奇]:关于讲到舆论对法院判决的影响,我觉得也是两个方面,第一作为法官来讲,不能够两耳不闻窗外事,应该关注涉案反应,应当关注热点问题,我们社会公众是怎么评论的,有什么看法,认为要重还是要轻,认为要左还是要右,这个是法官应该关注的。但是反过来讲,法官又不能跟着舆论左右摇摆,为什么呢?因为公众的舆论实际上是有局限性的,他对这个案件的事实、证据、情节轻重、案件的起因、它的后果、它的程度把握跟法官把握是完全不一样的,他是了解一些比较浅层次的表面的、道听途说的,甚至是一些以讹传讹的都有,所以他对真相的了解比不上法官,他有局限性;第二大家知道公众这些反应往往有的时候情绪化比较多,这个感情一上来以后,恨不得把这个人杀了,宰了,感情上来以后,觉得这个人最好是应该放出来,应该无罪,这个都有可能,有情绪化的可能。所以法官既要关注舆论,又不能被舆论所左右,他所依据的还是忠于事实真相,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则。我觉得最后结论还是这样的。
[主持人]:谢谢齐院长,时间不早了,我们借最后一个网友的来结束今天的提问,齐院长您从事了这么多年司法工作,您最大的心得是什么?您对司法的心愿或者期盼又是什么?
[齐奇]:我内心作为法官,我内心确实有很多愿望,我觉得我最大的愿望或者说我的梦想,就是在我们国家建成法治国家,这是我最大的梦想。那么大家知道,自从满清末年以来,我们中国的宪政努力已经经历了整整一百多年的历史,当时也是我们浙江人参与的“沈家本”,他是慈禧太后那个时候的刑部侍郎,也是主持修改法律。因为到满清末年,满清王朝岌岌可危,他们也搞了一些改革,沈家本请了一些日本的法律顾问搞了一些大清刑律、大清宪法的改革,所以叫宪政努力,这是从满清末年开始。到现在为止,可以讲一百多年来,一步一个坎,步履维艰,有多少仁人志士或以改革或以革命,在这条道路上艰难跋涉。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中国人的生活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我们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说从这个精神层面来讲,我们已经从崇拜“青天”,走向了崇尚法治;从制度层面来讲,我们国家的立法和司法的体系和制度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我们的形象层面,我们的法官已经脱下了蓝军装,过去我们穿制服,我们穿上的法袍,敲响了法锤;从治国的方略来讲,建设法治国家已经成为我们共和国新的目标,但是我们的这个梦想,我们这个目标的实现,平心而论:任重道远,还没有完全实现这个目标,而且是任重道远,所以要实现这个目标,今天还是我的梦想,这需要我们全体国人的共同努力,也需要今天一起交流的网友共同努力,也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法官薪火相传,始终不渝地奋斗,这是我的心愿,我的梦想。
[主持人]:好,谢谢齐院长,虽然今天的在线现场访谈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浙江在线“问政零距离”访谈节目还将继续下去。接下去还有许多省里其他领导应邀作客浙江在线,我们也会随时关注网上征求意见的平台内容,并且作出相应的回应。各位网友,今天在线访谈就到这里结束了。再次感谢齐院长的光临,也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在此我们也希望齐院长能经常来坐坐,和网友一起交流,
[齐奇]:很愿意
[主持人]:好的,再见
[齐奇]: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