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岁顺利通过外企面试
吴阿姨是杭州人,老陈是青岛人。上世纪70年代初,他们在内蒙古插队时认识。他们在一个工厂工作。老陈是电工。
一天,有个同事找到吴阿姨,说有个小伙子想跟她认识。
老陈身高1.78米,方脸,浓眉大眼。老陈话不多,但第一次见面,吴阿姨就对老陈有了好感。吴阿姨的评价是:他鼻梁很挺,帅气,还有点羞涩。“直觉告诉我,这个人可靠。”
1980年,吴阿姨回杭州,老陈回青岛。1981年,两人在杭州结婚安家。
后来,老陈调到杭州一家印刷厂做电工。
老陈最大的心愿是掌握一门特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1994年,老陈辞职下海,开了家安装、维修空调及电器产品的店。他们买了房。儿子读完大学,老陈决定不做生意了,还是做电工,要做一个高水平的电工。
2007年,美国一家公司在浙江招两名产品维护维修的工作人员。一个老同事推荐了老陈,老陈也想去试试。吴阿姨提醒他,给外国人打工不容易的。
“人就是要不断学习。给儿子一个榜样。”老陈说。
面试时,主考官问老陈:“英语怎么样?”老陈说:“我会好好学,不会影响工作的。”老陈的诚恳和对专业的熟练,打动了公司负责人,决定试用老陈。
这年,老陈53岁。
三个月后签订合同一年后被裁员
老陈读书时没学多少英语,而这家外企公司的产品说明书全是英文的。
每天早晨6点,老陈就坐在阳台上,戴起老花镜,手拿铅笔,对着《大英汉词典》,翻译那堆英文说明书。
每次维修拆下的电路板,他都要带回家,对着线路图反复琢磨,左边是线路图,右边是《大英汉词典》。
电路板修好,他又拿回公司上账入库,由公司恢复使用(其实美国公司没有这样的要求,换下的电路板都是扔掉的)。
三个月后,美国公司主动提出跟老陈签订劳务合同。年薪十多万元人民币。
2008年10月,受经济危机影响,美国公司裁员,一直裁到在浙江的两名员工,老陈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