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学堂开进十三中教育集团所属公益中学,充分领略到这所学校“活教乐学”的生动风格:充满魔幻意味的科学课和轻松活泼的英语课同时公开举行,参加“第一课印象之旅”的孩子们可以任选一门,随意走进课堂听讲。课后,他们还亲手体验了一把“让硬币站立在纸上”、“千疮百孔的瓶子能装水”等十多个实验,甚至还能动手拆装电脑——六年级的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同时对担任实验小老师的公益中学的学哥学姐充满崇拜:只不过大了一两岁,已经学到了那么多科学知识!
孩子们在教学楼里开心地奔走,一低头,却注意到了,每层楼、每道楼梯口上都贴着一张黄色的纸条,上书一行小字:右半边是属于我的。于是,孩子们的脚步不由放轻了,他们把左半边的楼梯让了出来,就像这个学校的每一个师生都会做的那样。
据说,这个学校每学期都会推出一件小事、细节,让学生体会、落实,“行人靠右”就是这个学期推出的“小事”。此前他们还教学生拖地板——弯腰到几度,如何用力,“学会劳动,从拖地板开始”。学习习惯则从“早到早学,早读课书声琅琅”开始,具体到动作分解——学生早上到校后立刻“坐下来,静下心,大声诵读,进入学习状态”。
都是小事。可生活不就是由无数小事构成的吗?把小事做好了,立起来的,就是一个扎扎实实的“人”。
“学做人,学知识”,这是公益中学的校训,质朴而踏实。这也是我们走近这所学校时,迎面而来的第一感觉。
课堂精彩实录摘编
科学课:
从哈利·波特和刘谦谈起
执教人:赵萍(公益中学科学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西湖区学生最喜欢的老师,
曾参加“浙派名师”展示课)
赵老师将暗暗沾了酒精和水的食指在酒精灯上一挥,一只燃烧的手指在空中徐徐划过,引起一片童真的惊叹。学生们仰望她的眼神,不亚于刚才盯着大屏幕上的哈利·波特和魔术师刘谦时那股劲头。可是赵老师说:“我不是魔法师也不是魔术师,我只是一个科学老师,我希望我所了解的一点化学知识,能让大家也带着一点神奇的本领,走出课堂。”
于是,一次奇妙的科学之旅开始了。老师引领着学生们“玩火”、“抓烟”、“清水四变”、“水火相融”、火烤“隐形字”,不仅让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惊喜不断,就连旁听的家长们也都看得直起了腰板。对于知识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师(表演完“空中抓烟”):魔术师从来不会当场揭晓魔术的秘密,我却是一个蹩脚的魔术师,忍不住要把谜底告诉你们——
生(迫不及待地):我们看出来了,那个玻璃片上肯定有问题!
师(笑,大屏幕上以动画方式夸奖学生:“你太有才了!”)是的,我在瓶子里放了浓盐酸,玻璃片上也做了手脚,我请同学来闻一下(生上台,手在鼻前挥着嗅)。对了,你的闻法很正确。玻璃片上涂了氨水。氨与浓盐酸相遇,就产生了浓烟。不过,这位闻过氨水的同学,可能会有些兴奋呢,因为氨有刺激神经、适度兴奋的作用(众笑)。
英语课:
初小衔接,从重视预习开始
执教人:王晓婷(公益中学英语老师,杭州市教坛新秀,西湖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王老师说,今天上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现在进行时态。听上去不好懂的样子。
英语学习不难,但是,预习很重要。王老师要求孩子们在纸上写下三个问题,进行课后思考:“我预习得怎样?我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了吗?我掌握上课的内容吗?”
上课开始了。围绕着“How's it going?”(一切都好吗)、“What are you doing?”(你在做什么),老师一边放图片,一边发问,全班像开小火车似的,不停地此起彼伏:白雪公主和小矮人在唱歌跳舞、孩子们在打球、做作业……
师:现在我们来玩快速反应,当老师说出英文单词或词组的时候,你们要快速做出相应的动作喔,还要运用现在进行时说出相应的句子。
生(全体起立)随着录音,不停地做出跳舞、写作业、打篮球等动作,同时嘴里念念有词。
大家都被彼此的样子惹笑了。
课后留声:
梁磊(育才第二教育集团六(1)班):我上了英语课,内容不难的,但是我的脑子一刻也没有停过,都被老师吸引住了,她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不让人有开小差的机会。特别是那么多互动的活动,很新鲜的。
李嘉琦(古荡一小六(2)班):我上的是科学课,老师上得绘声绘色,很活泼,带我们玩了那么多游戏,让我明白了很多科学道理。最高兴的是,我做了实验小助手,给大家发了棉签,呵呵!
