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温州的政协委员们春风满面步出会场。会场内外,我们都需要这样的信心来战胜挑战。卢春雨 摄
浙江在线02月24日讯
温州市人民大会堂前,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高度。
“我们温州的发展历程就像这台阶一样,年年有进步。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我们勇敢面对,相信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够迈过这道坎,温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定能迎难而上。”昨天和今天,一年一度的市两会相继开幕,会场内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互相鼓劲。
走过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2008年,大家深切地感受到,困难与希望同在,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应对挑战
筹划早 行动快 措施实
去年温州市生产总值是2424.3亿元,比上年增长8.5%。来自企业界的人大代表一致认为,去年我们遇到了那么多困难和挑战,取得这样的成绩尤其不易。
在行业普遍受到冲击的去年,海螺集团销售额首次突破十亿元,实现了跨纪录的增长。分析增长的原因,市人大代表、海螺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邵奇星说,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市委、市政府发现问题早,出手解决问题快。其次是温州企业家有着强烈的发展信心和迎难而上的精神,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机遇,逆势而上。
经历过改革开放大发展的温州,处变不惊、胸有成竹,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前瞻性的部署。
去年5月,温州市“两会”结束后的首个工作日,市委、市政府主抓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谋划启动“政企联动、攻坚克难”为主题的企业服务年活动。
当企业有所急有所需,党委、政府及时出手相助。去年全年,我市综合运用税费减免、财政补贴等手段,加大对企业的解困和帮扶力度,全年为企业直接减负15.8亿元。
当企业信心不振,党委、政府找准路子、提振信心。2008年11月,全市召开“拓市场保增长”千人动员大会,提出要“把开拓市场作为克难制胜的突破口”,充分发挥温州的产品优势、营销网络优势、温州人能吃苦敢拼搏优势,在拓展市场中抢占先机,还专门出台17条意见和措施。
当企业面临过冬时节,政府及时送上“政策红棉袄”。去年,全市安排市级开放型经济扶持资金1.3亿元,鼓励和引导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而全市去年的公用经费减少了5%。在国际市场萎缩、出口订单明显减少的不利形势中,我市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全年实现出口119亿美元,同比增长17.3%。
服务当前,立意长远,我市利用困境的倒逼效应,不失时机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事关温州发展全局的沿海产业带建设完成总体实施规划编制,建设用海报批和规划调整有序推进;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全面铺开;大力实施“创新强工”战略,新增省级以上研发和技术中心33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1家。
人心在凝聚。眼下,温州市上下努力在解决实际困难中积极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正在积极争取化危为机,实现新发展。
化解挑战
干实事 重民生 暖民心
“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重视民生。”这是全市上下干部的共识。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其火热程度丝毫不亚于“应对危机”这个核心议题。
“越是困难的时候,老百姓越需要安全感,越需要政府重视民生保障。”来自基层农村的人大代表、苍南县灵溪镇坝头村党支部书记颜怡后谈了自己的真实感受。颜怡后说,该村是苍南县目前惟一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1.2万多元。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住房保险和义务教育学生书费减免,是他和村民们最直接的民生感受。
去年,我市四分之三新增财力用于保障民生,加快了编织一张让老百姓安心生产、生活的网络的进程: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出台困难群众救助管理办法,实施城镇老年居民养老保障和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实现二轮土地承包以来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全覆盖,实现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全覆盖。去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6%。
——制定缓解“看病难”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行动计划,新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家、服务站60家,推进乡镇卫生院转型过渡,中西医院病房大楼、温医附一院迁建和一批县级医院迁建工程进度加快,市二医住院楼建成投用。
——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市级安排农业专项资金2.5亿元,增长26.5%。去年,开展新一轮“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完成整治村建设612个,新解决了3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改造农村薄弱学校101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权益得到保障。
——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市区安置房年度建设任务超额完成,新开工建设77万平方米,竣工108万平方米,认购5109户,交钥匙5626户;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对象1047户、实物配租207套。
——扎实推进“平安温州”建设,大力实施“民安工程”,强化治安乱点整治,“两抢一盗”等侵财性犯罪多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战胜挑战
解难题 鼓干劲 拓空间
新使命,新干劲。
温州经济发展正处于周期性调整的攻坚阶段。主攻区域经济研究的市政协委员、温州大学教授张一力认为,2009年是温州的攻坚一年。
困难与成绩相随。五大难题也摆在温州人民的面前,对于问题,温州上下都有个清醒而又深刻的认识:
温州经济增速趋缓;经济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更加凸现;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环境亟待改善;政府服务职能尚待进一步改善。
在困难中攻坚,在发展中克难,向来是温州人磨练出来的“特质”。
中央果断出台一系列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为我市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拓展产品市场空间带来了重要机遇;外部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为我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
温州人也更要看到,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温州已经拥有较强的经济基础、灵活的体制机制、完善的营销网络和独特的温州人精神,当前我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态势和内在条件并没有改变,推动发展的优质资源和新生力量也在不断成长。
肩负新使命,一种力量已经在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