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18日讯 对徐林立来说,转型是他创业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
2002年,与塑料包装编织打了15年交道的徐林立,下决心把苦心经营的产品从生产线上撤下,与另外股东一起投入1800多万元,创办了浙江直立汽配有限公司。产品也从生产塑料编织升级成大型汽车推力杆为主的汽车配件。
这个前瞻性的举动,给徐林立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
转型后短短几年时间,企业迅速壮大,去年完成产值2亿多元,是转型前的10倍。
“如果不是当初转型快,就没有今天这个良好的局面!”站在位于德清县新市镇的浙江直立汽配有限公司车间里,公司董事长徐林立这样感慨道。
转型,源于决策者对市场的观察把握
转型也不是一夜间发生的。
“给他人做了10多年的配套生产,而且对于这个行业非常熟悉,因此转型还是需要一定的勇气与信心的。”徐林立开门见山地说。
“直立汽配”的前身专做包装塑料编织袋,到2002年,已是浙北地区较大的水泥编织袋生产企业之一,年销售收入达到1200万元。虽然当时客户比较稳定,企业的利润也不错。但是,徐林立敏锐地意识到编织袋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迟早会遭市场淘汰。企业要持续发展,不能把编织袋当成主业,必须有技术支撑的优质产品。
选择什么样的产品来做主业?当时汽车行业在我国方兴未艾,有名股东提出转型引进汽车配件生产。
“汽配与编织袋,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产品,更不要说工艺了。而且转型转产一下子要新投入1800万元,投入这么大,做与不做,我们几名董事开了几次会商议。”回忆当时抉择时的焦虑,当家人之一的楼林祥这样说道。
事实证明:当时企业班子的选择完全是正确的。
因为转型后不久,水泥行业发生了急剧变化。大型水泥企业开始实施兼并计划,激烈的市场竞争又迫使企业纷纷改进生产工艺,特别是水泥进一步散装化后,水泥编织袋需求量大幅萎缩,市场利润从最高时的20%下降到仅7%至8%左右。
看到水泥行业的这一变化,徐林立等人暗暗庆幸,他们抓住了时机。
微笑,源于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思路
转型之初,“直立”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尽快得到汽车制造商的认可。
总工程师操志军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中国重汽集团第一次与“直立”接触时,根本没有把他们放在眼里,后来几次在同行嘴里听说了“直立”的产品,就开始与“直立”接触,但是一直没有下过订单。
一次,重汽提出按照他们的要求提供几个产品样品。几天后,当重汽集团技术部的工程师拿到产品样品后,笑了!“我们一直认为这样的工艺只有在‘中国锻造之乡’的山东章丘才能生产出来,没有想到你们的技术不比他们差!”
2005年下半年,中国重汽集团在考察了直立汽配后,签下了作为重点供应商的长年合作书。
这份合作书给“直立汽配”实现“完美转身”创造了机遇。
有了这个国内重型汽车行业的老大做靠山,直立汽配的业绩飞涨,订单不断。如今,陕汽、北汽、一汽、二汽、江淮等国内诸多知名重型汽车制造商都与直立汽配建立了合作关系。
虽然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汽车行业带来了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有技术做保障,特别是提升式转型给公司带来的是效益的大幅增长。“直立”在汽配市场的销售依然直线上扬,公司2007年产值只有7000多万元,2008年已经猛升到2亿多元了。
目标,握核心技术把市场版图做大
就在记者准备结束采访时,操志军接到了一个电话,他透露说,这是我国第一家集电动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于一体,具备研发、制造和试验检测能力的电动汽车制造公司打来的电话,他们要我们根据要求设计三个新产品,通过就与我们签约。
操志军说,其实这是考验我们的水平,而且这样的产品往往都是技术上最难啃的活,不过我们有信心把这个产品拿下来。因为我们有人才做后盾,你看我们的图纸都已经出来了。
技术升级使“直立”在市场上与巨人握手的机会更多了。
去年,世界上大型汽车制造技术最先进的坦桑尼亚,专门慕名赶到“直立”,从车间到技术中心,全部作了仔细了解,最后把“直立”列进了自己在中国的后备供应商名单。操志军笑道,最近,美国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对“直立”的精密工具产品也产生了好感,专门来企业调研。
操志军指着年前调试成功的年产16000吨重型汽车推力杆及传动轴汽配机械精加工项目的三条生产线说,这是个列入德清县80项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的重点项目,全面投产加上原先的6条生产线后,公司新年在产能、产量上都将增加一倍以上。
而对此充满信心的董事长徐林立心中还有一个更远的目标:那就是向汽车配件精加工成品发展,除了满足中国重汽集团等配件外,还将为德国汽车公司提供相关产品,并向轨道火车、飞机、精密工具等领域扩张,使公司年产值以亿元的速度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