刘美珍(李嘉琦妈妈):我刚才听了校长的讲话,特别赞同他的观点。他说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孩子不要成为做题机器,家长和学生要花时间共同探讨有效的学习规律等等,我深有同感。校长是当家人,当家人有这样务实的理念,这个学校的校风、学风一定不错!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杭州日报网(www.hzrb.cn),查看“经典学堂”栏目全程视频。
特色品牌
老师为什么要请学生喝茶?
——对公益中学校园留言的解读
公益中学的家校沟通很紧密,从校长和家长们定期写信、回信这种方式,就可以窥见一斑。在校长办公室里,家长的来信已经放满了一个柜子,每封来信上,都有老师打下的圈圈、划线等重点符号。翻阅这些信件,犹如捧着一颗颗望子成龙的殷切之心,也看到了一所学校对于教育理念的内心坚持。
我的孩子在公益中学近三年的学习,证明我的选择是明智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学习兴趣浓厚,待人接物热情、豁达。临近中考,仍然保持着一个很好的心态。孩子的健康成长,深受学校“学做人、学知识”的办学理念熏陶,特别是学校把“学做人”放在第一位,体现出它的正气和大气。德行的培养,才是孩子一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啊。
——初三(2)班李雯家长
解读:
“公益人”最熟悉的一句话,就是“学做人,学知识”。办学13年,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这句话落实在每个人、每一天的行动中。
“今天有同学被杨老师请去喝茶啦。”晚饭时,初二(3)班的女生任晓慧告诉妈妈。
原来,“喝茶”是指同学犯了错,被老师请去谈话。“喝茶”有三道程序:教师诚心地拿把椅子请学生坐下,真心地给他倒杯茶,耐心地听他谈一谈事情的经过。“这种心理沟通技巧,让孩子感觉被尊重,被重视了,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变得更积极。”任晓慧的妈妈事后对老师说。这,也是学校人文环境的一个真实缩影。
“尊重”,是“做人第一”的基本原则,学校提出,要“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知识,尊重社会,尊重自然”——一个有敬仰之心的人,才会是一个人格完善的人。
2008年8月26日,女儿上学报到的第一天,作为家长,我自然是带着她去。可是我刚开口,接待老师就和蔼地告诉我:让孩子自己来……很小的一件事,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公益中学在培养学生“学做人”方面的用心和细心。
——初一(4)班翁辰安家长
解读:
学校积极倡导学生自主管理,为孩子创设了“既是受教育者,又是管理者”的平台。如今,“道德评判团”、“卫生督察团”、“学生智囊团”等学生组织,活跃在学校的每个层面。学校还有了“学生校长”,成了校长的得力助手。即使是小学里从来没有当过班干部的孩子,也有了主动出击的愿望——初一(10)班的朱聪慧说:“在公益,我第一次主动想要当一个课代表。生活变得充实了,我的能力也提高了,不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了,也不会再被动地等待着别人的肯定。”
我最感动的是潘校长的亲笔信。第一次在新生家长会上听校长说会亲自给家长写信时,我是将信将疑的,因为自己读书也有十几年,从来没有这样的事嘛!结果开学第二周,孩子把《家校连心桥》交给我,我真的震撼了,那密密细细的话语,犹如孩子身上的慈母衣,一针一线都是叮咛!
