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关键词   范围 
杭州晴到少云 38~28℃ 全省
  首页 | 原创 | 浙江即时报 | 资讯通 | 高层 | 人事 | 浙江纵横 | 媒体广场 | 图片 | 专题 | 浙江概况 | 平安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杭州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我们与春天同行 写在浙江日报创刊六十周年之际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情系广元,牵手未来”大型援助活动。

  我们做时代进步的推动者

  东海之滨,踏潮而行。作为浙江省委机关报,60年来,浙江日报肩担党赋予的政治责任,始终秉承党报宗旨,坚持正确导向,做党和人民喉舌,奏推动时代强音。

  60春秋,一片热土承载几代领导人的关怀。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多次视察浙江,指导工作。浙江日报在记录他们辉煌足迹的同时,也将他们的关怀和教诲化为办报动力。

  激动人心的片段永远镌刻在一代代浙报人的记忆里——

  毛泽东主席曾多次表扬《浙江日报》的新闻和评论,还亲自动手修改《浙江日报》评论。1957年12月27日,毛泽东主席看到《浙江日报》刊登的“除四害”报道后,写信给胡乔木,信中说,“这里有一篇报道,一篇特写,一篇社论和几张照片,可以看一下。人民日报似可转载。”

  1991年7月8日,在嘉兴视察灾情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看了当天的《浙江日报》,兴奋地说:“浙江日报办得很好,很有可读性。浙江日报政治上把握得好,版面也很活跃。”鼓励浙江日报“要继续努力”。同年,江泽民同志为本报题词:“当好党的喉舌,反映人民心声”。

  1992年,正在浙江考察的国务院总理李鹏欣然为浙江日报题词:“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2009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向浙江日报创刊60周年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和题词。

  60寒暑,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始终亲切注视、关怀着浙江日报,具体指导着浙江日报的成长——

  一任任省领导高度重视浙江日报,鼓励殷切:浙江日报怎样做到把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怎样用党的方针政策去统一群众的思想和行为,怎样实现新闻舆论的正确、有效引导……浙江日报的每一步,都凝聚着省委的心血;

  一任任省领导具体指导,细致入微:第一时间阅读报纸,亲自修改审阅重要稿件,作出批示甚至撰写评论,真正发挥党报作用,推动工作。2008年,省委书记赵洪祝、省长吕祖善、省委副书记夏宝龙及其他省委领导,先后来到浙报集团,通过“浙江在线”直接与全省网友交流。

  一任任省领导关心关怀浙报报人,温暖感人:来浙江日报考察调研,座谈党报改革,慰问看望工作在一线的采编人员。

  难忘关怀,肩承期待。60年的风风雨雨里,浙江日报始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站在时代变革的潮头,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服务大局、贴近群众,行使着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建国初期,黎明的序曲,及时传递党中央和浙江省委的声音,全面兴起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

  这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刻,《浙江日报》的创刊词里提出要“建设人民民主的新浙江”。

  这是对一个崭新时代的第一声展望,向浙江人民传递着希望和信心。

  这里的天是蓝的,水是甜的,空气是清新的,浙江日报的报道,处处透着人们的精神幸福。

  伟大的事业始于一个历史的发端。幸福的感受来自于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浙江日报记录下历史的起点,铭记下这个幸福的时刻。

  作为特派记者,浙江日报副总编唐为平赴北京参加了开国大典。他采写了通讯《人民首都第一天》、《人民新中国诞生地》,把这一页历史撰写在浙江日报的史册中。

  在吐故纳新的共和国成立之初,浙江日报及时而准确地传达着党中央和浙江省委的方针政策,为解放后的社会安定、政令贯彻、经济恢复,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家作主的浙江人民,以火热的激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在档案资料室里,如今已经泛黄的《浙江日报》,在向人们叙说着当年的浙江故事——

  1950年9月16日《浙江日报》第五版《领导全村翻身增产》,让读者首次感受到浙江省首届农业劳动模范陈双田炽热的情怀。他参加农会,带领群众兴修水利,把旱地改造为水田,使亩产增加了3倍。

  新安江水电站是“我国自己勘测、自己设计和自己施工、自制发电设备的大型水电站,它的装机容量为五十八万千瓦,比我国目前最大的小丰满水电站的容量还大。”这是《浙江日报》1958年2月刊登的《振奋人心的大喜事》中的一段描述。

  翻阅上世纪50年代浙江日报推出的大量新建设新成就报道,热火朝天的爱国激情与自豪感扑面而来。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以“浙江钢铁厂”的名字首次出现在1957年2月20日《浙江日报》上,《本省在杭县兴建钢铁厂》记录了浙江这座现代钢铁厂的第一步。1958年5月13日,《浙江日报》在一版刊登了《衢州化工厂破土兴建》的消息。文中说道,5月11日,本省第一座石灰氮车间动工建设。这“对支援农业生产有着重大的意义……每斤石灰氮可以增产稻谷三斤到五斤。”这一天,成为“衢化”建厂纪念日。

  60年代初,浙江日报又推出“必要的一课”思想道德建设专栏,主人公都是各条战线的干部群众,他们以亲身的经历与感受开展交流,语言亲切,感情真挚,文风朴实,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必要的一课”共出版200期,约100万字,还应读者要求,编印成单行本,发行达46万册。

  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春天的故事,唱响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号角

  “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潮涌,千百年来魅力不减;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间,浙江大地涌起的创业创新大潮同样波澜壮阔、引人入胜。

