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全省科技奖励大会召开,评选出279项优秀科技成果授予2008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28项,二等奖89项,三等奖162项。
浙江大学依然成为去年全省科技奖的最大赢家,由浙大独立完成或参与完成的一等奖项目达17项,占获奖总数的60.7%。
另外,279项省科学技术奖中,企业独立承担或参与完成的有158项,占获奖总数的56.6%。我省卫生系统共有65个项目获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39项,占奖项总数的23.3%。
今年获奖项目的另一特点是更加关注民生,许多项目与人民生活和健康密切相关。记者从28项一等奖中选择了几个,请相关专家进行详细解读。
NO.1田地“听诊器”
土壤质量好不好、作物需要施哪种肥料、该施多少量,只要有了土壤“听诊器”,就方便许多了。这一项目是浙大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的何勇教授牵头完成的,学名叫“土壤养分定位快速测试分析仪器”。
据何勇教授介绍,这种土壤分析仪器集合了3S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于一体,而且操作方法相当简便,其中有一组仪器,通过几根针管,插入土壤中,经过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能完成土壤水分、pH值、电导率等多种养分信息和三维位置信息的快速同步测量,准确率高达97%。
“以前农民施肥灌溉普遍采用人工控制,并不根据作物的实际需要,实行‘平均主义’,造成了有些作物养分不足,有些作物却过剩,浪费资源的同时,还污染了环境。”现在运用仪器进行简单测量和分析,就可以实现作物的按需分配。
在该技术基础上,科研组还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通用信息处理平台。这样一来,哪怕是某田地的某棵果树,都可以实现气温变化、养分变化等的24小时动态观测,“这项技术可以说解决了数字农业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NO.2 “近视”老鼠模型
都知道人类会近视,但你听说过老鼠也会近视吗?温州医学院就培育了一批这样的近视鼠类实验模型,而它们的目的,将帮助人类揭开近视的奥秘。
这个科研项目的负责人是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和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瞿佳教授,他告诉记者,过去对于近视的研究多用鸡作为实验对象,他们则在国内外首次用鼠类进行相关研究,因为他们发现:人、豚鼠和小鼠正常的眼球cDNA文库非常接近。由于老鼠的眼睛太小,他们还开发了专用工具,可以就豚鼠和小鼠的眼球进行测量。
据瞿佳教授介绍,实验组分别用豚鼠和小鼠建立了形觉剥夺型、镜片诱导型和恢复期三种近视模型,即把小鼠的上下眼睑进行缝合,或者给小鼠戴上近视眼镜,让它们变近视,再观察它们的视力恢复,从而模拟并探究近视的发生机制。瞿教授透露,这项研究虽然目前尚属于基础研究,但是这一研究的突破,对于下一阶段近视的治疗研究有重要意义。
NO.3数字化肾脏移植受者模型
众所周知,肾脏移植手术的难点之一就是受者排异性问题以及植入后的存活率问题,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提早预知肾脏移植受者排异性呢?浙医一院肾脏病中心陈江华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20多年探索,建立了数字化肾脏移植受者模型,该项目同样夺得了2008年度省科技奖一等奖。
“抗排异药物是把双刃刀,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据陈江华教授回忆,90年代时,国内肾脏移植手术后病人感染甚至死亡的案例很多,“主要是因为受者个体差异大,而且由于遗传基因等的不同,中国人与西方国家人群对抗排药物剂量的敏感性也不同。”这些都促使他们寻找一种适宜中国人的免疫抑制方案。
经过多年的积累,在对近2600例肾脏移植受者合理进行免疫治疗的基础上,这个“数字化肾脏移植受者模型”已基本构建完成。据陈教授介绍,这个模型中对免疫方案和用药剂量等等都有详细的说明,可以提前给肾脏移植受者做个“安检”,及早判断好肾移植受者的免疫状态,甚至临床上“定制”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以便最大限度提高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
与之相应,项目小组通过筛选发现了不少特异性标志物,建立起一整套术前术后检查评估体系,检验病人的尿液、基因、血液都能成为判断患者的免疫功能、移植肾功能的手段,他们还在国际上首次构建成功了移植肾排斥诊断基因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