——初一(2)班陈湛仪家长
解读:
对孩子们来说,学会做人,最直接、最感性的楷模,就是身边的老师。而“校长的一封信”,已经成了公益中学的一个品牌特色。
校长的一封信,搭起了一座“家校连心桥”——每逢学期前后、考前考后、节假日,潘志平校长都要给家长写上一封长信,诚恳地向家长提出孩子教育的方法和建议——细到教孩子如何阅读,如何确立学习目标;深到每一封信都有不同的主题,既有怎么教育学生,也有如何当好家长。信是校长亲笔写来,不仅有养眼的书法,更有品味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教育思想。难怪家长要以“慈母衣”来形容它。一个负责的校长,可以带动起整个学校的爱心、宽容、责任的教学风气。
经历了进入初中后的两次大考,我想我知道了公益中学为什么作业不多,考试成绩也能在西湖区名列前茅的原因了。学校不是盲目地扎进题海,而是在一次次考试之后总结经验教训。人们每天可以创造数以万计的题目,哪里做得完呢?只要抓典型、例子,让学生真正弄懂,那么就能做到什么题目都不怕。
——初一(4)班骆凡
解读:
在公益中学,“学生是否喜欢”,是评价一个“好老师”的主要参数。因为学生喜欢老师,这门课的成绩也自然差不到哪里去。要学生喜欢,当然不能哗众取宠,而是要靠教师的人格魅力,靠教育的智慧和艺术。正如初三(3)班华晔所说:“你是决不会在课堂上感到乏味的,因为无时无刻,新鲜的知识就在你的前头等着你。科学课,老师会变着戏法做各种你从没见过的实验,简直就是魔术师。社会课,会给大家播放一段影片。”
一组数据,说明了一切——
13年来,学校的中考和竞赛成绩稳中有升,名列全区、全市前茅,2007年、2008年,杭州市的中考第一名和第四名,都出在这所学校,2008年,前三所、前八所重高上线率,分别达到33%和56%。
校长论坛
在重围中找到乐学的突破口
潘志平(杭州公益中学校长)
“听说进入初中后,孩子会学得很苦很累?”作为校长,经常听到家长这样充满焦虑的询问。
我是校长,我也是家长,我的女儿读初三了,也正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对于家长的忧虑,我感同身受。中考是我们无法回避的大背景,学生、家长往往会陷入“磨时间、拼体力,多做题、争分数”的重围,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家长看得心痛。那么,有没有办法能够“突破重围”,让孩子学得轻松一些,快乐一点?
★身为父母,要把教育当做一项事业
办法总比困难多。我认为,作为家长和学校,最重要的是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引导孩子以积极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打好“乐学”的心理基础,心顺方能气畅,气畅方能劲足。
初中三年,非常关键,孩子不仅面临着升学的压力,也处于人生中身心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三年。青春期的孩子,易烦躁、对抗,家长感叹,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听话了。情绪化的“小大人”,正是最需要家长引导、督促的阶段。有效教育的源头来自良好的家庭关系,对孩子,理解他,尊重他(当然不是一味迎合,原则问题一定要坚持),他就信你,服你,你的话,他也听得进。有一本书叫《我的事业是父亲》,的确,家长要把孩子的教育当作自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
★计划可行,目标适中,要恰到好处
家长也可以动动脑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孩子增强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帮助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计划要切实可行,目标要难易适中,“跳一跳,摘得到”。如果孩子说“我会努力的”,就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努力?从哪几个原来做得欠佳的方面改进?孩子说“我要抓紧时间”时,就要和他做更细的时间安排表,细化到几点几分到几点几分完成什么任务为止。
另外,给孩子找家教和课外兴趣班、辅导班,要恰到好处。不然,效果很可能适得其反,遍地开花却不结果。
★作业量设计要科学,要循序渐进
作为老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动脑筋、花时间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让孩子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因为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作业要适量。我们学校有一套“适量作业追究制”,一旦发现教师布置过多、过滥的作业,教导处立即给予追查并制止。同时,我们学校各备课组为了给学生打造一套合适的作业,翻阅了大量资料并随时更新,建立起了自己的“题库”。
一般来说,初一学生的作业量不要超过八点半。如果初一作业就要做到半夜十一点,那这个作业的设计不够科学。学习是持久战,要循序渐进,孩子的后劲不能一下子就使完了。
★与其愁眉苦脸,不如开心一点
作为学生,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会学,提高效率,不断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因为信心和动力是“乐学”的源泉。同时也要有积极的心态,悦纳自己,接受自己。作业也好考卷也好,反正要做,与其愁眉苦脸地做,不如开心一点,痛痛快快地去做。
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但为了心中的理想和目标,我觉得家长和孩子眼前一起吃点苦,是值得的。
最后,我想给准初中的同学和家长们提三点建议:一,心理上不要怕。二,思想上要重视。三,学业上要积极准备。
选择一所适合孩子成长的学校,制定一个符合孩子实际水平的三年计划,多学习一些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对策的知识,我想,孩子们会拥有一个充实而快乐的初中时代。
【小学升初中,向左走还是向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