  第一批个体工商户、第一批私营企业、第一批专业市场、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浙江日报满怀激情地记录着共和国经济社会发展史上许许多多的“第一”,我们要把一个经济强省的成长故事讲给中国听,讲给世界听。

  每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脚印,都伴随着浙江日报采编人员心系大局的思考轨迹。

  1978年4月19日,浙江日报刊登题为《砍掉四千株桃树的错误必须纠正》的报道并加编者按,指出吴兴县便南公社有同志把自留地上种桃树当成是“资本主义尾巴”,强行砍掉了四千多株桃树,这种做法违反了政策,破坏了生产,挫伤了社员积极性,造成了不良后果。当天新华社转发了此文。5月11日,人民日报在一版刊出《党的政策必须落实,自留地上桃树不能砍》的文章。巧的是,这一天,正是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同一天。来自浙江的实践之声,配合来自党中央的思想解放强音,吹响冲破“两个凡是”的前奏。

  1981年5月28日,针对当时对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争议,浙江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长兴县委书记丁文荣的下乡日记《联产到劳真灵》,第二天又刊登了《怎样搞好联产到劳责任制》。两篇报道充分肯定了联产承包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喜人变化,也回答了人们关心的一些疑难问题。两个月后,人民日报发文高度评价了长兴县委的工作方法。

  改革开放初期,我省一些农村对许多经济问题认识不尽一致,特别是对生产责任制、长途贩运、劳力外流、集资办厂等现象,争论不休。为此,浙江日报从1980年9月起开辟“农村经济政策讨论会”专栏。专栏历时近5个月,刊出不同意见的来稿来信100多篇。大讨论带来思想大解放。

  而后,《种粮千里行》,唱响田野上的希望;《并非鱼草之争》,吸引读者关心生态平衡;《台州三千“党代表”活跃在股份制企业》,引发“全国学台州”;《嵊州雅璜乡干部〈民情日记〉连民心》,推广县乡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好形式;《一只梨卖了五元钱》,助推浙江效益农业迅猛发展……一篇篇经典力作,有力传播浙江改革发展的勃勃生机。

  2007年3月5日,浙江日报、钱江晚报、今日早报和浙江在线刊登临安市青山湖街道朱村等全省8个村发出的《我们都来“种文化”——致全省农民的倡议书》。这次“种文化”活动持续数月,引起巨大反响,中央媒体多次聚焦。

  让经济更发展,山川更秀美,空气更清新,区域更协调,百姓更幸福,江南更诗意……在浙江日报记者的笔下,浙江人民的热切期盼变得生动、鲜明、隽永;这一切一切,因为浙江日报记者的踏访和叩问,让广大读者看到了一个“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浙江。

  2008年5月20日的浙江日报,以一幅震撼人心的画面展示了浙江人民全力支持四川地震灾区的大爱之情。一版整版是两条标题新闻,以及一幅天安门降半旗致哀的照片。《举国哀悼日,中华壮行时》——大黑标题凝重中透出坚强和刚毅。

  此后几天,浙江日报延续着这样的情怀和风格,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同和赞赏,“大气、庄重、大手笔”,带给人的不仅是伤痛,更体现了人间的真情、希望和力量!这样的党报的确高人一筹,这样的党报才有“大报风范”!

  而在这之前,浙江日报的采访小分队早已奔赴四川灾区,每天踏着隆隆余震,发回大量来自一线的抗震救灾报道,深深打动读者的情感。

  我们一直走在路上,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有走在最前面的胆识,走向重灾区的勇敢,走向制高点的追求。我们脚步匆匆,我们始终昂扬。

  1988年七号台风造成我省解放以来最严重台风灾害,停电之夜,我们点上蜡烛写出《风雨同舟》等一篇篇报道;1990年在冲锋舟上写成的《洪水围困十二昼夜,十万灾民生计如何》,写出了暴雨重灾中的生命至上;1998年我们又奔赴九江抗洪抢险第一线,忠实记录了亿万军民战胜世纪洪水的巨大勇气和抗争精神;2003年非典疫情突如其来,我们用鼓舞信心传递真情;2008年冰雪灾害袭击,在滞留旅客群中,在冰天雪地的抢修现场,处处闪现我们的身影。


 
“大妈”不能承受之重
最小最乖是老四
天热人乏
志愿者鲜花祝福送母婴
·【关注】马路当成F1赛道 富家子文二西路飙车夺人命
·【天气】昨杭城最高温飙至30.8℃ 未来几天直冲33℃
·【投资】二手江景房两年净赚800万 哪类最具投资价值
·【求职】毕业生难签约 男生输在英语女生逊在需求少
·【统计】杭州人日啖黑鱼10万斤 七成是吃素杂交黑鱼
·【奇闻】温州版《拿什么拯救你》 检察官"刀下留人"
·【草根】mm论坛发帖 59路车连续两天遇到同一个色狼
·【趣闻】老婆天天麻将不思家 老公学孟母连连搬家
·【现象】办公室遭遇偷窥狂? 职场新人有点抓狂
·【提醒】夜半卫生间黑蛇"潜伏"家中进蛇不要自行驱赶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浙江日报·春天版"出炉 获奖者:经历过才知道辛苦
·鉴宝专家面对面传授书画辩伪技巧 民间藏家受追捧
·300张照片见证共和国春秋 浙报60年图片展8日开展
·“浙江读者眼中最佳的平面广告”揭晓 10幅广告获奖
·浙报集团文化券礼包新增50万元安吉“共享券”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