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看起来,这堪称一起典型的网络监督成功案例:网民曝光、舆论加热话题、政府出面查处、问题官员倒掉。但仔细一看,这个“成功案例”背后的诸多偶然性,却又让人要倒吸一口冷气。
首先是网民曝光消费清单,这已经够巧的了,毕竟政府部门的公款消费清单,不像大街上学英语的小传单,随便转一圈就能拿上一大把。有多少公款消费清单能被网民们偶然曝光,大家心里有数。然后就是东阳市委市政府的办事效率,那是出奇地高,不搞“沉默是金、就不认账”的老一套,而是马上进行了查处。有多少地方的政府能这么虚心,这么不藏着掖着,大家心里也有数。之前网民曝光的官员公款消费不少,这个“门”那个“门”热闹得很,但到头来,有几次是有结果的?涉及到的政府部门真跟你来个死不认账,你还真没办法,毕竟公款消费清单对老百姓来说是保密的,你根本没办法自己证明清单的真实性。另外请注意,“公款按摩”清单显示的是2003年的事,2003年的事非要等到2009年网友曝光之后才被查处,我们的纪检、监察部门明显“失察”啊!
你看看,有这么多的偶然性在里面,这个网络舆论监督的成功案例,实在跟买彩票中大奖的几率差不了多少了。“公款按摩局长”倒在了谁的枪口下,倒在了网民的监督之下吗?倒在了严密的公款监督体系下吗?还真是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