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情人节,麦家没待在杭州的新家,倒是跑回了老家富阳,陪着许戈辉过了一天。
事情是这样的:许戈辉对麦家很感兴趣,所以想做一期《名人面对面》。这个约会原本定在2月13日,结果一来二去推迟了一天,就迎头碰上了情人节。
去富阳是麦家提的议,说去我小时候生活和读书过的地方看看吧,许戈辉当即说,主意不错。
凤凰卫视把镜头对准麦家,许戈辉说一是因为他去年得了茅盾文学奖,二是因为他的特情小说果然特别,不过最关键的,还是要套出麦家那段神秘的经历,让他能写出《解密》、《风声》这样的小说的“特情”生涯。
麦家把“老底”兜给了许戈辉
当年在情报机构里
我压根儿连同事的办公室都不能进
在老家接受采访,或许让麦家更有感觉,特别是说起自己的老底子。
“当年能考上那所军校纯属偶然。”1981年高考完,那所专门培养情报官的军校来招生。他们有优先选择权,会先在学校摸底,看中了就和你对话,不过前提要求至少要高出分数线80分以上。麦家的分数只高出了几分,按理完全没戏。
世事像小说一样变化无常。
“考试完,体检那天,正好是大夏天,又是正午。我躲在一个树荫下乘凉,来了个很胖的人,也乘凉。我因为从小家庭比较差,很谦卑,马上把树荫让给那老头,两个人就开始聊天。”没想到,那胖老头就是招考官。问了麦家的考试情况,老头有点惋惜:“你要分数再高点我就把你带走了。”
麦家急忙说,我数学100分,物理98分,就是语文政治特别差。老头点点头,走掉。
“下午3点体检结果出来,4点我接到教务处的电话,说有人要见我。原来就是之前碰到的那人。”原来那年,分数达标的人里,80%被体检给刷掉了,天降的机会。老头问麦家为什么想当兵。麦家说,因为家里的成份差。老头接下来的那句话就跟《解密》里的如出一辙:“只要我看中的,没人拦得了我。”
第三天,麦家就接到了录取通知。
情报学校里,人分“三六九”等。
“到了新学校,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班主任——我们叫队长——会指着某个人说,那个人你少接近。”那个被特别关照“少接近”的人,就是身上机密程度极高的人。
不过毕业后,麦家最终还是没在那个类似“701基地”的秘密组织里工作很长时间。原因不知道有没有玩笑的成分:因为写小说,所以被调去做宣传干事了。
“不到一年时间,做的还是机密程度极低的工作。”原因据麦家坦白是“我的智商不够高”。至于小说里那些秘密组织智商一流的核心人物来源,也就是麦家的那些同事们,“压根儿连他们的办公室都不能进。”所以麦家说具体到小说的每个细节,一定都是虚构的,但也绝对不是凭空捏造。
饶是这样,《解密》上架半年后,有关部门就接到了瑞士的电话,要求小说立刻下架,因为有泄密嫌疑。一堆专家再度严肃审查了很久,才给予“赦免”。
麦家的曝光率
麦家这半年来,曝光率极高。
去年8月被杭州作为人才引进后,10月又拿了茅盾文学奖,《风声》的剧本又被华谊兄弟买断去拍电影电视剧,接二连三的事件让他被全国媒体高度关注。
就拿这周来说:大前天,富阳邀请麦家和麦家的老朋友、评论家谢有顺过去,给他们那儿做一个讲座,题目是“金融危机下,中国文化的机会”;前天是文化名人和文创机构入驻杭州西溪文化创意产业园的仪式;昨天是凤凰卫视的专访。
作为一个作家,面对这样的纷繁,如何继续潜心写作,应该是所有喜欢麦家的人关注的一个话题。
麦家的一个举动有点意思。
许戈辉来采访麦家,有好几家杭州的媒体听到了风声,打算过去旁听。麦家知道,有点急了,说这事不太妥当,太招摇了,婉拒了所有的旁听。后来是许戈辉听说,说那就来吧。
喧嚣过后,安静下来,对一个作家来说,是重要的。
采访的时候,麦家说:我就是一个写东西的人。有一点点时间,就想写东西。
前一天,他在西溪文化创意产业园,用第三人称也表明了同样的意思:“杭州对麦家不错,他很感动也很惭愧,要减轻惭愧,他必须多写好东西;但写好东西必须心无旁骛,这让麦家挺惶恐的,不知道得到那么多能不能还出来,希望他的运气还是那么的好。今后得多写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