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推出之初,一个小额贷款公司名额曾吸引多家知名企业蜂拥抢夺。但目前据记者了解,嘉兴小额贷款公司正在从最初的“炙手可热”,逐渐陷入被冷遇的尴尬状态。
热情正逐渐冷却
去年8月下旬,嘉兴多家知名企业暗战12张小额贷款公司“牌照”。当时,根据省相关部门部署,我市在原有各县(市、区)设立一家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5个试点名额,但很显然还是“僧多粥少”;而当时在名单确定过程中,入围门槛更是一升再升,多家知名企业博弈其中。
然而,时至今日,全市仅设立了7家小额贷款公司,仍有5家处于申报之中,何时设立并未有明确时间表。有市场人士称,这在一定层面上显示了企业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热情正逐渐冷却。
即便是已经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业务也大多处于“温吞水”状态。据了解,目前我市已经设立的一些小额贷款公司,正面临钱贷完之后急寻后续资金的状态,手头几无余钱。
来自人行嘉兴市中心支行的一份《嘉兴市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流向监测汇总表》显示,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额6.23亿元,截至去年底,累计发放贷款5.17亿元,其面临的融资瓶颈凸显。同时,民盟嘉兴市委会在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的提案《关于扶持小额贷款公司、完善其运作机制的建议》称,根据银监会、人行出台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向不超过两家商业银行进行同业拆借不超过注册资本金的50%,但目前所有商业银行都没有这方面的操作办法和意见。
该提案还指出,实际运作中,小额贷款公司为了控制风险,可能要求借款人用房产抵押,有些融资人希望用设备抵押,小额贷款公司考虑到风险因素都不给予考虑;而对于农户而言,农村的房子价值低,小额贷款公司觉得风险大,也不愿意给予贷款。如此,使得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的初衷无法实现。
助推之路亦漫长
针对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有关方面正采取措施予以助推。
来自中行嘉兴市分行的消息称,对于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融资、结算渠道、制度建设等问题,日前,该行与4家小额贷款公司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提供授信支持,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不超过其注册资金50%的授信支持,在条件成熟时,开展信贷资产转让等方面的合作,为其解决信贷规模对业务发展的限制。
提供资金清算平台,借助人行的清算系统和电子银行系统,实现公司与客户间的划付、贷款收放、利息批量代扣等业务;提供理财顾问,对小额贷款公司账户的闲置资金提供理财及增值服务,为其日常经营和管理提供法律法规咨询、财务报表分析、投融资咨询等;信息共享,与小额贷款公司共享客户信息、政策信息,提供中小客户资信调查和客户风险评估,向其推荐在该行开户的具有小额授信需求的客户,帮助其授信业务的顺利启动。
但中行嘉兴市分行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虽然合作协议已经正式签订,目前并没有实质性的推动。有市场人士称,助推之路亦漫长。
对于嘉兴企业而言,最主要是小额贷款公司是全新的事物,而且涉及原先无法进入的金融领域,因此在试点推出之初,没有经过成熟的市场调研就先争夺名额,多数抱着“先拿牌占位”的心态;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小额贷款公司正式开业,他们在实际经营时遭遇的难题,让场外企业的参与热情开始冷却。
另外,更有当前信贷环境的急剧变化,小额贷款公司似乎变得可有可无。“可谓有点‘生不逢时’。”人行嘉兴市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如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