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开幕第一天,提案组就收到220多份提案。医疗、教育、住房……在厚厚几摞以“民生”、“经济”为焦点的提案中,有一份提案显得有些特别,它由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崔泉森牵头提出,关注的是“村落文化”——这个多少有些生僻的概念。
“在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对村落文化进行抢救性保护,否则后果很严重!”崔泉森委员见到记者,快人快语。他说,从去年开始试点的“两分两换”,让原先分散居住的农民相对集聚到较大的社区居住,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利用,使公共配套设施提高使用效率,有利于新市镇建设,推动嘉兴城市化进程。“这个方向肯定是对的!”崔泉森话锋一转,“但是还应该有配套的历史文化保护措施!”
他不无担忧地说,农民集中到新定居点后,原先的村落被夷平,对村落文化将造成“毁灭性”的冲击!嘉兴农村的村落形态是在数千年农耕文明中发展形成的,随着河港浜汊分布,孕育了江南水乡特色的耕读文化、稻桑农业、手工业传统等,不少村落名人辈出,古迹丰富。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村落中,大量嘉兴历史文化也在村落中。而随着传统村落形态的消失,很多历史文化将被割裂、遗忘,变得无迹可寻。
崔泉森建议,在计划进行“两分两换”的地区要先开展村落文化调研,对村落的一些历史文化遗迹注意保护;对一些规模较大、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古村落,建议保护,或在新居民社区选址时优先考虑;在新居民点建设时尽可能保存村落文化元素;在宅基地复垦之前,文物部门先进行勘探,尽可能保护地下文物、文化遗址。
村落文化,这词儿的确有点生僻,提出来却很有意义。记得专家在把脉嘉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时,认为“较完整地传承了明代的城市布局”是我们最大的亮点,由此可见,城市、村落的布局就相当于文化肌理、历史骨架。村落文化作为具有历史的生命机体,不应在推土机主导的城市化进程中被彻底铲平,而应尽力融入新城市规划中。这一点文化血脉,不应成为城市化的障碍,而应该被看作形成新城市社区文化归属感的积极因素。
在势不可挡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是挥别蚕桑还是保护村落文化,在对新生活的向往和祖先的守望间,我们必须有勇气直面“舍”与“得”、“变”与“守”的两难困境,并孜孜求解。城市化和历史文脉,对这两个向度的同时追求,注定我们必须做得更多。也许,一个有理想的城市,只能选择更多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