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江干区人民法院成立了以朱学军法官名字命名的“朱学军法官调解工作室”。
一位法院工作人员这样形容朱学军,“亲切”、“热心”和“会六地的方言”,这是他的三大特色。现任江干区人民法院预备审判庭副庭长的朱学军,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个平凡的法官。但就是这名平凡的法官,从1992年起开始独立办案,16年来共办结案件2866件,年均结案180件,其中2005-2008年年均结案282件,2008年达408件,四年内平均调撤率达66.5%。朱学军的业务能力在整个法院里也算是屈指可数的。更绝妙的是,作为土生土长的杭州人,朱学军精通上海话、绍兴话、宁波话、萧山话、东北话。他说,这也算是常年从事调解工作所学会的一门技艺,而这门技艺最终成为他调解工作的独门秘技。
走进“朱学军法官调解工作室”,这里完全不同于法庭的庄严。暖色的办公桌,便于握手言和的“T型圆角”调解桌和布艺凳子,绿色植物和饮水机摆放其中,墙上挂着“诚心帮助、耐心沟通、热心解难、公心断案”的字样。这个房间温馨如家。为什么要做成“T型圆角”?“刚好是一手的距离,便于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而且桌子形状像把钥匙,寓意打开双方的心结。”朱学军说。
江干法院叶青院长说,成立以法官个人姓名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可以强化法官调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调解化解纠纷,突出和谐司法,优化司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