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昨日下午在我市有突出贡献人才住房专题会议上强调,要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三化”长效机制,加快破解人才“住房难”问题,并以此为突破口,把杭州打造成长三角人才高地。
王国平和市委副书记王金财,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于跃敏等一起,听取了市委人才办、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建委的工作汇报。为破解人才“住房难”问题,市委、市政府决定通过六条渠道和“一揽子”制度设计解决各类人才的住房问题。六条渠道是指大师级人才专项住房、有突出贡献人才专项住房、人才限价专项住房、人才经济适用和经济租赁专项住房、人才奖励专项住房、人才短期居住专项住房。其中有突出贡献人才专项住房主要用于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各类人才,每年安排300套住房以上,其中市本级每年将安排不少于200套住房,萧山区、余杭区、高新区(滨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每年各安排不少于25套住房。当前市委人才办正在加紧制定《关于建立人才住房保障体系把杭州打造成长三角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和《杭州市有突出贡献人才住房申购办法(试行)实施细则》两个文件。全市宣传、发改、经委、建委、旅委、农办、教育七大系统和萧山区、余杭区、高新区(滨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制定了相应的有突出贡献人才住房申购评审标准或实施办法。
王国平在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市人才专项用房建设和申购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后指出,杭州缺地矿资源、缺港口资源、缺政策资源、缺项目资源,最大的资源就是环境和人才。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杭州必须做好人才文章,发挥比较优势,进而打造竞争优势。他指出,做好人才工作,关键是要为人才排忧解难、雪中送炭,特别是要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难”这一共性问题。破解人才“住房难”问题,是杭州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撒手锏”,也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人才政策的具体行动和生动实践。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切实增强历史感和使命感,以破解人才“住房难”问题为突破口,把杭州打造成长三角人才高地。
王国平强调,解决人才“住房难”问题,关键是要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三化”长效机制。制度化,就是要通过六条渠道和“一揽子”制度设计,切实解决各类人才的住房问题。规范化,就是要规范各类人才专项用房特别是有突出贡献人才专项用房申购标准,形成相对统一的标准体系,确保人才专项用房真正用于人才。程序化,就是要实现人才专项用房申购工作程序化运作,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他还强调,要坚持统筹安排、量质并举,切实解决好建设标准、建设地点、建设用地、建设进度、建设主体、分房原则、建设资金等问题,把人才专项用房特别是有突出贡献人才专项用房真正建设好、分配好。
王金财指出,从六条渠道、在制度化上“一揽子”解决各类人才的住房问题,可确保人才住房政策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要加快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切实搞好人才专项用房建设和分配工作。他还就解决我市有突出贡献人才专项用房的选址、规划、建设、分配及建设资金筹措等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