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交警"随风"走红网络 他让网友多理解交警工作

2009年05月30日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浙江在线05月30日讯 “我是一名交警,每天在路上来来回回,就像一粒灰尘,随风而来,随风而去。”他这样形容自己。白天他是一位交警,晚上他是宁波东方热线论坛的红人“随风叔叔”。

  论坛里网友问什么,他就答什么。他不是第一位敢直接对话网友的民警,却是最受期待的一位,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随风”。

  “随风”在网上走红速度令人咋舌。不过10来天,他就被无数双眼睛盯上了。

  昨天,神秘的“随风”终于露面了。

  交警上网答疑成“红人”

  5月18日,东方热线来了一位新人——“随风叔叔”。这个当天注册的ID,一上来就吸引了大家。

  “我是一名交警,来为大家‘讲大道’,说说马路上的那些事儿。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跟帖,我会一一解答。”

  “为什么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发生事故,多数会让机动车承担全责?这不是在助长非机动车的违章气焰么?”网友不客气地抛出问题。

  也有网友表示担忧:“你已经是来这里的第4位交警朋友了,前几位没几天就消失了,希望你能坚持参与交流。”

  “鲜花”、“板砖”,“随风”来者不拒。

  刮擦、追尾、抄牌、赔偿、责任、扣分……路上那些事儿,网友刨根问底,探个究竟。“随风”很细心,有问必答,遇到无法确定的还会翻法律条文,或者建议网友去找责任部门。

  对他的“隐私”网友很关心

  问:罚款收入交警是怎么处理的?

  答:罚款收入全额上交,用于国家财政。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问:马路上为什么只见协警不见交警?

  答:交警数量毕竟有限,需要协警帮忙。马路上不见交警,肯定是片面之说。我就是“马路灰尘啊”。

  问:你工资有多少,有没灰色收入?

  答:我不管钱的,交给老婆。她是财务会计,她说我一年收入是68200元。我还不信,哪有这么精确。后来队里开会,公布工资,各项加起来,果然68000多元,相差无几。我10年以内都是科员级别,工资都是68000多点。

  “随风”坦诚的回答,让一些开始说话比较“冲”的网友也态度缓和下来。

  除了路面上那些事,网友对他的“隐私”也颇为关心。他也乐于和大家聊聊育儿经。

  “我儿子5月初出生,我是18日在东方论坛注册的ID。老婆虽然对我发帖理解支持,有时候也要说几句。比如‘少上网回答问题啊’、‘多陪陪儿子’。”“随风”有帖必回,回好就马上跑回妻儿身边“待命”。

  他让论坛更和谐了

  “随风”出现在网上后,论坛里对交警的理解声多了,怨气少了,用网友的话说就是“和谐”了不少。

  有一次“随风”描述了自己的工作状态:“单位没有办公室。我早上7点上班,11点半下班。傍晚6点上班,晚上10点下班。过了上下班高峰期,主要工作就是巡逻和查纠违章。支队、大队两级通过摄像头对我们一线交警实时监控考核,上班时间要喝水休息5分钟,也需要报告指挥中心。”

  帖子顿时引来众多网友“心疼”,纷纷跟帖要他注意休息,有的网友感叹交警在马路上看看“威风”,原来背后这么辛苦。

  “交警确实不好做,希望大家相互理解。”这是“随风”最大的心愿。

  记者了解到,“随风”真名何群,是宁波江东交警大队的一位交警,从警8年,以前还做过刑警。30岁出头的他是个新晋奶爸,还是一位帅哥。

  而他在网上“走俏”,单位里开始还不知道,直到昨天他被宁波网发掘出来,请到现场与网友互动。

  “交警以普通网民身份,积极参与社会交流,是新时期警民沟通的有效手段。”江东交警大队对这个忽然走红的网上“名人”很是鼓励,“希望他能坚持下去。”

  ●新闻助读

  民警开辟网络阵地,与市民互动交流,在我省已经不是新鲜事了。本报曾对“风清云淡99”、“lcxd”两位“网虫”民警做过报道。

  宁波白鹤派出所社区民警童建华,网上最受欢迎的民警之一。早在2007年,他就以“风清云淡99”的网名,在东方热线论坛开出网上警务室,为大家解答各种问题。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为“风警官”。

  如果说童建华和何群是个人行为,那么温州鹿城区民警就是集体行为。今年初,“lcxd”在温州“703804”网站发帖,征集一宗抢劫案线索,结果取得良好效果。

  “风清云淡99”和“lcxd”有个共同点:经常会结合近期多发的案件情况,通过网络提醒市民注意和防范,很得网友拥护。

来源: 浙江在线-今日早报 作者: 陈翔 编辑: 尉洁婷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昵称:  

 相关内容