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桐乡河山镇上开服装店的沈建英,是一位连初中都没有毕业的中年妇女,最近写出了一篇6000多字的小说,她说想把这部小说拿去发表。她的举动在河山镇上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写作是为激励儿子读书
沈建英告诉记者,她写小说并不是为了出名,也不是想当作家,只是为了激励儿子读书。
写小说跟儿子读书有什么关系?原来,沈建英的儿子小时候不喜欢读书,尤其不喜欢语文。上小学的时候,数学考试卷上的算式他都会,但是看到文字应用题就把应用题里面的几个数字抽出来,自己加减乘除乱算一气。语文就更不要说了,老师拿着他的作业找到沈建英,说你看看你儿子的作业,偏旁跟部首都要相差几里路了。
儿子不喜欢读书成了沈建英最大的心病,怎样才能激发起孩子读书的兴趣呢?沈建英自己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虽然初中没毕业,但看过许许多多的小说,尤其喜欢看武侠小说。“金庸的小说我大部分都读过,还有《水浒传》和其他许多小说。”看到儿子不喜欢读书,她就给儿子念书或讲故事给他听。每次讲到精彩处,吊起了儿子的胃口,她就不讲了,让儿子先读一会书,或者做一会作业,完成了母亲下达的任务,才能继续听故事。她就是这样连哄带骗勉强让儿子看书做作业的。
有时候儿子不愿意写作文,她也会帮儿子写一点,或者跟儿子一起写。然后对儿子说:你看妈妈没人教都能写,你怎么就不会?
为了鼓励儿子读书,沈建英到处找书读,读完以后还写读后感。儿子上了茅盾中学后,她对儿子说:“你是茅盾中学的学生了,如果你连茅盾的作品都没看过,以后人家问你,这怎么说得过去啊?”所以她就自己先去借茅盾的作品来读,给儿子做榜样。为了读一读茅盾的《子夜》,她在实在借不到的情况下,跑到了一家打印店,让人打印出来。5角钱打一页,打了20多页。镇上的人听说买一元钱豆腐都要吃两天的沈建英,为了读书居然这么舍得花钱,就取笑她说,你准备去考大学啦?
儿子转变当上了班长
在沈建英孜孜不倦地教导下,儿子许申益的成绩一年一年在进步。儿子的每一点进步,都让母亲从心底里感到高兴和自豪。儿子到了初一,成绩在班里已经名列前茅,还当上了班长。从此以后,他的学习不再需要母亲督促。
2007年,许申益考取了茅盾中学理科实验班。班主任姚敏华老师说,实验班是择优录取的,当时许申益的成绩在班上是第7名。从高一到现在,他一直是班长,成绩挺好的,尤其是理科。
她还说,高一时,许申益参加全国希望杯数学邀请赛,获得了嘉兴市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去年,参加嘉兴市的物理和化学竞赛,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现在,在学校全年级650名理科生中,他的成绩稳定在前15名左右,最好的一次排在第6名。
跟以前需要软硬兼施、连哄带骗才肯学习的情况完全相反,现在,每个星期才回一次家的许申益,一回到家里就躲在楼上学习。沈建英说:“现在我不再督促他学习,而是督促他休息,每隔一个小时就要喊他出来玩一下。”
许申益的变化,让河山镇上认识他们母子俩的人啧啧称赞,学校的老师也把沈建英当成经典案例,用来教育那些对孩子学习漠不关心的家长。而以前那些嘲笑沈建英“行为异常”的人们也开始觉得不好意思起来。
儿子给母亲改小说
沈建英为了培养儿子的写作兴趣,写出了一篇名为《一个小孩的自白》的小说,小说讲述的故事是:一个小孩的父母在城里打工,他就跟着奶奶在乡下生活。奶奶嗜赌,小孩却是非常讨厌赌博的人。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于每天跟着奶奶出入赌场,渐渐地他也学会了赌博,并且慢慢沉沦为一个嗜赌的小赌鬼,甚至还梦想着以此为生。
一部6000多字的小说,用铅笔工工整整地书写在方格纸的背面,虽然有些语句不怎么通顺,也难免会有一些错别字,但可以看出,沈建英是很认真地在写。她说这是一个她听来的故事,适当进行了发挥,“主要是想让大家远离赌博,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干净的环境。”
沈建英不无骄傲地说,儿子是她的第一个读者,还为她取小标题,改错别字。沈建英说,当初,她写了一些关于对儿子教育的体会笔记,总结自己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的经验,她说自己在有些地方没做好,如果改进一下,或许效果会更好。现在看着儿子这么懂事,她特别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