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3月10日讯
生命在于运动,但对有的人来说,过量的运动可能会终结生命。近日,省人民医院就连续收治了两位这样的病人。
小伙子打篮球突然猝死
21岁的王浩(化名)年幼时身体偏弱,后来通过运动锻炼慢慢增强了体质,王浩尤其喜欢打篮球。
前阵子阴雨不断,气温偏低,王浩不小心得了重感冒。感冒5天后,许久没运动的王浩实在憋不住,不顾身体仍有不适,又上篮球场了。打了大约20分钟,王浩突然一脸痛苦,“哎哟”喊了一声,便捂着胸,蹲下身,不久瘫倒在地。
同伴开始以为是太劳累的缘故,将王浩抬到场外休息。但等懂医的人赶来一看,发现情况不妙,忙将王浩送到医院。可惜这个时候已无回天之力。医生初步诊断王浩为心源性猝死。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一位35岁的机关干部觉得自己越来越发福,下定决心上健身中心瘦身健体。没想到第二次上健身房健身时就发生了意外。这名男子正在练哑铃时突然晕厥,不省人事,在送医院途中就停止了呼吸、心跳。
连续两位因运动引发猝死的患者令人唏嘘。记者在网上查询发现,54岁的原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刚出差回来,就去健身房健身时猝死不治而亡;美国著名女子排球运动员弗海曼也是在日本的一场比赛中猝死的。
运动性猝死九成有心病
好端端的健康人怎么会在运动锻炼时突然死亡呢?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屈百鸣介绍,其实,运动性猝死大都是心源性猝死。有关资料显示,运动性猝死近九成有心病,也就是说这些人死亡是由运动和潜在的心脏病共同引起的。
屈百鸣说,导致运动性猝死的心病主要有肥厚型心肌病、冠状动脉畸形、心肌炎、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其中肥厚型心肌病是年轻人猝死的主要原因,占三成以上。
“很多患者猝死了才发现患有心脏病。一般人群的肥厚型心肌病患病率为五百分之一,但许多患者终身都未被诊断。再比如冠状动脉畸形是猝死的第二个原因,但这种先天性畸形的漏诊率也很高。”
医生认为,现在提倡全民健身,但很多患有潜在心脏病的人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等到剧烈运动酿成苦果才知道根本原因所在。“有些心脏病患者,平时避免剧烈运动,一辈子都会活得好好的。但就怕不了解自己的身体。”
剧烈运动前不妨先作体检
为避免悲剧的发生,屈百鸣说,针对健身运动发生猝死,在强度较大的健身运动之前,最好先去作一次体检,请医生“诊断”一下是否适宜强度大的运动。屈百鸣为读者开了一个常规体检项目的“方子”。
心电图:目前常规体检项目中,心脏一般靠心电图来检测,但心电图一般只能检测出心律失常、心梗等显性的、处在发病期的心脏疾病。
运动平板试验:在一个类似跑步机的仪器上进行跑步运动,随着时间增加,逐渐提高跑步的速度,使心脏负荷达到较高程度,观察心脏是否存在隐患,一般时长约10分钟。如果出现憋闷、难受,甚至疼痛的感觉,则提示需要作进一步的检查。
动脉硬化检测:有条件的话可以接受一种叫“动脉硬化检测仪”的仪器检测,通过检测脉搏搏动波,同时测量手腕和脚踝部血压,可早期诊断和筛查出动脉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