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医学创新有了“浙江自信”:我们也能研究上出成绩
  对近视发病机理的探索,让人们对有效预防和治疗近视有了更多信心。图为在眼科医院检查视力的小学生们。 新华社发

  浙江日报2月16日讯 健康,是人们永恒的追求。省科协最新公布的浙江人科学素养调查显示,群众最期待的是医疗方面的科技进步,74%的被调查者希望癌症及疑难杂症诊疗技术能有新进展。

  2月11日,2008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杭州召开。盘点279项获奖成果,我们欣喜地看到,来自医药卫生领域的获奖成果有65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39项,占全省获奖项目的23.3%。

  从探究近视眼的发病机理到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心功能不全,从为恶性肿瘤确立诊断标准到为肾移植病人提供个性化治疗……掂量着这一项项凝聚着医学科研人员多年心血的研究成果,我们更能深刻感受到:医学进步,正在让百姓生活更加健康。

  给老鼠戴眼镜,探究近视发病之谜  

  “一天老师走进一个教室,看到全班只有3名学生不戴近视眼镜,私下一问,原来剩下的学生都戴了隐形眼镜。”这个民间流传已久的笑话,在很大程度上侧面反映了当前近视大军队伍的庞大。

  不仅如此,根据美国眼科学会公布的数据,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都为近视所困扰,患者人数达到10亿。由于近视眼的发病机理未明,无法采取矫治以外更为有效的防治措施,近视发病率仍趋于上升。

  要驱散这层迷雾、探究近视发病之谜,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实验出发研究。8年前,温州医学院瞿佳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从源头进行了“实验性近视研究”,这项成果获得了2008年度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他发现,鼠与人的眼球具有很高的相似度,而且鼠的寿命相对短,有利于控制实验时间,非常适宜代替人类进行近视研究。

  用老鼠做近视实验,这在世界上还从未有过。过去,科学家开展过猴子等动物的近视研究,但都未能成功。开展鼠的近视实验,没有任何前人经验可供借鉴。更难的是,老鼠眼球太小,只有绿豆那么丁点大,没法做测试。

  瞿佳的研究就此展开,为了研究近视的发生机理,他们开发了一系列符合老鼠眼球尺寸的研究工具,可以对小鼠的小绿豆眼进行很精确的检测。之后,他们给老鼠戴上特制的近视眼镜,或罩上眼罩,让它患上近视,然后再想方设法让老鼠恢复视力。科研人员再用专门设计的测量工具,把实验鼠近视发生发展的所有数据全程记录下来,从而分析寻找影响近视的关键因素。

  现在,瞿佳他们已经能在实验室里把正常鼠“变”成近视鼠,再把近视鼠给“变”回去,这就为最终阐明外部因素如何影响近视发病机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他们还成功地开展了人类近视体外研究,把人眼球中与近视相关的部位取出体外,进行培养和研究,以此找到抑制或激发近视产生的化学物质。

  他们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极大关注,先后在《眼科与视觉科学》等国际视觉科学顶级刊物上发表了10篇SCI收录论文,并在《中华眼科杂志》上发表高水平论文8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其中1项已授权。

  虽然目前只是在实验室里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要把这项成果运用到人身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瞿佳相信,经过科学家不懈努力,在不远的将来,近视一定能够得到有效预防和治疗。

  注入“种子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研究有突破

  病人大面积心肌梗死后,只要从心脏血管注射一管从患者自己骨髓里提取出来的干细胞到心脏坏死部位(干细胞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细胞,能形成从肌肉、肝脏到脑、心脏的不同组织和器官,俗称“种子细胞”),就能促使梗死区血管新生和部分心肌生长并改善心脏功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病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建安,凭借对这一新技术的深入研究获得了2008年度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这项创新型技术,给心功能不全患者尤其是心肌梗死患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治疗方向。每年中国心肌梗死病人超过百万,虽然可以通过采用药物治疗、心脏介入或搭桥手术解决部分病人的血管畅通和心功能问题,但不少心肌梗死病人的心脏肌肉却仍有坏死,心脏功能大大受损,表现出来就是手术后心跳加快,稍一运动便气喘吁吁,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

  如何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王建安开始苦寻出路。2002年,他从英国《自然》杂志上获悉,欧美等国正在开展一项“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疾病”的研究。这让他一下子就兴奋起来:如果能通过干细胞移植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无疑是一条全新的治疗途径。

  王建安很快开始了大量的前期探索,当年就在国内率先将技术运用到临床上。他先从病人体内抽出了几十毫升的骨髓,提取到数百个干细胞,然后再将它们培养到近千万个。几周后,再将这些干细胞注入到患者坏死的心脏肌肉处。几个月后,数十名心肌梗死病人的心脏功能(心脏射血能力)提高了5%到6%。其中一名来自内蒙古的重症心肌梗死患者,经过干细胞治疗后,在半年时间内坏死肌肉面积就明显缩小,心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创下了我省医学界的奇迹。

  然而,由于不少心肌梗死病人心脏功能改善的情况并不明显,基础研究表明,一开始移植到心脏的干细胞存活率非常低,只有1%左右,各种质疑也随之出现,有人还劝他早点收手。“退回以前的老路,我照样可以成为别人眼中的名医,但要让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就必须走出一条新路。”王建安说。

  他冷静分析后认为,干细胞移植后心脏功能改善,说明这种方式是有效果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干细胞移植后存活率的问题。

  2007年,在无数次的动物实验后,王建安发现,经过缺氧状态培养的干细胞,在移植到心脏后存活率从以前的1%左右提高到8%至10%。

  多年来的辛勤耕耘,终于结出了硕果。王建安的这一科研成果,相继发表在《欧洲心胸外科》等重量级学术刊物上。5年来,他已经为近百名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80%的患者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过去,我们对创新重视不够、信心不足,常常只是把国外的成果拿来再用。事实证明,只要大胆创新,勇抢科学的制高点,我们也能在基础和临床研究上做出更多成绩!”王建安说。

  目前,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等项目的支持下,对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脏疾病进行深入研究。“我们的目的,是进一步发展完善这一技术,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1] [2] 下一页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吃颗药近视眼好了? 温州医学院科研获全省一等奖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做医生前先学感恩
·湖州五洲生殖医学医院为新农合患者再办实事
·慈溪市人民医院成为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在温州医学院调研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Copyright © 1999-2015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